人才培养质量是翻译学科发展的生命线
——亚非学院韩语系李丽秋教授专访
编者按:翻译人才培养一直是我校的特色优势。作为以语言见长的学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包括国家领导人翻译在内的优秀外语人才,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收获了极高的美誉度。在新的形势下,总结成绩取得背后的经验,梳理多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极为必要。同时,面对新形势下新的挑战,如何以改革推动翻译人才素质培养全面提高,也是教育界亟需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开辟了翻译人才培养大家谈栏目,邀请学校翻译培养领域的专家就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观点,本期我们邀请的是亚非学院韩语系李丽秋教授。
李丽秋
亚非学院副院长、韩国语专业教授
我校韩国语专业创建于1994年,20余年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语型、复合型韩国语人才为目标,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韩国语专业人才,在全国韩语界享有盛誉。2015年开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对高素质韩语翻译人才的需要,韩语系增开了韩语翻译专业硕士(MTI)专业,专业以系统的课程设置、明确的就业导向以及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日前,韩语系李丽秋老师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就翻译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目前改革的措施和未来的发展展望等问题作了一一解答。
扎实的语言基础
是翻译人才安身立命之本
语言基础对翻译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非通用语种学生而言,语言专业课的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非通用语种学生来到大学都是零基础的面对专业,而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则是要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因此,这更需要非通用语翻译专业充分利用好四年本科和两年的研究生培养阶段,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使学生能够从零基础迅速达到基本具备商务会谈需要。
以上目标的实现对教学速度与人才培养质量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而本科阶段注意打好基础则是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李丽秋认为,基础阶段要特别注意学生语言功底培养,特别要讲好韩语的特殊性以及易与母语混淆的难点。一是同字不同义的词汇,比如检举这个词汉语的意思是揭发检举,但韩语中是逮捕。还有比如说有一些很生僻的汉字词,语义发生改变。如某个产品退市了,韩语叫断种等。此外,还有一些发音相似,但对应好几个词的也容易引起混淆,二是注意特殊句型的训练,韩语常见的长定语句,如何处理定语、如何拆分定语,使其符合中国习惯等等。做好这些基础性语言训练,就为日后语言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关于如何打好基础,李丽秋强调最多的就是下死功夫,不要刻意走捷径。在她的课上,背诵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翻译课上学生会记住一些老师挑选的韩语常用固定句型,还有一些包括成语,谚语。另外,韩语中还有许多必须依靠记忆才能掌握的知识内容比如在韩语中,存在着表面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一样的惯用型,例如“坐飞机”在韩语中的意思是指“忽悠、吹捧”。还有一些常用的套辞,如会议刚开始的习惯用语、如何表示感谢,注意事项怎么说,以及演讲人的演讲固定格式等,这些知识教师都会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在课堂上逐渐让学生了解、记忆和掌握,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掌握口译的基础工作,以便更好地付诸训练的实践。
在语言训练中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在韩语系的课堂上,除了依靠扎实认真地基础训练外,在掌握了一定语言能力后,课堂上语言训练的模式也更为丰富。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时事专业内容,不断更新着课堂的内容。
模拟口译课是韩语系课堂训练的重要项目。每学期口译课将根据时事内容确定为几个大主题,涉及环保,政治外交,文化等。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组负责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四次课。在前三次课上,由教师负责搜集该主题材料,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个领域生词和背景资料。第四次课将安排学生发言,学生按小组分工,有发言人,翻译。整个发言过程都有录像,翻译结束后全班会对演讲人和翻译进行点评,演讲人和翻译回去对照录像,自己总结,然后提交总结。李丽秋认为,这种训练贴近实战需要,容易查找不足,很有锻炼价值。
主题训练是韩语系在研究生阶段重点安排的训练项目。训练将社会经济问题融入到语言训练之中,模拟现实生活进行训练。每学期通过确定几个大的主题,如亚投行、韩国部署萨德导弹,中韩自贸协定等与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关主题,要求学生2人自由分组,就相关主题寻找背景资料。而通过整个寻找资料的过程,学生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对相关生词句型等都会有一个总结。 李丽秋认为,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过程。“每个主题,我都要求学生至少要看十篇以上的资料,然后自己总结出来一篇文本,让他说说这个成立的背景,、过程,、,现状。”在第三次课上,教师会挑选一个跟主题有关的视频,同时配以文稿和标准的翻译文本。学生利用前几节课已经了解的背景和生词,用同样话题做一个练习,检查对知识当理解是否到位。最后教师再将文本发给学生,供学生修改成比较好的文本,质量比较好的文本与其他同学共享。
在课程以外,韩语系还会不定期为同学们提供会议服务、翻译服务等实践内容机会,鼓励学生参加中日韩公共外交论坛等学术会议,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专业知识。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谈到韩语系未来发展,李丽秋认为,打好韩语系学生的语言基础依然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目前研究生分为口译笔译两个方向,但是她认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是必须要坚持口笔译并重的原则。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好,那么他必须达到一定量的笔译积累,这样才能有基础把口译做好。而不是口译课只练口译,不接触或者接触很少的笔译课程。
此外,复合型人才培养一直是韩语系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韩语系与国际商学院合作联合培养的国际商务方向项目运行良好,从学生生源质量和分数来看,“韩语+国际商务”这样的项目模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项目运转良好。李丽秋希望,这个项目成熟后,逐渐开展与其他院系的合作,增加一些如政治外交、传媒等方向的融合。
未来,韩语系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将不断增强,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教师学术背景将更为多元化,从以语言文学和翻译背景为主体,逐渐丰富到涉及经济、区域研究、文化等领域,使教师专业背景更加丰富多元,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点击链接回顾翻译人才大家谈系列
Talking with the world | 翻译人才大家谈
Talking with the world | 翻译人才大家谈系列(二)
采访 撰稿 | 新闻中心 彭澍
编辑 | 新闻中心 尹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