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家战略亟需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家战略亟需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为己任,积极响应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战略,大力推动非通用语种建设。截至2016年,学校共开设83个外语本科专业,涉及84个语种,是国内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包括76个非通用语专业,其中33个为全国唯一专业点

01

抓住契机,明确非通用语发展理念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语言相通成为“五通”的基础,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2015 年 9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认为我国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在语种、开设数量和人才使用等方面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高水平非通用语种人才特别是高级翻译人才、复合型区域问题研究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日益突显,还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国家新战略的宏伟蓝图为我国非通用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北京外国语大学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着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实现建交国家官方语言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瞄准国家和社会对于非通用语专业的迫切需求,抓住非通用语专业发展的良好契机,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尤其是在2016 年3月,学校专门成立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旨在从组织机制上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领导小组成立至今,以非通用语建设为中心,召开多次工作会议,就非通用语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进行专题讨论,切实推进学校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02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全面拓展非通用语专业布局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瞄准国家外交、 能源、安全和文化利益的重大需求,适时调整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急需的非通用语专业。2011年至2016年,学校非通用语建设情况如下表所示:

2017年,学校已向教育部申报开设14个新增非通用语专业,包括迪维希语、德顿语、达里语、 卢旺达语、塞苏陀语、隆迪语、切瓦语、桑戈语、卢森堡语、斐济语、皮金语、比斯拉马语、纽埃语、库克群岛毛利语。2018-2020年,将继续申报部分国家的重要民族语言。到2020年,学校开设语种数量将超过100种,从而基本开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使用的官方语言,实现与中国建交国家官方语言教学的全覆盖。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03

多管齐下,打造一流非通用语专业师资队伍

学校非通用语种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引进国外师资,二是选派优秀学生或青年教师赴语言对象国或其他国家学习新语种专业,三是与校级合作院校或国际学术机构进行中国师资的联合培养。教师培养分为三个方向,即“非通用语+通用语”“非通用语+非外语学科方向”和“非通用语+地区研究”。近年来学校在打造一流非通用语师资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有: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和学校校际交流高校进行师资联合培养:英语学院落实了4个南太平洋新建非通用语种(毛利语、萨摩亚语、汤加语和斐济语)师资培养工作;俄语学院落实了哈萨克语专业师资培养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从法语系遴选了5名优秀本科生前往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库尔德语、科摩罗语和马达加斯加语等语言,并接受相应的亚非地区研究学科训练,待学成归国,考核合格后将成为学校新增非通用语种的师资。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组织“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建语种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工作,面向国内外选拔优秀的师资人选。通过初审、面试、留学申请等环节,遴选了库尔德语、科摩罗语、马达加斯加语、希伯来语、阿姆哈拉语、提格雷尼亚语、格鲁吉亚语、索马里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的储备人才,即将派出留学学习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亚非地区研究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016年度成功遴选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8名人员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亚非地区研究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领域覆盖东南亚、南亚、西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四大区域,涉及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积极推进新建非通用语种专业母语师资招聘及遴选工作;开展与埃塞俄比亚、法国、英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国多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就多个非通用语人才的联合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04

教学与科研并重,创新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教学为本始终是学校的办学传统及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积极申办新专业、拓展非通用语专业布局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狠抓教学,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确保本科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学校致力于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破题与拓荒,将语种建设同国别与区域研究相结合,探索语种增设与科学研究、人才储备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使人才不仅拥有较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同时具备开展对象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研究的学术能力。

近年来,学校不断进行复语型、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人才培养定位为外语技能与学科专业训练并重、知识学习与国情研判能力并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进、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力求实现非通用语种建设的规模化、整体化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独具优势的非通用语种学科群,进一步完善复语型、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机制。

01

创新“通用语+非通用语”复语型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在“非通用语+通用语”复语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通用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通用语种和非通用语种的学习兼顾并进,相得益彰,使学生既能以通用语种与对象国政府机关、文教机构进行通畅的交流,又能以非通用语种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国情文化,使学生成为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复语型人才。

02

强化非通用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鼓励各院系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进行跨院系联合培养,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径。如为满足社会对既熟练掌握欧洲非通用语又掌握欧洲各国法律知识人才的迫切需求,2016年9月学校启动“欧洲非通用语法学特色班”项目。该项目依托学校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吸收国内从事欧盟法研究的专家及对象国的法学专家,面向欧语学院各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开设5个学期有很强针对性的法学课程,力求培养出一批既熟练掌握对象国语言,又具有基本的欧洲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03

推进学生的中外联合培养。截止到 2016 年,学校与世界上78个国家和地区的 292 所高校及其他机构签订了422份交流协议,特别是近年来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等在世界外语教学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的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把部分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送往这些学校进行培养,以国际上最优秀的非通用语教学资源助力北外的人才培养。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本文转自:北外新闻网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家战略亟需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