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众多行业知名学者专家围绕风景园林与“城市双修”展开研究和探讨。
我校园林学院师生荣获在学术论文评比和研究生设计竞赛中获多项荣誉,其中一等奖多个。我校获奖数量和质量在所有参赛院校中均居于首位。同时,园林学院多名师生受邀担任大会主会场及各分论坛的主持、作演讲报告。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园林学院教授孟兆祯先生作了题为《时宜得致古式何裁––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的主旨报告。报告提出,《园冶》主张与时俱进,“时宜得致,古式何裁”。不忘初心是传统特色,继续前进是传承、创新传统。世博园中之园中园要将园林在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文化艺术效益和中国特色、地方风格、乡情融为一体,为民谋福祉。
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担任大会主会场主旨报告环节的主持人。
园林学院有4名教师、3名学生在分组讨论环节分别在绿色基础设施、城市风景园林、风景园林管理与工程、乡村风景园林、园林植物、理论历史与遗产保护、西北地区风景园林建设等7个分会场进行了会议主持和报告发言。
乡村风景园林分论坛
副校长李雄教授
李方正博士
园林学院副院长
郑曦教授
学生蒋鑫
副校长李雄教授担任召集人及主持人,阐述乡村风景园林的内涵,并提出未来引导发展方向的思考。
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教授发表题为《浅山地区的发展》的主题汇报,阐述了浅山地区乡村风景园林的现状问题及研究方向。
李方正博士发表题为《中国城市绿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289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的主题报告,分析我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差异及成因。
学生蒋鑫发表题为《“城市双修”背景下旧城区绿色网络更新研究––以北京地坛片区为例》,从优化城市空间的视角提出了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园林植物分会场
园林学院副院长
董丽教授
学生王宇泓
园林学院副院长董丽教授发表题为《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栖息地功能》的主题报告,分析留鸟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构建策略。随后,董丽教授担任分会场主持人。
学生王宇泓发表题为《基于植物需水量计算的节水型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研究》,提出自然平衡的郊野公园营造策略。
理论历史与遗产保护分会场
教师黄晓发表题为《锡山秦氏寄畅园的沿革分期与重要议题探析(1527-1952)》的主题汇报,分享理论历史研究进展。
获奖情况
园林学院提交的论文《中国城市绿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289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李方正等;指导老师李雄)、论文《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北京市通州区绿地空间格局构建的研究》(作者成超男等;指导老师赵鸣)获大会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另有6篇论文获佳作奖。
园林学院研究生获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佳作奖4个。本科生获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奖项4个
研究生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本科生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示
研究生组
一等奖
《骑时,可以这样共享—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北京西城区自行车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方案》
作者:税嘉陵 王亚迪 李爽 周超 胡方懿
指导老师:冯潇
在城市双修背景下,共享单车成为很多人们出行的一种交通方式。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人口增多,公共空地用地紧张,共享单车停放混乱以及骑行不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城市区域,自行车停放设施不足,停放位置摆放不当,以及摆放拥挤。这些以及更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选取西城区典型地段进行分析,提出了三大目标策略:连接、秩序与共享。在缓解自行车停放难等相关问题的同时丰富了骑行过程中的体验与景观提升。为未来设计道路以及与自行车相关服务的建筑、公园、绿地等提供相关的指导意见。
二等奖
《ZERO W.A.T.E.R—华北平原浅山区零能输入景观再生模式构建策略》
作者:皇甫苏婧 于雪晶 王美琳 石渠赵人镜
指导老师:李雄
本次设计着眼于华北平原浅山地带,以石家庄近郊西山约13平方公里为例,对城市边缘浅山区生态及景观再生问题进行探讨。以外部水资源零输入、修复自然资源为前提,尊重自然演进过程,运用最低限度的人为干预来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出一种以水为基础的景观再生模式—ZERO W.A.T.E.R。
《“苇”田重生—基于传统圩田改造策略的白洋淀生态修复规划》
作者:葛韵宇 叶可陌邵明 商楠 王宇泓
指导老师:李雄 肖遥
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白洋淀被称为“华北之肾”,近年来由于圩田的过度开发以及芦苇的蔓延,湿地和干草地面积逐年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规划通过退耕还湿、打通水系等措施优化水网体系;通过退耕还草、新增“芦苇生态型耕地”以优化用地类型;就地取材,选用芦苇建造生态型生产景观,探索白洋淀生态修复的自我更新策略,为白洋淀“苇”田重生提供新的思路。
《微元城市-“人性尺度”下的城市存量更新》
作者:胡雅琪 于佳琳 许志诚 原雅迪高梦雪
指导老师:张晋石
巨大的城市尺度与人性化空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因此,我们提出“微元城市”的概念,旨在关注城市街角、巷道、高架桥下等被忽略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尺度空间,以修正大尺度空间带来的城市割裂、公共空间不足、环境恶劣、场所归属感缺失等问题;补足与优化人性空间构成的城市公共网络体系。我们借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提到的城市五要素,将散落在城市中的微空间进行系统的分类整合,以“微元城市”为理念,通过道路微空间、区域空间、微边界、微节点、标志物的改造,提升市民的集聚、交流、融合的社会生活活力,达到“城市修补”更新织补的目标。
《涌生/重生—与河涌共生的城市再生设计》
作者:谭立 张梦晗谭敏洁 蒋鑫 李鑫
指导老师:王向荣
广州因水而生,遍布的河涌不仅体现出人与水环境的紧密关联,更承载着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涌水质污染和堵塞日趋严重,很多河涌被盖板成为地下暗渠,河涌已然成为了城市中的消极要素。针对广州市独特的河涌水网条件,我们提出了阶段性的更新策略,期望将河涌转变为城市空间更新与环境生态修复的纽带,实现河涌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三等奖
《消失的边界—基于鸟类栖息地修复的北京市沙河水库沿线景观弹性修复》
作者:盖艺方 王紫麟王晓然 张文伟 王亮
指导老师:吴丹子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边界扩张,自然的边界退化,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在逐年的减少。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也并非建设一条生态廊道,几个生态水池就能够为野生植动物提供栖息地。本设计选址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水库沿岸,位于城市的边缘区,在这里我们尝试从规划层面就对栖息地进行规划和保护进行了探索,并将其融入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规划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消除城市与自然的边界。
佳作奖
《修补犯罪空间—基于空间句法的喀什老城共享空间规划》
作者:李方正 李凤仪 胡楠 孙海燕 汤林子
指导老师:李雄
规划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使用Depth map软件对老城区进行空间结构分析,结合CPTED理论预防犯罪识别犯罪负空间,充分利用乡土观赏水果资源、建筑空间形式、文化符号将其改造成一系列多功能的治愈花园,形成以犯罪负空间改造为主体的老城治愈花园系统,整合老城区开放空间。随着时间的延续,治愈花园系统功能性逐渐完善,社会安全得以保障,花园系统将主动创造更多积极的多元生活场所,都市农业花园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巴扎商业空间、民族交流花园将促进民族文化传承,雨水花园提升生态安全,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
《环·城—三种视野下城市与场地基础设施的双修计划》
作者:张诗阳 王晞月 金兰兰
指导老师:王向荣、林箐
将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拓展到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绿地及河流(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城中村(城市人力资源)、艺术区与艺术家村落(城市文化资源)与道路系统、铁路系统等灰色基础设施一样,都是当代城市、区域运转和发展的基础。这些元素实际是城市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具体空间体现。因此,当代城市风景园林实践的重要意义就是实现生态与社会价值的整合,相互激发潜力,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社会系统,实现城市双修。
《修旧植新—开放式绿色互通社区改造》
作者:徐菱励 刘峥 王婧 梁淑榆 邹天娇
指导老师:王鑫
“城市双修”是近年来城市发展新方向,在“城市双修”的大背景下,鼓励开放居住社区,以修补的手段治理城市空间问题,同时结合绿色生态措施,进行城市生态修复。胡同作为中国传统聚落形式,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次设计以北京中心城区延寿街附近胡同为落脚点,通过采取“开放”,“基础设施”、“绿色”三种策略,从公共开放,经济效益,格局改造,安全问题,生态网络等方面提出33种改造方式,打造开放式绿色胡同社区,真正实现这一地区环境提升,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融合,将胡同社区建设为新旧融合的新型社区。
《融·阖—广州莲溪城中村改造设计》
作者:邱彩琳 张晨笛牟鹏锦
指导老师:林箐
广州市莲溪社区位于广州天河区,是城市中一处典型的城中村。它三面环水,被珠江支流环绕,周围分布着高档居住区和商业区,交通便捷。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农民工的大量涌入,这里成为了违章建筑众多、垃圾遍地、周边河道污染的城中村。在这里,人居环境极差,垃圾处理站滨水而建,城市生态遭到破坏。本方案通过重新梳理棚户区内部的建筑、交通、绿地、活动空间等要素,改善棚户区的人居环境,对城市河道生态进行恢复,对这一片区进行全面的空间改造与生态修复,修补因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城市病”。
本科生组
三等奖
《炭寻·城市新变革——基于当地产业思考的污水渗坑生态修复与废弃地景观再生策略》
作者:张子坤 丁呼捷 苏俊伊 唐翔蕾
指导老师:叶郁
设计场地位于中国河北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当地产业以仿古家具为主力,尤其是21世纪以来家具产业迅速发展,产品销售至世界各地。2017年4月,当地近17公顷的污水渗坑被新闻报道进入大众视野,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健康与正常生活。渗坑周边被废弃、空置的工厂众多,生态修复措施与城市修补急需进行。该设计旨在从城市本身出发,将策略与当地产业相结合,提出家具产业-生物炭制造-环境修复的主要策略,同时再次利用周边废弃的厂房建筑,将渗坑污染区恢复成一片集游览、科普、历史记忆为一体的湿地公园,达到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的目的并最终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重·修——重庆嘉陵江老工业街区复兴及消落带生态修复》
作者:陈泓宇 解爽 宋云珊 奚秋蕙 李艺琳
指导老师:李雄
虽然由于产业结构改变、人口迁移、上游水文条件变动等原因,场地需要面对活力丧失和生态退化的问题,但废弃的厂房蕴含着成为室内外活动空间的潜力,30m高差的消落带则提供了时空变化的韵律和美感。尝试以嘉陵江一年的消涨规律为线索,为传统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增加时间的维度,以指导分季节进行的滨江活动,形成植物-动物-人的复合生态系统。利用江水的自然力结合风景园林的手段提升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对遗留的工业建构筑进行改造,重新赋予其多样化价值,为老社区注入新活力,让后工业化的我们与自然重归旧好,实现自然演替与文化存续之间的平衡。
《从渔港到鱼港——以消落带生态鱼港为基础的城市滨河空间体系》
作者:黄槟铭 刘煜彤 陆叶 朱子敬 郭祖佳
指导老师:肖遥
我们着力于以风景园林的视角介入问题,从生态与社会两层面同时进行思考,并充分利用三峡消落带的时空特征,提出独特并可行的设计策略,完成从“渔”到“鱼”的概念转化,通过渔民与居民的商业介入,最终实现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的并进双赢。以生态鱼港作为城市与河流的联系点,并结合消落带季节性水位特征,创造多维度的滨河景观。同时多个鱼港斑块串联,形成高参与性的城市滨河空间体系;对不同鱼港斑块进行功能规划,引入商业业态为渔民提供第三产业创收,解决渔民困境并减少非法捕鱼,实现可持续良性循环。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新媒体联盟
来源 | 园林学院
执行编辑 | 左娆
责任编辑 | 晓宁 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