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碗里的小猫猫’同学,你来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吧。”
“好的。”
这是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社工系郭昊老师在进行线上授课中的一幕。“躺在碗里的小猫猫”是她班级里的一个同学的昵称,而刚刚的这一幕是发生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B站(哔哩哔哩)上。
网课学生课堂精力不集中怎么办
受疫情影响,北京建筑大学各学院老师都进行了线上授课的积极准备,并取得了在线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成果,这其中就包括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郭昊。在线上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限制于通信网络的传播速度,出于优先保障流畅教学的考虑,一般只有老师开着摄像头,同学们是不开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老师看不到学生,两者的沟通变少很多,同学们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是否有听不懂的问题?有同学想提出问题却又担心问题幼稚或者暴露自己的隐私怎么办?有没有同学开着课就去干别的事了?相距千里之外,课堂约束变弱了,如何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发了郭昊的思考。
B站、抖音来相助
要想吸引同学们上课,就得先从了解学生兴趣开始。很快,郭昊就发现深受年轻人喜爱的B站、抖音平台。一番研究下来,她决定将课堂阵地占领到B站上,同时辅助以抖音视频,主动走到学生的视野中。
课堂互动较少,学生上网课难免走神,郭昊一般会采取点“名”提问的方式来提高课堂互动效率。但由于B站是一个开放性平台,为保护学生的隐私,她点的名称并不是学生的真实姓名,而是学生的网络名称或者头像。由于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位同学是谁,且名称比较符合现代大学生喜欢萌称的风格,大家能在同一个直播间畅所欲言,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也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环节。
在B站授课
B站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在上课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不懂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发弹幕,老师看到后就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就实现了同步互动。弹幕或划重点、或活跃气氛、或相互打气、或互相讨论,课堂互动效果甚至比教室上课更好,这逐渐成为B站吸引年轻群体的一大优势。同时弹幕不提示是谁发的,调动了那些害羞参与提问的同学的积极性,这就从过去线下教学,总是坐在前排的“学霸”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转变为线上人人都可以同时作答、同时提问,学生参与度有明显提高。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明显提高了,实现了课堂沟通零障碍。
郭昊每次上完课,都会把课堂视频放到网上,方便未能及时上课的同学进行回看和复习。同学们在回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老师会针对留言进行回复,实现了课下的交流互动。如果有同一问题比较多的,郭昊就会在下一次上课时重新讲一遍,加强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
线上授课
对比学习通等慕课平台,B站依然存在不足,比如缺乏成绩数据量化等功能,但平台基本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基本需求。在全国开展网络教学的大背景下,掉线、卡顿是目前在线教学遇到主要问题之一,B站网络服务器相对稳定,基本不会出现卡顿掉线情况。作为中国年轻一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B站在学生群体中更有亲切感,并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B站与传统学习平台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授课方式。
在抖音平台上,根据其短小快速的特点,郭昊就将重点的知识点单独摘出来,录制成一小段视频,这样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有重点,增强了对知识的记忆。
“老师在我心中就是新时代闪亮的全能女主播。”
社工17级任宇轩:由于此次疫情的影响,学校首次使用了网络直播授课,通过发散思维,郭昊老师利用多个网络直播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甚至公众进行授课。对于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我个人是非常肯定的。多元化的直播平台不仅吸引眼球,让上网课不再变的枯燥乏味,同时弹幕的加入让授课老师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学生的想法,更充分的增加了师生的互动。
社工17级贾梦琳:郭老师在用zoom上课的同时,还开了bilibili和抖音直播,更加方便了我们之间的交流。因为zoom是实名制的,而直播的app是匿名的,可以通过发弹幕等方式真实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用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时宜。尤其是学校社会工作有些问题的探讨需要进行自我暴露,讲述自身经历,可能涉及到不想让大家知道的自身隐私,匿名更好地保护了大家。老师还利用课下自己的时间开直播,跟我们一起聊考研、留学、社工事务所等等一些经历,或是对于当下时事的看法,在疫情期间更好地陪伴了我们,我觉得老师在我心中就是新时代闪亮的全能女主播。
社工17级张婕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郭老师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将新颖的多平台网络教学方式融入课堂。郭老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扩展的内容,更注重互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郭昊在进行《学校社会工作》授课
郭昊老师教授的《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门以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为指导的专业,主要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学校、学生及相关人员开展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以便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运行,掌握学校的内部结构,参与为学生及教师服务的社会工作中。
办学定位
秉承“立德树人、开放创新”办学理念,坚持“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弘扬“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校训精神,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建设领域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供稿:胡保华
编辑:梅雨
责编:胡保华
审核:侯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