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岁的顾国彪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电机领域著名的科学家,是电机蒸发冷却技术的奠基者和领路人。顾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次,发明专利36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为中国电机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1月7日顾国彪院士给我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做了一场名为“电气工程学科向高端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回顾”的学术讲座,汪苏副校长现场聆听了顾院士的报告。
顾院士首先介绍了电气学科的发展概况,并介绍了团队自主创新的历程。自1958年起,顾国彪致力于大型电机的蒸发冷却研究与产业化工作,拥有蒸发冷却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先后研制成功1.2兆瓦全蒸发冷却及50兆瓦定子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10兆瓦及50兆瓦自循环管内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尤其是负责“九五”国家重点项目李家峡400兆瓦(4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研制成功,1999年来投入运行,均显示了高效安全的技术经济性能。2011年,顾国彪与四川东方电机合作研发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等级的700兆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在三峡电站成功运行,显示了远比国外大牌制造优越的性能。
“我的愿望,就是做成一两件外国没有的,或者外国人做不成功的事。”顾国彪年轻时,就在内心深处埋下了这样的宏大理想。经过50多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顾国彪的梦想最终变成了现实。2011年12月15日,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700兆瓦巨型蒸发冷却发电机组,在三峡电站首次启动成功,采用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定子绕组自循环蒸发冷却技术”,并由我国电机企业与研究单位自行设计生产。顾院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年轻的工程科技工作者,应当如何做出创新性的工作;顾院士直言,当前的中国企业患上了“仿制病”,他忧虑于“何时走出山寨”的问题。他告诉青年科技人员,通过科技创新走上强国富民之路,是他们应当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他用蒸发冷却技术的创新为案例,现身说法,指出青年科技人员培养创新精神,需要丰富的基础知识、实际的训练和勇气、健康的身体、坚强的心理,除此,还要有优秀的团队。
顾院士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总结了重大电气设备自主研发的规律,提出自主创新不能有自卑心理,切忌盲目跟踪国外技术,要踏踏实实,潜心钻研,要有信心引领国际相关技术的发展。顾院士指出现在学术界有一个不太好的倾向:盲目追求论文,认为搞研究就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拿经费,造成大量学术成果停留在纸面上。顾院士提出要进行自主创新,就要对产业链进行整体提升,在科研阶段就要有产业化的考虑,研究成果还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不要止步于纸面上的突破,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造福于民,才能实现学术的真正价值。
讲座结束后,汪苏副校长在总结中指出,顾院士的报告给了我们两个启示,一个就是不能盲目引进技术,而是要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另一个就是不能有自卑心理,通过努力要有信心引领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