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让学生亲手筑梦——走进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北京考试报】让学生亲手筑梦——走进北京建筑大学

阳春三月,繁花似锦。记者走进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特有的建筑和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小鸟巢、小水立方的设计,展现了现代元素。静湖周边,伫立着典雅的四合院,彰显了古代建筑的瑰丽。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使北建大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优雅的校园环境,幽静中蕴藏活力,热闹中充满生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的鲜明划分,展示出这所有着70多年校龄的京城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师生在建筑领域的独特视角。

建筑学:修古建新大有可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大一新生马逸飞虽然进校还不满一年,但他已渐成一名建筑“发烧友”。通过大量的信息搜索,这个男孩对学校、行业内的精英了如指掌。谈到对专业的理解,马逸飞说:“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觉得学好这个专业的基本素质就是要对建筑领域很感兴趣,因为学设计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从前辈的身上我逐渐明白,优秀的设计水平是靠长久的努力沉淀下来的,绝不可能速成。”

赵博新是建筑学院的大一新生,喜欢历史也喜欢建筑,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让他将个人爱好和所学专业幸运地结合在了一起。“目前,我们的课程安排和建筑学院其他专业一样,主要是设计学的基础和美术,还有一些英语、数学等,大二后会开自己选择的特色课。”赵博新说。在他眼中,学习这个专业最基本的就是要对画画和艺术有兴趣,如果喜欢旅游就更好了,因为多出去走走、看看,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建筑特点,对开阔思路、寻找灵感、提高想象力很有好处。正是对所学专业无比热爱,赵博新从未想过毕业后要转行,将来能从事与古建保护和设计相关的工作是他的职业梦想。

“建筑学是一门关于建筑的学问,具有古老、实用、新颖的特点。说它古老,是因为建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已近万年,积淀厚重;说它实用,是因为建筑承担着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至关重要;说它新颖,是因为建筑设计与创作是一个交织着创新构思与理想实现的过程,充满兴趣与振奋。”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刘临安心中,建筑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学到建筑设计与创作、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生态与节能、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建筑师的职业前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应用能力。”

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艺术感兴趣、有想法的孩子会更容易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欧阳文教授介绍,学校在本科教育方面,开设了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工业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设计等6个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科评估排名中,学院的多个专业在全国相关学科的整体排名中居于前列。

实验室:怎一个“炫”字了得

模拟仿真实验室、3D立体打印机、数控雕刻机……走进北建大的实验室,“炫”是记者直观的感受。

在虚拟仿真实验室里,几名学生戴着4D眼镜,正在利用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5面墙,对立体投影产生出来的“故宫”进行修补。通过手中的手柄,学生将一块“损坏”的横梁移出,再将“修好”的横梁移回原位。忙活完“故宫”的修复,场景一变,学生又来到一个现代化小区。“绿地上的这块石头放的位置不太好看。”“这座桥的位置也要挪一挪。”几名学生边讨论边操作,调整着不“顺眼”的景观。调整后的效果怎么样?记者戴上4D眼镜体验了一下:走进小区大门,来到健身场地,走上小石桥,进到居民楼里……一路“参观”下来,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小区中,连绿树红花都“触手可及”。学生陈博闻说,如果“走”着参观不过瘾,还可以“飞”起来。说着,他拉动手柄,记者瞬间就“飞”了起来,升到空中俯瞰整个小区的立体全景。

建筑学院老师杨振说,将这种5面墙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设备应用于教学,北京建筑大学在全国是唯一一家。不管是建筑学还是土木工程,如果学生有实验需求,只要跟老师预约之后就能进到实验室使用设备。

体验完了虚拟仿真实验室,记者又来到一个模型工艺实验室。刚一走进实验室,记者看到一个小筐子里摆放了一堆掌心大小的轮胎。“知道这些轮胎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实验室里郎世奇老师给我们卖了一个关子。“打印机打出来的。”郎老师指了指旁边的一台“大家伙”介绍起来:“这台3D打印机可是世界顶级的,全亚洲也就只有几台。”郎世奇说,拥有这么“高大上”设备的实验室,全天都对学生开放。

就是因为强大的实验室条件,学生的创意在这里才能得以实现,“创意+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成了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段雪昕是建筑学专业学生,读大三时,她参加了一场由知名建筑事务所主办的建筑设计大赛。经过两个多月在实验室里的反复设计、修改,她最终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主办方当场就跟学校“预订”了她。

土木工程:做好每座建筑的“镙丝钉”

提起土木工程专业,不了解的人可能误以为毕业后就是到工地上干“体力活”。其实,土木工程专业既是北京建筑大学历史最久的专业之一,也是就业面最宽的专业之一。“土木与交通工程是最具成就感的专业和最能实现理想的专业。

“从新中国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到现在奥运工程、国家体育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央视大厦、国家大剧院等工程的建设,都凝结着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几代毕业生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翻看着一幅幅熟悉的建筑效果图的吴徽教授,自信地向记者展示着学院毕业生的快速成长和高效成才。

如果说建筑学是一个要求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鬼斧神工”的动手能力的专业,土木工程就是一个要“静下来”、“异常严谨”的专业。

在没有走进北京建筑大学之前,土木工程专业的王宇飞没想到会是这样。“学土木工程就是要当‘工程师’。”这是他一开始的想法,而听起来牛气的“工程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课程中要学力学、结构学等多种学科,学习中如果一步跟不上可能就步步落后了。毕业后工作几年,还要考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师、监理工程师等资格证书。

土木学院学生白云说,为了将这些“难啃”的学科都吃透,学生自愿结成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学科“一帮一”互助。课余时间,各小组由组长安排去实验室做实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自习。通过这种互动的形式,原本枯燥的学科变得有趣了。“土木工程就是要严谨,因为如果测算数据出一点点偏差,盖出来的房子就可能崩塌。”白云说,学土木工程就是要做好“镙丝钉”。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求证”精神,即使是教科书上写的也不一定就全对。学生就通过自己的实验推翻了不少书上写的“真理”。

吴徽介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不全是“一板一眼”的课堂教学,学生照样有丰富的实践课程:到北京地铁参观、上鹫峰勘测土质、去天津研究桥梁……这样生动的课程,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和实践的高效结合使得毕业生无论是从事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管理和组织、工程造价等都能得心应手,属于建筑行业“什么都能干”的万能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很大,也是学校投放招生计划数最多的专业。

相关新闻

新生5%可申请转专业

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李雪华介绍,2013年北京建筑大学理工类本科一批次的提档线为555分,二批次提档线为528分;文史类本科一批次提档线为555分,二批次提档线为507分。建筑学专业录取最低615分,平均634分,高出重点线84分;城乡规划专业录取最低595分,平均分606分;土木工程专业录取最低578分,平均597分。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2012年入校的大一学生中,有120人成功调整了专业(包括45名理科实验班学生)。李雪华表示,学校一直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5%的新生入学一年后申请转专业,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专业爱好。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建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办-【北京考试报】让学生亲手筑梦——走进北京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