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音乐学院官微”可以订阅哦
2016年12月28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六期)”在国音堂歌剧厅举行。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王范地先生为国音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浅谈琵琶的传承与二度创作”的讲座,分享了他对传承的理解与进行二度创作的心得。
讲座伊始,王范地先生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承,一种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即将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继承; 另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这种传承需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他强调在传统音乐的传承过程中,传的人和承的人都必须担当起自身责任,否则我们就会失去传统的底子,难以有文化自觉。
王先生的讲座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传统的定义、传承的定义、学习研究传统音乐琵琶的体会、个人二度创作的理念与实践以及最后文曲、武曲的演奏与鉴赏。
王先生说,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而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怀着敬畏与尊重传统的态度。王先生分别以我们在传承物质文明、音乐文化为例来论证敬畏传统对传承的重要意义。在音乐文化方面,王先生向大家介绍了“琵琶”的演变,指出了在琵琶的传承中一直沿用的“弹”、“挑”指法即为我们对传统的继承。
王先生引用了几位名人对传承的理解来阐明传承的真正含义。马其林先生曾说:“传承是指:某种知识、技能,作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代际传递,上一代的传授,叫‘传’,下一代的接受,叫‘承’,所有的传承都需要通过学习,但不是所有的学习,都称得上是传承,传承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学习。”梅兰芳先生对传承的阐释,即“移步不换形”。李瑞环先生对传承的错误理解给予警示:戏曲要改革,但改革不是改行。王范地先生将黄梅戏《徽州女人》与用京剧唱腔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和谭维维演唱的中国式摇滚进行对比,指出传统有着巨大的生命力,但一定要杜绝自以为是的、冒昧的传承。对于传统音乐的出新,王先生说,可以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要怀着尊重、敬畏历史的态度。否则,没有传承好不说,还容易篡改了历史,造成人们对历史的误解。
王先生在讲述了个人学习研究传统音乐琵琶的体会,分享了个人的学习经历,认为自己的艺术见解来源于民间音乐对他的滋养,而多变的、丰富的学习经历又为他打下了民间音乐的坚实基础。
在谈到个人在学习研究传统音乐时,王先生提出了两点认识:学习研究传统音乐要把它放到历史长河中,把传统音乐与人文方面结合起来研究,要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学习研究琵琶过程中,王先生更重视研究琵琶的微观形态,如琵琶的乐音、腔音、韵音。王先生分别用琵琶做了示范与阐释,乐音即指一个稳定的音从发声到消失,实际音高始终不变;腔音是指某一音高到固定音高时,其运动过程的滑动形态,其形式变化多样丰富,有长腔、短腔、缓腔、急腔、柔腔、刚腔等多种形式;而韵音的涵括面很广,取其狭义的理解,即指以一个乐音的音高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音高做有规律的、循环的音高的波动变化。
随后,王先生又谈到了演奏乐曲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音律、律动、音色。在音律方面我们的传统音乐有着不同于十二平均律的纯律和五度相生律,在演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彼此的协调。而在律动方面,狭义的理解就是在音乐进行中音符与音符之间的时间比例,均衡是基础,在均衡的基础上做出变化又是绝对的,是一种有规律的律动。广义的理解则为,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以呼吸为引导、句法为基础,拿捏音符之间时间比例的变化和节奏的关系,同时又融入了多彩的音色,以轻重、缓急等一系列的艺术手法,使音乐表情层次丰富多变、语感跌宕起伏。同时,王先生又举了京剧中“猴皮筋”的例子对律动做进一步的阐释。而音色是琵琶的DNA,是在传承中必须重视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唱曲也是演奏者必须要掌握的,王先生指出:器乐人要唱曲,唱曲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传统音乐的基本功。
在谈到个人二度创作的理念和实践中,王先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第一“意”,一指乐曲的思想内容;二指意境,即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情调和境界,“意”是二度创作的根据,第二“情”,即情感的定位;第三“趣”,即审美取向,王先生指出,审美趣味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讲座中,王先生携弟子任宏、陈贤澈现场演奏了《塞上曲》《霸王卸甲》《柳青娘》等琵琶经典名曲,现场爆发了热烈掌声。整场讲座体现了王先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最真挚的情感,他的分享与演奏令人动容,回味无穷。
作者:李梦然
排版设计:马卓文
编辑:高精尖秘书处
官方网站:http://www.ccmusic.edu.cn
官方微博:@中国音乐学院
宣传部邮箱:ccm_n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