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温度与敬畏做事,多做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事。
—何静
(本文来源于:清华辅导员)
何 静
女,副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与校友事务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组组长。2008年以来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与校友事务办公室主任,2012年以来兼任学生工作组组长。八年来,她牢记责任,坚守岗位, 尽心尽职地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本科生思想教育工作。工作中不摆谱,不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以情动人;她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议,凝聚各系的力量,共同探究学生工作的特点,共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曾荣获“清华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清华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多次获得美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牢记责任,勇于担当
与其他教师身份的辅导员不同,我不是“双肩挑”,而是一头沉-----肩挑着学生与校友事务办公室主任和学生组组长两副担子,工作全力围绕着学生日常事务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这条主线。八年做下来,我时时感受它的份量之重,在具体繁杂细碎的工作中,不断凸显着自己的存在,不断体会着这份工作的价值以及带给我的满足与快乐。
学生工作内容繁杂,而近些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日常工作中我会把心理问题当作级别最高的事务来对待,我也会时时提醒辅导员密切关注特殊人群,每周的工作例会也多次邀请心理发展中心的老师来给予指导与培训,学校召集的心理危机会诊会议,我是一次不落地参加,工作之余我也会翻看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增强自己诊断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几年来的学生工作经历,使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做学生工作要付出真情,付出耐心,遇事必须冲在第一线,要勇于担当,更要牢记责任和使命,将危机问题化解于平日之中。
2011年,何静老师看望在西藏工作的阎伟隆和高云亮
利用优势,合理统筹
以前清华美院的辅导员和学生助理都是流动办公,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我兼作学生组组长以后,为方便快捷解决学生的问题,特向学院申请了一间学生组和研工组共用的办公室,地点就在学生与校友事务办公室的隔壁,之后为了将日常事务与学生组、研工组的工作进行统筹,在学院的支持下又将两间办公室打通,从此学生与校友事务办、学生工作组和研究生工作组这三驾我院学生工作的马车,从形式上完整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学生们随时来都有人接待、随时有问题都可以得到帮助的地方。
为了从内部运行机制上真正结合,我将学生组每年招聘的2名保留资格的院聘辅导员,1 名安排在学生组做事务工作,1名安排带班同时兼做心理、党建、网络等辅导员,这样一来,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与学生组的常态事务工作就打通了,不仅加强了事务性工作的人手,又抓实抓牢了重点工作,更重要的是能随时接待学生来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最近两年,我院本科生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基本上由办公室的学生助理和学生组负责事务工作的辅导员来承担,带班辅导员负责反馈评审意见和网上申报的提醒,即有分工又有补充,不仅减轻了带班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深度辅导工作中,又保证了奖学金评定的合理与公平。
2015年毕业典礼何静老师与幕后工作人员合影
信任、依靠、支持辅导员开展工作
学生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大事小事,比起找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更愿意找辅导员,可以说辅导员是学生工作中最直接、最可依靠的力量,所以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非常重要。
美院学生组以往为弥补辅导员队伍的不足,会招聘一些外院系的优秀学生。近几年随着我院党建工作和学生骨干培养力度的加强,已不存在辅导员选拔的缺口,但我依然坚持面向全校选拔辅导员, 而且条件相当时会优先考虑外院系的应聘者。我们“引进”来的辅导员,有医学院的、教育研究院的、公管学院的、热能系的……他们的理性和严谨,碰撞着我院的感性与灵动,很好地促进了我院的学生工作,而且在不经意间还促成了几对好姻缘。我还非常注重辅导员队伍的集体建议,每年我都坚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通过春游、集体聚餐、办公室集体过生日、学生节上表演集体节目等活动,释放压力,交流思想,增进情感,营造和谐、友爱、团结的大家庭气氛。
2016年元旦晚会,何静老师与辅导员一起表演节目
作为院学生与校友事务办公室的主任,我也充分利用我的工作职责与人脉,将年级班主任、系主管学生的领导串连起来形成学院学生工作的统一战线,面对棘手的问题相互配合,让辅导员切身感受在工作中自己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团队”的支撑。对辅导员的个人生活、未来成长以及就业,我都尽可能的关注,凡有海外研修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我都积极动员并推荐辅导员参加,每当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时,我都主动找研工组组长,向他介绍申报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希望评定时能综合考虑。为帮助辅导员落实就业,我积极整合各地校友会资源,帮他们拓展就业信息,给他们写推荐信,甚至到用人单位亲自“说情”……总之为引荐和帮助辅导员就业,我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上了各种招数,可喜的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一些在中学教书的辅导员,已成长为所在中学的美术教学骨干,他们培养的不少学生已送进了我院继续深造,看到他们已肩负起了培养人才的重担,我会由衷地为他们骄傲,感觉之前为他们付出多少都值得。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悔于心
学生与校友事务办公室承担着助勤奖贷补、留学生管理、就业、校友工作,同时担负着迎新、毕业典礼等常规事务性工作的组织与落实,平日的工作很具体,很细碎。兼做学生组长以后,我的日常工作被分割的更加细碎,内容更加庞杂,学生因有纠纷要求调宿舍了, 因学业压力、转系或感情问题精神抑郁了,因手续不完备被滞留在境外回不了国了,没评上奖学金质疑评选程序有问题了,有到场助阵或指导团委、学生会、艺协、TMS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与赛事……一年下来感觉自己忙忙碌碌的,一刻没停息,可年终述职时又觉得七零八碎的无法拼写出有份量的工作总结。
2012年暑期,何静老师走访贫困生
一年年下来,多多少少会降低工作的激情,尤其是被事情推着往前走,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方向。然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起你,当你的工作平抚和化解了学生的问题,当你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学生见到你时笑着喊出的一声声“老师好!”……每当这时,虽然我的表情是淡淡的,回复的声音是低低的,但内心却是极快乐的,有时与我走在一起的老师没有被学生问候,我会暗自窃喜“嗯,还是做学生工作好”。
何静老师看望参军服役的奥格蒙岱
其实被学生问候,并不意味自己是名人,也不表明自己多有威望,只是说明自己与学生混了个脸熟,说明自己可能帮助过其中的一些学生,说明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息息相关,在被学生需要、被学生尊重中,感受着一种满足,体现着一种责任,这种满足与责任支撑着自己,在学生工作的岗位上不能倦怠,必须勇往直前。(原文编辑:孙一鸣 李奕璠)
注:清华大学辅导员的荣誉体系包括林枫辅导员奖、“一二·九”辅导员奖和“一二·九”辅导员郭明秋奖,由“林枫基金”支持设奖。其中,林枫辅导员奖作为清华大学辅导员工作的最高奖项,每年表彰10名左右教师身份的辅导员,20名左右学生身份的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