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6日--9月17日,《联合国防止沙漠化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是《公约》自1994年通过以来,缔约方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参会人员包括荒漠化公约195个缔约方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及民间代表,参会人员规模3500人。
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马怡西教授及团队对大会主会场的空间及整体环境进行了优化设计,营造了与大会规格相匹配的国家礼仪空间。这也是马怡西教授继2014年APEC会议怀柔雁栖湖会议中心集贤厅设计之后的又一次新尝试。
副总理汪洋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1
任务总是那么急
之前的沙漠防止会议都在世界各地自然条件较差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召开。因此,会议组织方对鄂尔多斯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而鄂尔多斯市早期对会议的中国主场意义估计不足,主要在鄂尔多斯地方文化、内蒙古文化上有少量宣传性的平面设计。
会议临近,组织者也意识到了问题,于是对会场环境优化进行招标。提出的要求是:用好中国题材,紧扣一带一路战略,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全面从空间整体方面提升各个功能空间的文化内涵。
场地情况:主会场设在康巴什新区会展中心,两间主会场,三个工业帐篷式分会场,两个展览场地。
2
优化设计开始了
优化设计目标:通过这次联合国专题大会,把康巴什新区会展中心会展中心打造成未来鄂尔多斯的国际会议中心。通过对场馆某些重点部位进行重新设计,弱化展览因素,创造会议空间的职业特点,对未来会务的多样性和会议职能特征进行全新设计,并考虑在这次联合国大会之后,把会场作为一个时期绿色发展的科普旅游点。
优化设计1:西侧会议入口、贵宾入口、出口均作了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石柱紫铜斗拱,附带警卫功能,提示会议入口的庄重性。
优化设计2:主会场南立面设置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作为主入口,与之对应的是三个千米大白帆布蓝色如意帐蓬会议大厅。
优化设计3:主会场北侧加强礼宾通道的仪式感和庄重典雅气质,原建筑大面积灰色花岗岩墙柱,在背阴反射冷色天光作用下,显得清冷单调。改用中式红色柱础柱身和彩色柱头。不巧,三根结构柱正中一根柱子,显得不合时宜,只好左右各自再加一根,五根圆柱撑开了国宾主入口浓重场面,为使五柱空间整体完善,两侧和顶部作了三面五米进深的紫铜大套,入口大门也换成玻璃喷砂铜门。为烘托礼宾通道的气氛,地面选用砖红色沥青铺地。
优化设计4:庄重大气大门的对面正中,各加了一个中式影壁墙,四个中国朱漆大印分别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礼仪、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四个方面的内容,既讲述了中国故事,又符合中规中矩的中式习惯,与红色列柱相映成辉。
优化设计5:会议主场室内南门过厅原有十一根方柱,为强调入口大厅的庄重感和秩序感,边上两侧各两根方柱舍弃,不纳入整体改造范围,这样对入口的仪式感空间的整体印象会更好。北侧引进的原有三根立柱,因中间隔着玻璃门,属于与北立面不同的空间,所以不再另外增加柱子。
优化设计6:室内顶部的球形网架为减少负荷,设计仿羊皮灯若干组,下设中国印纯装饰灯具,不同会议可以有不同文字内容,强调会议的属地性质。
优化设计7:高级别会议宴会厅,由之前的一间室内自然釆光球形网架运动场改造而成,空间足够高大。挑战来自球形网架,平均荷载不能超过每平米一百五十公斤,要按照习惯作正规装修材料,加上装饰灯具和各种设备,验算结果肯定超载。
新材料,新工艺,需要新的设计理念。我们最后选择轻钢龙骨白色亚光铝板和木纹转印铝板的基础材料,一来大大减轻装修材料的重量,二来标准化工厂机械加工的部位,组合精确,施工质量可控。再者,缩短现场制作时间,材料环评施工完成就达标。
优化设计8:宴会厅所用中式传统图案一律设计精美图案,彩色打印装配。这种作法的最大好处是,色彩不变样,每个图案从色彩到造型都能保持完全一致,这是传统纯手工工艺所无法实现的,是一个因新材料而引进的,虽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3
以设计彰显中国风格
通过这次大会,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鄂尔多斯清凉干爽的夏秋两季,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城市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城市人口四五十万,交通便捷,绿树成荫,各种主题公园布满全市,道路两侧花团锦簇,俨然是一座花园城市。这样的宜居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的确适合主办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
而通过我们的优化设计,向与会国家展示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会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元素,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我想这也是设计的意义之所在吧。
主创设计师:王涛 王佳 吕春 夏铭 马踏飞
深化设计团队:刘松涛 黄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