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雕塑的拓荒者 | 王培波精谨圆融的艺术世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抽象雕塑的拓荒者 | 王培波精谨圆融的艺术世界

2017年9月25日,“精谨圆融——王培波教授艺术回顾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院美术馆开幕,王培波教授的二百余件作品,包括雕塑、金属工艺、绘画、书法、篆刻等纷呈亮相。

展览既是对王培波教授人生历程的深切缅怀和纪念,也是对他艺术成就的回顾与追忆,更是对他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展览将持续到10月8日,欢迎您十一小长假期间前来参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王培波教授

抽象雕塑的拓荒者

曾成钢

培波是一位有才情的艺术家,雕塑、书法、摄影、写诗,多才多艺。他在抽象雕塑的语言探索,公共艺术实践,雕塑教学等很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他还是国内最早将数字技术运用到雕塑创作的艺术家。培波在实践中的探索,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他的离去,是中国雕塑的巨大损失。

就中国雕塑的发展而言,国内以抽象雕塑作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并不多,相较于其他风格的作品,抽象雕塑的发展像是一片荒原。培波在抽象领域内的取得的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佼佼者。

培波做抽象艺术的原因很简单。他对自然感兴趣,对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感兴趣,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感兴趣。天空中飘过的云彩,树叶在风吹拂下婆娑的树影,都是他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他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和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他做抽象艺术的意义就是自然存在的意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海韵》(大连君悦酒店) 300cm 不锈钢 2014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海之韵》(辽宁营口) 1600cm 不锈钢喷漆 2010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聚》(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2500cm 钢板 2009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空间无限》(安徽芜湖) 500cm 不锈钢喷漆 2011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向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1985 年

培波的作品多源于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他剥离事物外在的形式、符号与叙事,用最单纯原始方式来表现形体和空间。他的工作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稿子,铜的,不锈钢的,石膏的,泥巴的,简洁、富有韵律和节奏。

对他而言,作品让人看得懂或者看不懂并不重要,“懂”与“不懂”说的往往是“故事”而非造型。在他看来,造型才是抽象艺术的本质,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这是他一直以来在创作中坚持的主线。

有画廊跟他谈能不能给作品加些符号一类的便于阐释和理解的东西,他直接就拒绝了,“难道加点符号大家就理解了?艺术家就有文化了?”这是培波的坚持。每种艺术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让观众如何理解抽象艺术这个问题上,很少有人去做更多努力,在这一点上,培波没有妥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畅通重庆》(四川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盘溪河东交通岛)

不锈钢喷漆 1800cm 2012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风采》(清华大学紫荆雕塑园) 80cm 不锈钢 2008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漫步云端》 180cm 不锈钢 2005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女人体》 青铜 H50cm 2000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翩若惊鸿》 50cm 青铜 2012 年

在公共雕塑的实践方面,培波也做了大量探索。他一直有种理念认为:“城市要修建雕塑,不仅仅要挖掘本地的历史,更是要创造新的东西。历史遗迹是不可增长的,总有一天会用完,挖掘不出来就只能编故事,而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却很少有人往前看。”雕塑不仅仅是美化环境这么简单,在社会文化和公众审美之间还体承担着责任和担当。作为一个专业的艺术家,应当把更好的,更美的东西留给社会。

他给青海原子城创作的《聚》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尊在天空中无限生长的柱子,通过形体的大小、位置的穿插组合,在空间中伸展扭曲,爆发出一种生命的张力,可以说是他雕塑创作的代表之作。培波深谙抽象艺术的美学法则,他在奥体公园的作品,在青岛海滨的作品,以及各地的雕塑公园,城市空间节点中大大小小的作品,都是这样的充满秩序、韵律、理性和单纯,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只要是对作品的精神把握到位,其中的美感是可以被每个人所感受到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起舞》不锈钢 H56cm 2008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青铜作品13号》 H80cm 2009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物》 青铜 H80cm 2001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物》 青铜 H85cm 2002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未来之光》(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中央公园)

不锈钢喷漆 2000cm 2012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细沙缱绻》 青铜 40cm 2012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星列河汉》 不锈钢 80cm 2015 年

谈到作品,一定要谈培波对技术的前瞻和敏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用计算机建模进行创作。培波一直认为雕塑家应当要掌握一些软件,因为电脑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工具,雕塑家应该紧扣住时代的发展。他对技术的感觉很敏锐,很早就对数字技术进行研究,清华美院最早的数字工作室就是在他的组织下成立的。

当时去德国、意大利等地去考察购置设备,他提出的问题甚至让国外工程师都感到惊讶。在教学上,他也很早就提出了应当把计算机艺术造型应该作为基础课的一部分,纳入到学生的基础训练当中。他的这些主张和观点,在近些年国内雕塑系的教学改革中,都得到了一一验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合作)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600cm

紫铜、金、石 1998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张衡地动仪》(中国科技馆) 300cm 青铜 2012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华世纪坛日冕》 1999年

培波烟抽得很凶,他的作品都是叼着烟在电脑前面一点点建起来的。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仅仅只建3d模型,还做泥稿。他的泥巴像面粉一样细腻,稿子细致之极,跟实物相差无几。他以一种探索的态度,研究电脑虚拟出来的空间与真实空间之间的关系,拿捏技术运用的尺度。他相信技术,更相信手艺。他这一辈,像他这样在现代技术和传统手艺之间游刃有余的艺术家,屈指可数。

鲁迅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在中国抽象雕塑的道路上,培波是一个拓荒者,他在中国雕塑发展中开垦出的成果,是中国雕塑的宝贵财富。愿培波的艺术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愿生者奋然,逝者安息。(作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美院副院长 曾成钢)

更多作品欣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澳门回归《永远的圣洁》色彩手稿

纸本 40cm×55cm 1999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地动仪复原设计手稿 2006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马-锻铜浮雕创作手稿 纸本 53cm×53cm 1994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无题-雕塑创作手稿 纸本 35cm×24cm 201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无题-雕塑创作手稿 纸本 51cm×72cm 201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画创作手稿 纸本 18cm×26cm 1987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70 周年-《东方主战场》纪念章正面

铜 2015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飞马》 锻铜 1993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梦》 锻铜 1994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秋》 锻铜 1994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像》 铜 1985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像》 铜 1987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铸》(中国钱币博物馆大型浮雕) 铸铜 1993 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体素描 纸本 炭条 64cm×99cm 1990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体速写 纸本 炭条 27cm×39cm 1990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速写(法国) 纸本 钢笔 29cm×38cm 1994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头像素描 纸本 炭精条 27cm×39cm 1989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自画像 纸本 铅笔 27cm×20cm 1991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风光》 水粉 32cm×24cm 1994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风景》 水粉 39cm×45cm 1994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风景》 水粉 40cm×46cm 1994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女人体》 彩墨 34cm×52cm 1990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画创作稿 水粉 32cm×32cm 1987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书法 宣纸 墨 74cm×141cm 2013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篆刻作品

(资料提供:吴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抽象雕塑的拓荒者 | 王培波精谨圆融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