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谈|读书在前网络时代:王其文教授谈“书犹药也,善读医愚”

北京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人物谈|读书在前网络时代:王其文教授谈“书犹药也,善读医愚”

北京大学

本文转载自微信平台:北大新青年

微信号:pkuynd

编者按

“大师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大学原本是读书的好时节,然而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你是否越来越怀念伴着鸟语花香读书的美好记忆——当我们我们越来越熟悉网络媒体、电子阅读,每天可以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却惊觉手持卷本、思索品评的时间在越来越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背景下,带着对“信息爆炸”的困惑以及“浅阅读”的担忧,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离退休工作部与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共同推出“读书在前网络时代”专栏,由“北大新青年”微信平台的记者采访那些将读书作为一生志业的老教授们,倾听、传递、分享他们的关于读书的故事和思索。本期推出对光华管理学院王其文教授的采访,在采访中,围绕“书犹药也,善读医愚”,他向我们娓娓道来读书的个人经历与深刻体悟。

北京大学“所有的人都面临着选择,用什么态度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找些书,清楚事情,有目的的生活。”对于王其文而言,读书与为人是紧密相关的,因为不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书籍对于个人的塑造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书如清泉灌良苗

谈起年少读书时光,王其文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看过的小说,不论是小学时看的《三国志演义》、《西游记》,还是初中时看过的《苦菜花》、《林海雪原》、《大刀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革命小说,这些书首先占领了他的心灵阵地,对于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塑造作用。“人生就像一张白纸,读什么书就会染什么色,思维不自觉就受影响,不一样了。”

1955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当时还在上小学的王其文,收到了哥哥从北京寄回来的新书。“由郭沫若作序的《志愿军一日》,是由志愿军战士写的,还有巴金等作家参与写作的《志愿军英雄传》,这些对我的影响都特别大。”在读书的同时,他还从同村复员的志愿军战士那里听到了真实的战争经历,天寒地冻、腿脚受伤……这些故事让他感受到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年轻人要有对照,对比志愿军战士感到生活很幸福。”初中之后读到的小说,则多是讲述革命斗争年代的故事,如《红岩》、《星火燎原》、《红旗飘飘》一系列,这些书既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又包含着以情感人的虚构成分,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给当时的王其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生不同阶段,读书范围和偏好不一样。”少年读书更多地关注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更看重书中的思想和论断。进入大学之后,在专业书之外,王其文对于当时较为流行的政治理论性书籍也产生了兴趣。“毛泽东选集,列宁选集,马克思选集……马恩选集四大本,资本论三大本,列宁选集四大本,毛选当时出了三卷,后来出了第四卷。”有了从前历史知识的积累,阅读这种说理深刻的书就会得心应手,阅读时的角度和思路也会有些不同。“主要是从战略战术、方针政策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来看,自己此时有了判断,就很佩服文章论断,不胜在故事情节,胜在把握历史脉络,作者的先见之明。”

笃志虚心攻术业

1963年,王其文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进行学习。在那个电子通讯设备不发达的年代,除了肉眼可见的事物,书籍成为了当时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好奇,包括对科学技术的好奇,这都是一个动力。”而王其文自身的学习经历,正是对这一说法的最好佐证。“那个时候学两年的数学分析,有很厚的数学习题集,没答案。作业完成之后,就去寻求难题,比老师布置的要难得多,越难越有意思,年轻人要挑战难题。”正是这种不畏难的精神,促使他不断追寻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思路,从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如今我们的大学生活,比起那时要丰富许多,我们所拥有的信息获取途径,比起那时也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面对这一进步,有很多学生开始变得不知所措,甚至被“信息轰炸”搞得焦头烂额,反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专业学习。对此,王其文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最基本的,读再多的课外书,如果专业课不及格,也不行。关于如何学好专业课,他提出两条建议:“专业课学好也包括读书,首先是教材,老师的讲义和自己的笔记,这些都要看;再就是参考书,顺着课程的延伸,对课程学习有利。”

8”的观点,“每天7小时的时间学习,抽出1小时的时间去了解社会政治文化,去锻炼,大于8小时一直在看书,其实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在专业课之外的读书学习,对于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有些知识不是专业课所讲的,各专业的人都要拓宽读书面”;而在学习之余的锻炼,则是高效率的保证,不仅因为“身体疲劳、犯困,就不能专心地从事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锻炼也能使人拥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思考鉴别寻归属

“当一定的知识架构形成之后,就不会只是为了寻求未知的知识而读书。只学得知识,杂乱地积累在脑中是没用的。”王其文认为,人的记忆空间有限,存储的知识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像化学反应一样,整合产生新的内容。读书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判断思维和鉴别能力,面对繁复的信息,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获得对自己真正有用的部分。

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但也造成网络信息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的社会现象。王其文将其首先归因于受众的判断力问题,“现在的技术,更容易使各类信息出现在网络论坛帖子上,并造成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民众没有好的鉴别能力,没有十分好的判别能力,基本逻辑也不清楚,形式逻辑混乱,判别逻辑更甚。”

受访中,王其文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半月前去往石河子大学讲课的途中,他在机场随手买了一本书,“这本书说理性挺好,总的来说是批评一部分中国人表现出的‘强迫自卑症’,就是说到什么都是外国的好。”在看这种书时,更需要关注作者的写法和论述方式,这不像数学公式,但也有其基本逻辑。比如这本书,它的思路就是,用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它不是说中国什么地方都好,而是说明了外国也有不好的地方。”在读书的过程中,就是要养成思辨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input(输入)”变成“output(输出)”。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王其文将其归纳为7个字,即有理有情有品味。通过读书,我们得以明事理,形成理性的思考方式;通过读书,我们得以知情谊,在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中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风格;通过读书,我们得以寻找自己的格调和趣味,实现自身的准确定位,在面对外界纷扰时内心世界依旧可以风轻云淡。“人不可能通过一己之力洞察世事。”在人生不断面临的“岔路口”前,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考虑过的问题,一点点不断地积淀,都将在我们进行选择时产生微妙而重要的作用。

“读书的最终目的和益处就是能提高判别能力,通过判别力找到归属感。”书籍所能带给我们的,既有理性的雕琢,又有安心的力量,既能为我们解疑答惑,消除积弊沉疴,又能供我们栖居休养,感受人情温暖。行走于世间,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迷茫,王其文为此建议并寄望青年一代,在生活中应常添“读书”这一味治愈良药。

人物简介

北京大学

王其文 ,山东省滨州市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党委书记、教授。 主要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 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美国马里兰大学商学院优秀博士毕业生Allan N. Nash 纪念奖。

感谢“北大新青年”微信平台的共享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

排版:栗树港北京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大学-人物谈|读书在前网络时代:王其文教授谈“书犹药也,善读医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