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庚子春夏,受疫情影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美818班同学散在各自家乡。在【材料实践②】的云课程中,他们感受身边境况,选择材料五花八门,有浓烈的地域特性,他们解读材料的可能维度,发掘司空见惯的材料的新价值,以艺术抒发内心情感,化“腐朽”为“神奇”,勾起观者文化记忆,引发对自然与生命的哲思。
根据作品的材料特征和形态表达,分为四个部分——故土、追忆、生命、灵智,彼此相互串联,以此展示二年级同学们从材料感悟至动手实践的艺术体悟。
或许作品还不够完善成熟,但大家持续努力,一直在实践中……
授课教师:许正龙
助教:刘烽、柴鑫萌
故土
班俊俊
河南 商丘
《风铎·鱼》
干水草、木枝
尺寸可变
2020
作品阐释
对天然形成的材料选以略显“拙”的方式呈现出物像,是我对这种材料最为尊重和真实的表达。一层一层的制作,我的感受逐渐细腻。翘起的绒边都在彰显生命力。丰富的机理,我认真观看这干草片里包裹的大千世界,最终形成一个具体的物。
干水草组合成鱼,鱼的身份被浓重的材料感掩去大半,重要的是材料中的情感表达。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鱼
有一个世界浑浊的不像话。
一只波澜不惊的鱼,生活在恒温的水里
眼一睁一闭,便是全天,便是四季
它没有痛苦,死去时肉和鳞化成水草,
眼睛里流落的星点泪滴堆成木枝
它生前睡在河底,死后挂在芦苇竿上
身子随风摆动,窸窸窣窣的祭奠
祭奠在夏夜河岸边逝去的自己。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柴鑫萌(清华大学美术学在读硕士):“《风铎·鱼》这个名字和形式给这件作品融入了文化含义,风铎也是古代屋檐下的装饰物,在作品中构成了一道风景,民俗文化感也很浓厚。”
孟祥轲(清华大学美术学在读博士):“这个作品很巧,干水草的纤维感也很有意思。”
赵嘉(清华大学美术学在读博士):“材料选择和创作思路都很新颖,还有一个小建议,我们看一个作品很吸引人的点或许在于陌生化、出乎意料的一种感觉,这也体现一种创造力。区别于工艺品的点可能也体现在这些方面,或许这件作品最后呈现的效果可以与现实物件拉的更开一些,个人感觉会更有意思一些。”
梁崇曦
广西 钦州
《画中的景 画外的线》
铁丝 胶水
51cm×15.5cm×29cm
2020
作品阐释
我的作品使用黑色的线勾勒出梯田的景色。梯田的形状往往是由一层层或粗或细的线叠压所构成的,我就想从线条出发构建出一组梯田的作品。当人们俯瞰黑夜里的梯田时,它们的线条感就显得更加纯粹,在夜色下整片梯田都仿佛只是处在一个二维平面的乱线。这种三维物象的二维呈现让我感到十分有趣,使我想做出这样一件作品:描绘黑夜中梯田视觉平面与实物立体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经过本次材料实践课程的学习,我对于雕塑的形式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以往做东西思维容易受局限,作品也是在老师们的批评指正下一步步改变,最终到达一个相对让人满意的状态。对于我而言做出作品在其次,最关键的是能在课上提升自己对雕塑的主观处理能力,使作品渐渐摆脱扁平的、呆板的表达方式。同时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优秀,在每周大家作品的展示中我都能从他们作品的亮点中学到不少东西。这堂课上对我主观处理能力上的提升,对我以后制作写实雕塑或雕塑创作上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进步大,有进入画境的感觉。左上角的圆缺口似云介入,是显示才气点的地方,完整的圆会缺少这种感觉,形态上还可再推敲。”
彭殊晗
江西 宜春
《食》
大米、红米、保鲜膜
18.5cm×18.5cm×9cm
2020
作品阐释
民以食为天,一个小小的碗承载了人们对于“食”的记忆。小小的米粒,本该在碗里,却成为一只碗的构成之一,这又是怎样的奇遇。就像是在展台上,你看着它,它看着你,红色与白色的交织是故乡记忆孕育出的美景,交织出文化的印记。一切源于家乡,又汇聚于此。这样一件习以为常的东西,上面那破裂的痕迹,就是它向你诉说的证据。你有听到吗?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在家里创作,这个作品同样来源于我的生活。江西是鱼米之乡,也是我的家乡,米是生活最常见的食物,它虽小,但是意义重大,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米是一种特别的象征,而碗同样必不可少,是最常见的餐具,这些日常的东西让人感到亲近、熟悉。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感受到很多,它不单单是一个碗,还带有我与家乡的联系,就像是我身上展现出的故乡印记,它是构成我的一部分,影响了我。其中红米这个材料很特殊,它是江西特有的米,用家乡特有的米去做作品,对于我的意义非凡。而造型则借鉴了釉里红,这也是江西特有的陶瓷品种,中国的英文“China”又译为陶瓷,家乡孕育出了这种优秀、美丽的瓷文化。米粒晶莹剔透,瓷器同样也是,这个碗它像瓷器却又不是,你看那破碎的地方,透露出米的印记,在向你诉说它的故事。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柴鑫萌:“江西红米与乡土连接,乡土又孕育着食文化,食文化又和生活产生对接,而作品又与釉文化有种博物馆展示文物的一种感觉,像却又不是,作品感很强。”
刘烽(清华大学美术学在读硕士):“作品中体现着文化空间上的变化,从百姓文化到地域文化再到博物馆文化,阐述的作品背景也可以更加深入精彩。”
追忆
吴玮政
河南 郑州
《忆·莲》
蜂窝煤
11cm×12cm×24cm
2020
作品阐释
莲蓬是古人圣洁清净的象征,煤炭承载着当代劳工的苦难;同时在特性上它们有温暖和清凉的差异。在解剖蜂窝煤的过程中,我通过赋予其莲蓬的形象,使它成为了两种记忆的载体。我想建立莲蓬与煤球之间一种和而不同的平衡关系,营造一种空灵的意境,从而引发对传统意象、材料属性等问题的思考。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能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通过视觉形式呈现给大家是很荣幸且幸福的。在这四周我经历了一个雕塑创作从构思到呈现的完整过程,是很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
此次我是从材料及其内涵的文化属性出发的,在关于用什么材料做、做什么、为什么做的问题上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在这个思辨过程中,李象群老师的“元素+符号=价值”的创作理念为我提供了参考。在我的作品中,蜂窝煤是原材料,也是主要的元素;莲蓬是具体形象,也是一种符号。莲蓬和蜂窝煤承载着丰富的涵义,前者是古人圣洁清净的象征,后者承载着当代劳工的苦难;在特性上它们也有温暖和清凉的对比。因此除了视觉上的冲击,我更力图表现这两种物象背后的文化涵义。
在创作过程中,一些基本的造型审美规律同样值得重视,为此我也进行了多次调整。比如老师指出“莲蓬与蜂窝煤在视觉上有些平均”的“1/3问题”、“莲蓬末端的显眼白线”问题等等。看来只有审美和造型水平都过关,作品才能耐人寻味、值得推敲。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柴鑫萌:“煤碳经过炉火的淬炼凝结出了莲,煤来源于了生活,莲又是一种精神物,更像是一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对接。”
许正龙:“作品蛮成熟,要说意见的话,还有可行性,蜂窝煤与火、莲与水,如果能联系起来,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作品会更灵气。”
乔靖雯
新疆 乌鲁木齐
《自我的维度》
布料,纤维 画框
20cm×30cm×45cm
2020
作品阐释
想法起源于从老房子搬家后,整理出了很多充满回忆的衣物,由此引发的对二十岁以前自己内心的探索和内寻。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我”是主观的指代,“我”是世界万物的其中之一。“我”登上并非“我”自主选择的舞台,终其一生要表演的无非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何处去”,而衣物是我的故事最诚实的观众。
在一个相对空旷的场景中,“我”的大脑在思维和意识上就像是一张白纸,在无法意识到的过程中构成了“我”被动接受的一切,是偏激、易怒,是自私、弱小,“我”的无力感不仅仅来自于当下,还有童年塑成的“我”的大脑;用母亲的衣服塑成“我”的眼睛,用父亲的衣服塑成“我”的嘴,在神秘的基因学说中无法解释“我”的性格如何继承于父母,但是“我”依然感受得到母亲的关怀与父亲没有说出口的关爱,这本是无法触摸的事物,但是却通过衣物变成了可以诉诸于视觉和触觉,成为了可以感知的形式;“我”的躯体由过往求学阶段的校服来构成,一方面求学时间是“我”迄今为止的主要的时间组成,另一方面求学构建起了我对世界的认知,在可以触摸的世界中,知识是延展了躯体和视野的重要途径。
而“自我”是一种根本性的存在。要么觉知它,接近它;要么远离它,觉知不到它。在不断的摸索前进中我也深深的体会到,生命是为了更好的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我就是最好的自己。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和创作所用旧衣物
点评语丝
赵嘉:“这件作品有思考有文采,做的很棒。我的建议,或许可以再纯粹一点,比如说可以不用做人,只表现所有触动你的单体,数量可以再多一点点,成长的历程也不一定局限于身体器官。”
刘烽:“思考得很深入,画面感很强,可以加强冲击力和视觉上的集中,整体感觉很棒。”
李承俊
河南 郑州
《儿时记忆》
报纸、铁丝、纸板
50cm×45cm×46cm
2020
作品阐释
利用报纸时间属性和所作物品的记忆属性来制作出小时候曾经玩过、看过的物件儿,以此来表达对儿时光阴的怀念。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在创作中遇到了很多难点,很多时候都在修改方案,与刚开始的构图及创作灵感相比有所改动,造型的构架也比想象的要困难一些。我小时候经常骑着小车去玩耍,童车能唤起我一部分童年记忆,在制作电视机造型时,也能够让我想起小时大家伙围绕一台小电视机吵闹的情景,如今光岁月流逝,已经长到了20多岁的年纪,在今天我们可能已经不再看大头电视机,甚至不再一家人围绕着电视机,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大家可能更多的可能是自顾自的玩,这种满家围绕着一台大头电视机的场景已经很少了。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光阴的故事,氛围出来了。”
刘烽:“作品故事很鲜活,或许可以再墙角添加一些小标识,比如说录像机的摁钮,电视机的开关,可能会使记忆更加鲜活。”
杨天仪
北京 东城
《树问》
PLA、软塑料泡沫
34cm×27cm×43cm
2020
作品阐释
这是什么?
是我吗?
在这不识的人工材料中,我依稀看到自己的灵魂。
如果有一天人类开始为鸟唱歌,为鱼雀跃,
尝试编织蔚蓝与翠绿,
那我可否像相信阳光与流水那样,
相信工业的泡沫会祝福我无根而生长,
就像我的朋友在泥土中生活的那样?
——《树问》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我非常喜欢的材料实践课,在特殊时期仍然顺利地开、结课了,我在欣喜的同时收获颇丰。原来大千世界万物生长,稍一留意,各种奇妙的材料便会与你不期而遇。在不同的材料中升华作品的独特与张力,极具创造性地利用不同材料的特质成就一幅作品,这真是太神奇了。原本一个无足轻重的东西,在你专注于它时,你便会浮想联翩,追寻这材料的前世今生,欢喜在万丈红尘中遇到它、了解它、重塑它,使其成为一种与原来截然不同的形态。在这样的课上,人是不会倦怠的,思维也更加缜密,情绪会随着创作起起伏伏。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作品很有意境,有一种聆听在里面,让人思考。”
柴鑫萌:“灵和透中蕴含生命,材料很常见但材料的运用和表达却很有意思。”
唐文强
四川 射洪
《逝》
钢筋、铁丝、铁丝网
35cm×30cm×42cm
2020
作品阐释
以《逝》来命名这件作品是想表达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应用中的逝去与消亡。选取了中国传统宝塔建筑造型也框架式的现代建筑结构相结合,来表达中国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消亡与生长的关系,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转换空间。做作品的过程中也让我反思自我、反思传统文化慢慢消失的现状,是现实的需要,还是传统文化的落后?这个问题让我更好的思考了以后应该如何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去丰富自己的创作。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建筑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从小陪伴我们成长,可以说是参与我们记忆的重要部分。随着经
济的发展,建筑也在顺应时代变化,却将承载着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古建筑也带走了,古建筑文化的幼时乐园慢慢的虚化模糊了,我也只有从现代都市来到小镇旅游时才能对传统的建筑发出感叹,这种情感的变化是现代建筑带给我们的一种遗失感,这也是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在这堂材料课与老师们的交流探讨中,也帮助了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加深了自己对本民族建筑的理解。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赵毅伟(清华大学美术学在读硕士):“首先现在的作品感觉蛮好,一个小建议:有些地方的处理可以更加丰富,比如加入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转接组合和搭建方式,不同元素之间加强连接会使作品更佳深入。”
许正龙:“作品比较成熟,光影处理可以更加到位,光影带给作品一种时间性,灯光的颜色,光线角度也可多加调整,气氛会更加强烈。”
孟祥轲:“建筑构建的形式很好,现在作品的感觉很有画味儿,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状态,现在的线条感和符号都很中国,但感觉铁丝的处理还可以更有韵律、更流畅、增加写意性,与其他艺术家产生差别,更有自己的味道。”生命
莫思童
北京 门头沟
《此刻呼吸》
芥菜夹内芯、PLA可降解塑料
41cm×38cm×29cm
2020
作品阐释
生命的过程仿佛是在与自身注定的消亡做抗争——不断孕育、演化、生长,只要是生命存在的这一刻、万物还在呼吸,万物的生命、思绪就会抓住机会,在这一呼一吸之间,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向着灿烂蠕动着、生长着。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最初作品的形态只是根据之前一个有关“情绪郁结”的草稿,但是做出小稿之后,再到完成作品,我越来越发现它像是一个超现实生命体,而在地球上产生的这些有机生命,相对于宇宙之中的其他星球,也是极为超现实的;
另一方面我所用的材料:芥菜夹的内芯,薄薄的一层,还在生长时为种子输送养分,晾干后感觉很脆弱很容易消逝,内部的红色最开始想用棉线,而后来为了支撑而采用了3D打印材料,却也发现被我使用的这种3D打印塑料是用淀粉转化而来,只需两三年就可降解。两种材料,一个天然的、一个人工的,都有一种易逝的属性,碰撞在一起,从过去变化而来,或有别的功用,或是另一种物质,经由我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仿佛转化为一个新的生命,在过去或未来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生命当下呈现的状态——在生长中的、在充满活力的涌动中的。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非常女性化的一件作品,微观世界的放大,视觉效果好,当代性也有。芥菜夹内芯这个材料,在雕塑创作中还没有出现过,了解与运用一种新材料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我还希望你们的作品能与本土文化的当代性联在一起,期望你在未来能做出一点努力。”
赵嘉:“我很喜欢这个作品,不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还是从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上来讲,现在这件作品感觉已经非常充分、完整和成熟了。”
王昊玟
辽宁 大连
《诚者》
铁丝、木头
50cm×50cm×20cm
2020
作品阐释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将传统泥塑台与用于搭泥塑骨架的铁丝相结合:泥塑台的上半部分代表展呈,下半部分代表内里、观者所能看到的视线之外。
一根轻巧单薄的枝条便可以制衡歪曲的破力,将整体从生长方向从歧路引回,是因为整个上部与下部共同作用,整个人格的完善,整个发展生长的大和谐。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自然意象中的树,它的力应当是持续生长变化的,假如它因为根扎入木板的破力角度而倾斜生长,那么任其发展后可能会成为中间瘫倒的状态,而如果有如作品呈现的第一个力的制衡,则可能发展为最后上拔的状态。所以从形式上来说,我想讨论关于突破与制衡:破土而出的力与寻找平衡的力。
以个体人来说,类似于发展所必要的功利性思想,与发展过程中非功利的偶然因素。比如功利性阅读,是人们长成一棵树破土而出的必然要素;而非功利性阅读是用于对抗认为自己拥有破土而出能力的虚荣。可以说前者教人如何到达普世意义的成功,后者教人们如何面对个人层面的失败。
下半部分的根象征着破土而出无数能量的汇聚,上半部分的分支象征着寻找与前者平衡的无数可能性。
整体的共同作用,使展示在外部一根看似脆弱的分支却可以撼动整个台面。
所谓“诚者”就是关于肆意生长中依旧可以达到平衡的大和谐。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枝条破土而出,有张力,力度感强,有哲学思考。”
赵嘉:“有很多生命的体验和感触,作品更有一种有感而发的状态。我自己的一个想法,作品摆放上,比如墙面或者地面,让环境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融入到作品里面而不是仅仅作为背景的衬托。”
孙雪
安徽 宣城
《染》
树脂、塑料、铁钩
40cm×30cm*15cm
2020
作品阐释
海洋污染和鱼类捕捞是一个很大的环境问题,我想用残缺的鱼,载着塑料垃圾、铁钩等,表现污染后的海面。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构思作品时是需要一个整体犀利的眼光的,但在制作的时候则需要静下心来,当我在深夜把专注力全部放在制作上的时候,能够更深入地体会这件实践作品的感受:工业的污染和人性的贪婪,终于影响了世界上最温暖最宽容的大海。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有时会陷入一个不用脑子只用手的死胡同里,这时候打开窗子呼吸一下,让氧气进入脑子里,安静地审视它几分钟,又能带着新的感受和创意来投入实践当中。我选择树脂的材料,能够长期地保存,也能在表现海原本的纯净和明显污染的状态,整体上与塑料的透明感契合。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现实感强烈,结合生态现状。作品效果完整,鱼的处理也到位,与塑料鱼钩等物件结合体现了表达主题。作品感觉稍微有点花哨,底板颜色抢了主体形象,可弱化一些,纯粹一点。”
赵毅伟:“作品很有生命力,我会比较喜欢鱼刺和鱼骨的处理,有一种生灵感,不过底板确实会有些喧宾夺主的感觉,可以简化一些背景的处理。”
韦子怡
北京 西城
《苍白生长》
石膏 报纸 厨房用纸
45cm×38cm×17cm
2020
作品阐释
树不知道自己的白
它只是固执的活着
雨水不多不少,刚好够苟延残喘——生命究竟是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
它不需要思考
时间随树纹刻进身体
于是
人们给了它定义
它就是静默在时间中怀着微弱呼吸的历史
是旁的生命用于纪念自己价值的题板
逝去或新生记录在它生命的刻痕里
人们将它作为神明
其实它不在乎
活着或死去都一样
瞬息或永恒都一样
它只是苍白的活着
仅此而已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树这种生命,从科学角度来讲,其实并没有思考的能力。他有的只是基本的求生的本能。我想,其实我们所赋予它一切思想内涵,所谓意义,都是我们施加想象后赋予他的,对树来说这些本身没有意义,他在乎的其实就是土壤的肥沃和雨水的充足。它在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在不在乎每个生命在他身边走过后的痕迹?其实他是没有意识的,他是不在意的。时间对他来说不过是符号。苍凉过去是繁华,喧嚣之后是静默。也许百年之后,在他身边的热闹不复存在,但他依然在那里,苍白的生长。
我希望我的作品有一种静止便是永恒的感觉。安静的活着,安静的消亡。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作品完整,这棵树做活了,有一种艺术生命在造型里面,给人产生联想,是一棵既来自于现实,又理想化且神圣的树。”
刘烽:“岁月星史,百年沧桑,原始生命力的感觉,也可以加入延时摄影,树神、山神的感觉,赋予更多神性。”
灵智
赵墨妍
河北 秦皇岛
《影·育》
褪色贝壳碎片、LED灯、热熔胶
60cm×40cm×30cm
2020
作品阐释
你,失去了颜色。你,裸露而破碎。里面曾经居住过的珍珠早已经逝去,你一生中守护的生命已经消失。
像一场梦一样,幻影里象征着珍珠的小灯重新孕育于死亡贝壳碎片,而赋予贝壳再次生命,你这次的使命又为保护贝壳而生,更像是重生的另一种状态。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各自内核,而母体孕育更提供了一种向心力,它们私下的、悄悄的、缓慢的聚集只为一个目的——守护孕育自己最珍贵最想守护的内心。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当我找到爱的材料并让它无尽接近了我爱的生活,世界安静了。
每枚贝壳都有自己的历史,我更愿意抽象的把它理解为某个时间段里的心路写照。
你们好白,不知道你们在这片沙滩躺了多久,褪色如此严重,你们有故事对吧?
思绪像蜈蚣的脚,同作品一样的状态,努力外展。但越到最后又会有另一种感觉,很强烈,我要把它们聚合到一个点,唯有整合起来才聚力量,或许某些程度上不发散才具内核,没有内核或许只是概念。作品如镜子,吸收了繁杂知识后我在努力梳理真正想留下的,而作品更代表一种沉淀和梳理的过程,更多也是在这个阶段对于自己内心真实感的一种挖掘 。
不管他人理解与否,结果依旧快乐,因为在心底慢慢给自己制订了快乐的标准,在自己的世界里、美丽中乐不可支,因为有喜爱所以依旧执着。
影像记录 《拾贝》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柴鑫萌:“这个作品很富有诗文化的感觉,蕴含着灵动生命体,小生命却释放大能量,加上灯光和光影的介入便有了一种气场和氛围,更像是一种空灵的幻像。最后的作品的呈现效果很好,就好像大海一层一层包裹而来的势头。”
孟祥轲:“整件作品有种以小见大的感觉,不像是一件小作品,视觉冲击力和场域感很强。假如它是一个相对大一些的作品,可以在一个小空间里营造一下这样的氛围,贝壳或许还会产生反光以加强这种感觉,细节方面也会有更多可看的地方。”
冯逸
重庆 垫江
《天在水·压星河》
树脂胶、滴胶、色精
30cm×30cm×35cm
2020
作品阐释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在这四周的学习过程中,特殊的网络课堂形式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自由。在这四周里,大量的自由时间让我得以仔细摸索了滴胶这种材料的特性,在对材料的实践过程中我做了许多尝试同时也完善了我的作品《天在水,压星河》的内涵。滴胶此材料的清澈透亮的质地,丰富多彩的颜色变换,流动自由的形态,在灯光下梦幻迷离的色彩,都让我的“星河”更加具有生命力。在这堂课里,跟同学们,老师们虽没有在同一间教室,但是在老师和助教的带领下,班级的学习氛围异常浓厚。我的作品能够达到现在的效果,跟同学们的相互督促脱不了干系。非常感谢818大家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也越加期待与大家的重逢!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材料感强,真真切切的在感受材料。艺术是第二自然,此件作品感觉有一种梦境感和代入感。”
赵嘉:“滴胶和塑料袋的结合很有意思,我个人会更喜欢袋子里的状态,如果是我的话我更想抓住状态的瞬间,形式上也会加以简化,在展览的现场利用凝固过程,或许会更加别有洞天,另有一番天地。”
郑鹏勇
广东 湛江
《船影》
有机玻璃
21cm×7cm×22cm
2020
作品阐释
波光粼粼的是水还是玻璃,是自然还是人。
抱着对大海的向往,每次去往海边的时候见到的不全是蓝天白云海浪沙滩,还有一些水污染,固体垃圾不少,其中玻璃也很多。玻璃作为一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工业品,被人类带入到水里,这也算是一种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对玻璃加工的困难,明白了玻璃工艺能在美院独立成一门学科,其中学问不少。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家不近海,但也无碍向往大海的心,有空都会骑车跑上一百多公里外找海,但是每次所见不尽人意。因为不仅有海,海边又有不少“多余”的东西,其中玻璃不少,易伤人,具有危险性的玻璃碎片,被人们带到了河流湖泊和海洋,对自然生态环境有破坏性,人的生活很难离开河流、湖泊、和海洋,这又会对于人又有反噬作用,这种与自然的关系理应让我们深思。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晶莹剔透感有了,对于玻璃材料的探索还可往下挖,船头应做得更到位,汪洋大海里的一个风帆,或者表现冰川漂流或一座孤岛,意境会更强。”
孟祥轲:“有了上下空间,横向空间可以再加强,比如说水面的感觉再做一做,尺寸再大一点,横向空间打开。”
魏长友
河北 廊坊
《围》
刺绳、铁丝
40cm×40cm×15cm
2020
作品阐释
保护具有两面性,在保护对象免受伤害的同时,也为受保护对象架起了一层防护网,限制了与外界的接触,使之与外界产生隔阂和疏离。围巾原本能给人包围感和安全感,我用刺绳制作围巾,来表现这种表面安全、实际危险的矛盾状态。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这次的材料实践课使我收获了很多。在作品《围》的制作过程中,从最开始的草图到确定小稿,再到正稿,我逐渐理解到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材料的属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坚硬的铁丝和扎手的刺绳使我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也使我体会到了材料带给人的强烈感受,以及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在雕塑创作中的重要性。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柴鑫萌:“越简单的材料、越纯粹的形式其实越会有可说的语言。作品最后的呈现效果很好,有种毛线的编织感。疏密感还可以再加强,渐变过程可以在清晰一些。”
许正龙:“从松散的铁丝到一个完整的围脖,中间过度地带还可多做文章,现呈现效果有些平,如果放到一个空间中,产生错位,有疏有密,有不同朝向,作品会出更好的状态。”
邬雄亮
重庆 永川
《点亮智慧人生》
铜丝
40cm×25cm×30cm
2020
作品阐释
两个一百年计划成了我们的主旋律,新时代青少年要做是用智慧去点亮每一个人的一生,每一个个体的照亮成就了未来全新的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发光点,去找到它,点亮它,点亮智慧的人生。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虽然整个课程到后期几乎都处于头脑迷糊的生病状态,但总归还是有不少的体会。做作品要有很严谨的步骤性,从构思到画稿,然后修改,再做出小稿再到成品。或许最后的成果和最开始已经有所改变,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停的修改而来。万不可一步到位直接跳到最后一步。艺术有它的跳跃思维,同样也应该有想“工科类”一样的严谨。再就是必须在投入时间在里面,没有精力的投入和实际的操作都是纸上谈兵的艺术。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材料感明确,比之前多好了,抓住一个点继续深挖。”
刘丹一
北京 海淀
《一纱一世界》
黑纱、有机板、宣纸
60cm×40cm×50cm
2020
作品阐释
通过纱的一层层堆叠,利用纱轻盈不透明属性,表现出世外之山的缥缈和不真实。纱虽然很轻很薄,但一层层的叠压却可以造出很厚重的感觉,带来一种奇妙的反差,制造出一种特殊的画意。在布景拍摄的时候,突然觉得整体的氛围和“枯山水 ”类似,以纸代水,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将人带入自己的世界里,短暂的脱离于现在的世界。
作品局部
创作感想
这次的课上体验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尝试过的东西,不管是从作品的制作流程、理念和方法上,都收获很多,学长学姐和老师的建议都一针见血。第一次尝试利用激光切割工艺来做雕塑感觉很奇妙,本来心里很没底怕图纸画不好,但最后效果居然还可以。不过利用这类技术也有小小的遗憾,因为考虑过少,很多地方无法修改。在做作品过程中,每到一个过程对于作品的理解就更进一步,这种层层深入的感觉十分奇妙,感觉自己构建的小世界一步步的完整,很有成就感。
<<向右滑动 查看更多创作过程<<
创作小稿
点评语丝
许正龙:“世外桃源的感觉,有东方的意境,丝绸和山的结合也有意思。”
柴鑫萌:“作品给人感觉很清爽,也有一种意境在里面。有点小建议,大中小的节奏可以再拉大一些,每片山的布置可以再有条理一些,效果可能也会更好。”
资料来源/转载自雕壁公众号
图文编辑/罗雪辉 冯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