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68字,阅读约需5分钟
关键词:未名新语
编者按
离歌的余韵尚未散尽,新燕的清啼已近燕园。伏案夜读的辛苦在师友陪伴中不再迷茫孤独,看似漫长的旅程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接近理想终点。又是一年金秋,初入燕园的学子又将在这里书写属于他们的篇章。这是他们的未名新语,记录成长故事,畅想无限未来!
学生姓名:曹传溥
毕业中学:北京一零一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我和北大、和光华的邂逅,有机遇,有波澜,也有金灿灿的美好。
说起来我可能比很多其他同学有更优的条件接触北大。我每天上学放学都会途径北大西门——北大最有古韵的校门;每当作业不甚繁重的时候,我常常会在西门门口驻足观望。门口站着严肃的保安,门前也总是人山人海,来往观摩北大的游人络绎不绝。我很难有机会凑在门口,填饱我年幼的好奇心,只能站在远处,奋力地把目光投入那几扇开得并不大的木门背后。说实话,我并不能看到些什么,只不过是一座石桥,一溪流水然然。但要知道,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北京大学的宏伟辉煌就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像是雾霭中的太阳,带着神秘的金光。所以在我的心中,校门背后的天地,要远远超过眼中所见的景色。
高中时期我是打物理竞赛的,假期有很多机会来到北大的校园内一探究竟。我走进过物院的实验室,聆听过正在致力于科研工作的学者们的研究分享,看到了很多高端前沿的科研成果。我激动、敬佩,由衷地赞叹。但坦白地说,我不确定自己心中是否真的有足够的热情和能力走上科研这条路。
有一天,一位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他问“你究竟想在大学获得什么?”如此基本的一个问题,我却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我想,只有真正解答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属于我的方向。
一次偶然的契机,我参加了光华的一个开放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有一个词深深地戳中了我——机会。在这所学院里,我有机会和各省市的顶尖同学交流,我有机会在本科期间参加许许多多实习项目,也有机会走到世界一流的学院交换学习。这样一个平台,似乎打开了我所有需要的道路,给予了我所有需要的资源。这不就正是我想要的吗?
机会,是每一位在生活中打拼的人需要的宝藏。从那开始,光华的种子就在我心中埋下了。
当然走进北大光华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在选择的时候非常犹豫,不知道该从什么方面去分析,去权衡自己的选择。于是我再一次问了自己那个相同的问题,我到底希望大学能带给我什么?最后影响我选择的并不是每所高校发表的论文数,并不是每所高校的教授水平,也并不是每所高校教学内容的差异,而只有三个字——归属感。
北大的校园是我熟悉的。我有幸在高三就拥有很多次走进北大校园的机会,我几乎走遍了北大的每一个角落,几乎体验了邱德拔里的每一项运动,吃遍了食堂的每一道菜品,更不用说那未名湖畔、博雅塔前,都曾留下过我的身影。虽然在高三时还未真正被北大录取,但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份子,已经成为了燕园的新主人。
北大的老师同学也是我熟悉的。18级、19级有很多我熟悉的学长学姐都进入了北大校园,因而我有很多机会去看看他们对北大的素描是什么样的,听一听他们在北大生活的一两年中有着怎样的人生体验。聊着聊着,那种强烈的代入感已经把我拉到了北大的宿舍里,拉到了北大的课堂上。
这就是熟悉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一个地方,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神秘的魅惑,而是因为他们就是自己的老友故交。在熟人面前我们总是会更轻松地敞开心扉,也更容易接受他们。这就是我想说的,北京大学似乎有一种超能力,能为我带来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哪怕我当时还并不属于他们。
时至今日,我马上就要去北大的校园中报到了,内心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北京大学中包容万物的校园中不知道有多少值得探索的秘密,或许是一个我从没发现过的兴趣点,或许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友情,一段情比金坚的爱情……我期待着自己和大学的多彩交互,期待着一段崭新旅途的开始。
希望能用自己的足迹,踩出一条林荫大道。
文字| 曹传溥,内容有修改
美编| 杨圆
燕园故事
动人!北大学者的美丽爱情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 谢欣颖:行路随想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 宋家福:不忘初心,缘系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