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林坡,男,1982年生,博士,讲师,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是当代中国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实践,目的是构建一个与“思政课程”协同 “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思政”效应,要立足于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要增强教师的思政素养,要根植中国大地放眼世界,胸怀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融入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理论及知识(下文简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发挥思政效用的教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座谈会”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全国各个高校都在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开展方式,有大量的“课程思政”的教学和理论成果,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泛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机械化、建设的课程标签化等现象。这表明,形式上虽然形成了两种课程的协同状态,但是系统性效应尚未显现。问题在“种田”“守渠”上,如何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是关键。思政课程有长时期发展建设经验,问题清晰,改进路径明确。相比之下,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的具体方式方法,都需要深入研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效应,要立足于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要增强教师的思政素养,要根植中国大地放眼世界。
一
以专业课程为立足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始终
所有课程,包括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渠道”“主阵地”。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高等教育体系内的任何专业、课程都应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负起“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使命。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甚至出现了与思政课背道而驰的现象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甚至是冲击了思政课效果。所以,在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新旧利益群体整合分化、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各种思潮竞相纷呈的大背景下,加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与思政课程协同性作用进而发挥其应有的育人效应,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
立足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始终。首先,要做好“立足”。专业课应继续专注打磨本课程的知识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学生在课程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致力于“才”的培养,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和课堂上有专业知识的获得感。“知识获得感”是学生对课程及授课老师产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必须要有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以专业课程为思政教育载体的理念,要以专业讲思政,而不是以思政讲专业,要真正实现学理性和思想性的辩证统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专业课教师连自己专业课都讲不好或不好好讲,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满满的知识获得感,那么怎么希望让学生在专业课堂上去汲取非专业知识呢?其次,要做好“融入”。“课程思政”不单单是在专业课程中讲“思政课”,更不是将一些与专业课程无关的政治话语和事实素材植入课程。即使是与专业课相关的政治素材,如果不加甄别选择而机械植入,也会显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不但起不到“思政”效果,反而会极大抵消专业课传授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所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就如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一样,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惟此才能打造出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思政”。再次,要做好“始终”。将一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不是在第一节、最后一节或中间的某节中专门去讲一节思政课,也不是在整个过程中的哪个教学环节加入一些思政元素,而是要“贯穿”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选用、课程教学考试等各个环节始终。要根据知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将“育才”和“育人”理念有效结合起来,以“育人”为根本遵循,培育各行各业既有高深专业知识理论精湛,又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的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将“大德”“公德”“私德”的弘扬熔铸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和检验的始终。
二
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的开展,是否能够取得实效,其中最活跃的、最关键的要素是教育者,即广大思政课教师和人数众多的专业课教师,他们的思政知识理论水平和素养对于课程效果至关重要。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虽然并非完全是思想政治专业科班出身,但所学专业大部分是与马克思主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密切相关的,如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律等。而且,绝大部分已经并正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而言,专业课教师,即使是那些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教师,如果不从事思政教学或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政教学理念,那么,他们对思政教学这个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仍然是“门外汉”。更不用说如数学、地球物理、航空航天、计算机、语言学、心理学、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的教师了。因此,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系统的、持续的思政培训,让他们具备思政知识、思政意识和思政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课程思政”开展实施的基础和有实效性的关键,而且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支撑性环节。
着手教育,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培训。首先,是“思政知识”教育。让专业课教师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学习思政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掌握并能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关键概念、主要观点和基本思想,使专业课教师能够透过这些概念、观点和思想较为系统完整理解当代中国,认识到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性、多维性、开放性等显著特征,从而逐渐培养和增强教师对中国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自信,增强专业课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心理认同。其次,是“思政意识”教育。让专业课教师在掌握和理解思政相关概念、观点和思想的前提下,意识到专业课中所传递给学生的理论和知识,目的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服务的;要意识到任何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能够主动承担起民族伟大复兴责任、投身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意识到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责无旁贷,要身体力行,要言传身教;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而且要心系家国,胸怀天下,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再者,是“思政理念”教育。具备了“思政知识”和“思政意识”,最重要的、也是最深层的是通过学习形成“思政理念”。所谓的“思政理念”,指的是政治理念,具体而言,什么是政治、政治规律、社会治理、理想或目标,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属性特征、价值关怀和追求以及与其他国家政治间的异同等等,这都是政治理念的内容。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才能认识到政治及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社会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才能认识到政治教育是对政治心理学意义上“政治社会化”的理性疏导,才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所谓的“粉饰太平”、“灌输洗脑”,而是基于美好社会追求的建设性批判和批判性建设。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性认同,从而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积极主动。
三
根植中国放眼世界,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目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他要求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要满足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科学知识、卓越人才迫切需要的,都是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每一学科、每一课程、每一节课的情怀担当。做好“课程思政”,就必须要根植中国,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面当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正视问题而致力于问题解决;做好“课程思政”,就必须面向世界,直面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认识到学习外部世界先进知识技术文化的必要性,认识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塑造良好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性;做好“课程思政”,就必须心系人民和国家,胸怀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根植中国,面向世界,担负民族复兴大任。首先,要“根植中国”,就是要扎根既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又有丰富现代化实践的当下中国,直面、思考并致力于中国问题的解决,这是科学的态度,也是学科的态度,更是课程实践的立场。今天的中国,是有5000多年文明史、近200年近代史、70多年新中国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中国,要善于从中辩证吸收优秀成果为今所用;近代的相对落后,并不能掩盖我们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艰辛探索取得的成就,要善于从中审视当前中国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其次,要“面向世界”,建国七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向世界学习、参与全球竞争、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当前的中国,已经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大国,已经是与世界各国命运与共的负责任大国。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认识世界,要善于从世界发展变化的纵横两个维度观察思考中国,在对比中锚定方向,致力于寻找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寻找解决全人类和谐共生的答案,这是理性的格局。也是格局的理性。最后,要以“扎根中国”的立场和“放眼世界”的格局,实现百年来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是宗旨,也是价值追求,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家国情怀。只有凝心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使专业课程具有了“思政”之魂。
作为一种课程理念、方式,“课程思政”是在所有课程体系中对“立德树人”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思政”课程,是直接或间接反映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课程体系,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课程;“课程思政”则是通过或借助专业课程间接反映、传导“意识形态”的课程,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隐形”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对所有课程提出的要求。要求各种课程,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要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和系统效应。
(选自《北语高教研究》2020年第2期)
本课题为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9YJ060003
内容来源 | 《北语高教研究》
出品单位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 | 邵宗艺
欢迎来稿| gaojiao@bl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