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回望过去的五年,学校党委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喜迎四次党代会·发展巡礼”专题,回顾总结五年来学校奋力前行的实践、成就和足迹,以此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满怀豪情、凝心聚力迎接学校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创新,逐步构建了通专平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流标准,建“金专”、开“金课”、育“金师”、设“高地”,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完善教学治理体系,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并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坚持立德树人
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深化思政课程改革
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出台《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三三制”思政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课堂+专题+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专设思政实践2学分,每年有近3000名学生赴全国百余个贫困县开展思政实践学习。学校每年投入80万思政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与学术交流。学校思政课程改革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立项;获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深挖课程育人元素
系统打造“立德树人”特色品牌
提出并实施“教学大纲变育人大纲”计划。2020年3月18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为重要契机,学校启动并顺利完成了全校2300余门课程的育人大纲修订工作,引导广大任课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入的方式方法;以及在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格完善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和育人使命。育人大纲作为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创新性改革,进一步凝聚了全校的育人共识、深化了育人行动,提升了育人成效。
设立“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专项”。2017年以来,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教改专项,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实践。四年来,共支持218门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总结形成了《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研究成果集》,通过学校官微、校报、新闻网等媒体途径创立“课程育人”专栏,不断强化优秀课程育人经验的辐射与示范。
以课程思政改革内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成果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相关做法得到教育部官网、中国青年报和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的报道。2020年6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编撰的《教育工作情况》37期,以“中国农业大学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题,全面介绍了学校育人工作。
打造“大国三农”系列精品在线课程
引领知农爱农价值观教育
学校充分结合教学优势与特色,整合全校资源,构建“大国三农”课程体系。其中“大国三农”系列课程1.0是依托核心通识课程平台,邀请院士、名师进课堂,开展的系列核心通识课程。2020年4月,由校长孙其信等知名教授亲担主讲教师,弘扬和传播我国的农耕文明、“三农”制度优势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前景,引导更多学子知农爱农,主动投身到强农兴农的伟大事业。课程以打造全国知农爱农教育标杆课程、引领和辐射全国高校大国三农教育为目标,已于10月15日正式上线。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引领新农科建设与发展
主动引领
牵头全国新农科框架绘制工作
作为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组织撰写《安吉共识》,研判形势、凝聚共识,提出四个面向新理念。深度参与围绕新使命、聚焦着力点的《北大仓行动》,牵头组织撰写《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明确了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具体方向,为全面推动新农科建设改革实践,为即将实施“百校千项”研究项目提供了保障,成功承办《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为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划上了圆满句号,也为我校成为新农科政策的制定者、改革的先锋者、发展的引领者奠定了一定基础。以新农科建设为新起点、新契机,联合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专家代表一起给总书记写信,汇报围绕新时代新农科建设开展情况,也代表130万农林师生表达肩负起兴农报国使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的决心。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并寄语广大涉农高校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理念卓越
向涉农专业国家标准制定者目标迈出实质性一步
规范普通高等农林类专业建设标准,构建农林专业认证体系,受教育部高教司和评估中心委托,我校牵头研制高等农林类专业认证的国家标准,学校组织10多所高校70多位专家,历时一年半,通过多次组织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研讨会,广泛征求各校意见。2019年6月,完成了农林类和动物医学类通用标准及各专业补充标准的研制,向教育部提交了1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为开展全国性的农林类专业认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对于全面振兴农林专业本科教育,推动农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农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
引领农科专业认证与专业建设
2016年我校农学专业成为全国**通过专业三级认证的农科专业。2018年,植物保护和园艺专业在全国率先启动并通过了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2019年动物科学与技术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申报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2018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9年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等目录外新增专业,2020年申报兽医公共卫生、食品营养与健康、土地科学与技术、社会政策4个新农科专业,不断优化专业建设布局。
坚持以本为本
构建通专平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强化“通专平衡、通专相宜”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2016版培养方案,在总学分减少的情况下,基础课和通识课学分数不减反增,充分体现了“宽口径、重基础”理念。新版培养方案强化“通专平衡、通专相宜”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了核心通识课、核心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三类核心课程体系,每年投入近800万元课程建设经费。其中核心通识课教师以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及国内外高水平教授为主。截止目前,已建成核心通识课50门,核心基础课50门,专业核心课419门。
学校将进一步探索通专平衡、交叉融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农科建设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人才大类培养工作。
强化生源基地校建设
推进大类招生
截至2019年底,我校与25个省市的174所重点中学签署了生源基地校合作协议。通过设立生源基地校奖学金、邀请知名教授举办科普讲座进中学、为生源基地校举办“专业开放日”和“夏令营”等活动,加强生源基地校学生对我校的认同感,加固与生源基地校的联系,为提高生源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自2016年以来,学校积极推动各学院进行专业大类招生。截至2020年,学校设有农学类、生物科学类、农业工程类、经济学类等14个本科招生大类,基本实现各学院按照1-2个大类招生。横向比较全国农业类本科院校,我校大类种类和大类数量均居于首位。
推进开放合作办学
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国际交流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先后与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的24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了491份合作协议。其中,学校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马里兰大学、罗格斯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境外高校签署了50份学生项目协议,开展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项目、暑期实习项目、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等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近五年来,学校共派出本科生出国(境)交流1564人次。
坚持一流标准
“三金一高”建设成效凸显
积极优化专业布局
前瞻推进“金专”建设
学校围绕“四新”建设,积极推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前瞻谋划新兴新生专业。截至2019年底,学校“金专”建设捷报频传,1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学校前瞻布局的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均为教育部获批的目录外新设专业,在新农科建设领域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增专业则是学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布局。与此同时,学校以专业认证为抓手,稳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车辆工程等4个专业同时通过工程认证,且有效期均为最长的6年;农业经济管理、动物科学向教育部正式申请中俄联合国际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在有条不紊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学校对参加认证的专业给予重点支持,全面提升教学条件与教学质量。
2019年6月,学校顺利牵头完成了国家农林类专业认证标准的研制工作,我校因此也成为教育部专业认证标准制定的4所标杆性高校之一,使我校向农林高等教育标准制定者、发展的引领者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打造三级“金课”体系
夯实育人主阵地
课堂是育人第一阵地。2019年3月,学校在全校范围首批遴选25门优质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全面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强化质量建设;2017-2020年以来耗资700余万立项并支持77门在线课程建设;SPOC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校内自建与引进,已突破2000门。大力推进优质教材建设,近两年共立项近100种教材,其中多数为“新形态”教材。截至2020年10月,10门课程入选北京市“金课”(2门重点),获评10项北京市优质教材(1项重点)。此外共推荐18门课程参评国家级“金课”,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有实效。
强实践重创新
紧扣育人设“高地”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不断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不断完善实习实践基地体系建设。自2015年起,本科生院以实习资源整合共享、实习基地建设为目标,大力推动各学院与行业领先部门、产业龙头企业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评选建设校级基地10个,起到了良好的建设效果。
综合施策育“金师”
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016年以来,我校2名教师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1名教师当选北京市教学名师。此外,我校入选1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和1名北京市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金师”队伍得到不断壮大。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教师能力培训,学校于2018年10月正式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强化教师培训制度,健全校院两级常态化、多元化、专题化教师培训机制,强化青年教师的培育,推进“青年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坚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将“双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扎实做到入方案、入课程、入实践。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打通学生项目与毕业论文(设计)转化渠道;搭建了层次鲜明的“国-市-校”三级竞赛平台以及“创意-创新-创业”的竞赛体系。
五年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立项4816项,参与本科生11363人次,每届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覆盖率达到85%;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项2740项,其中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美国ASABE大学生机器人设计大赛冠军等多项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竞赛奖励。为保障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校搭建“一园区、两苗圃、多点”的创业实践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全校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多渠道全方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培养。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
灵活自由的转专业政策。自2015年起,本科生院进一步完善了自由转专业政策,构筑了校院二级联动的“科学、规范、有序”的转专业体系,有效帮助学生“学其所爱、学其所长”。
自主开放的选课政策。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选择优质课程、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选课管理政策。学校还充分发挥“学院路共同体”课程共享机制、引进智慧树、超星尔雅平台103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了学校课程教学内容。
推进公共基础课改革。开设体育俱乐部选课模式,学生可以依兴趣自主组建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获得体育课学分,现在每学年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橄榄球等46门次的体育俱乐部,已有超5000名学生加入俱乐部学习。实施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英语课取消了一二三四级授课模式,学生可从90门次的模块化英语选课菜单中自主选择;各专业实施计算机类课程定制化教学,满足了学生丰富且个性化的选课需求。
实施小班授课。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小班授课,促使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成效。以2019-2020学年为例,学校课程规模在30人及以下的课程门次为2580门(占全校开课总门数的55.4%),规模在30-60人的课程门次为1192门(占全校开课总门数的25.6%),60人以上规模的大班课程仅占总课程的19%,小班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改版成绩单格式与国际接轨。课程成绩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淡化学生对成绩的过度追求,引导学生“兴趣选课”而非“功利选课”,鼓励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素质的提高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方面。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学业指导体系。成立学业指导中心,组建高水平学业指导团队,创立优质品牌项目,倾力打造“一对一学业咨询”亮点项目,涵盖学科发展、学业规划、国际交流、论文写作等咨询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一对一学业咨询”项目推行两年来,累计完成2000余人次,好评率达99.5%。
坚持质量立校
不断完善教学治理体系
设立本科教学专门委员会。在推进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师资建设、重大教学成果培育、教学管理监督等方面承担决策、审议、评定、咨询等重要职责,为完善学校本科教学治理体系,进一步实现我校本科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设立本科教学专门委员会。在推进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师资建设、重大教学成果培育、教学管理监督等方面承担决策、审议、评定、咨询等重要职责,为完善学校本科教学治理体系,进一步实现我校本科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构建系统的教师教学激励政策体系。自2016年起,学校单设单评教学型教授岗位,维护了广大教师的教学利益。2019年,本科生院和人事处等部门密切配合,在职称评定政策、岗位职责规定等方面,加大了对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要求,激励教师重视教学。另外,学校先后在2017年和2020年,两次修订教育教学奖励办法,大幅度提升了各类教学奖励的奖励额度,扩大了奖励的覆盖面,并同步完善了教学津贴制度。尤其在2020年的修订中,新设立德树人卓越成就奖,为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增强教师投身教学的使命感与自豪感树立标杆,有助于营造全校教师重视教育教学和奖励先进的教育氛围。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度质量保障体系。自2016年起,历经三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先后修订《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等34份教学管理文件,不断完善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质量监控队伍与监控力度。建立“组织-制度-监督-反馈”四位一体的本科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三阶段检查、三环节保障、三层次评价,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效运行。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强调学习收获和过程评价,出台教学复评制度,构建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依托专业机构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机制。不断强化教学治理能力建设和学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完善课程考核管理制度,强化过程考核与能力考核,引导学生保持持续有效的学习动力。
重构本科教学基层组织体系,激活组织效能。2018年,学校出台《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2020年,出台《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明确将“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列入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任务,整体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全校约149个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覆盖了全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形成“学校-学院-组织-课程”层次分明、职责清晰的质量保障组织结构,推动了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的重心向二级学院下移,并以基层教学组织为基本单位,推进了教学交流、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不断改善条件建设,建设智慧校园。完成公共教室、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场所的硬件升级与条件改造,保障了各类教学环境的规范管理与运行成效。自2019年起,启用可信电子成绩单,实现在线“秒办理”,实现自助报到“人脸识别”,搭建跨校区直播教学互动教室, 有效解决我校师生多年来“两边跑”的教学难题,智慧校园改革扎实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来源:本科生院
责任编辑:徐颖 胡珍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