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尽在西政舞台~

西南政法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追剧,尽在西政舞台~

自我否定、快餐外交、迷茫懒散

······

这些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问题

同学们应当如何面对?

又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呢?

追剧

尽在西政舞台~

西南政法大学

近日,由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联合举办,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生会承办的第七届心理剧大赛完美落幕。

心理剧大赛是同学们很喜欢的校园活动

它再现了同学们学习、生活中

经历的各种心理事件

引导大家关注、反思

从人物角色面对的心理困扰和情感冲突中

获得自助、他助的方法与途径

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释放负性能量

本次大赛是以学院为单位报名参加

各学院经初审后选送2个剧本

然后主办方组织专家

对参赛的26个剧本进行评选

选出13支参赛队伍进行复赛

6支队伍晋级决赛

西南政法大学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与观众见面的新剧都有哪些呢?

新闻传播学院——《人生替补员》

民商法学院——《梦无常》

国际法学院——《忒休斯之船》

行政法学院——《看不见的墙》

商学院——《爱在未来》

经济学院——《大学光阴不沉沦》

西南政法大学

他们在舞台之上

聚光灯之下

献上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并希望借此给大家积极向上

和乐观前进的勇气和决心

大赛现场 精彩奉送~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在这次大赛中

是否也有触动你内心的剧目?

一起来看看

这些心理剧背后的故事~

《人生替补员》

报送单位:新闻传播学院

当人生可以由另一个人“替补”,你是否能够真正轻松?不愿意思考未来,不努力把握当下,你所追求的真的是“无欲无求”的散漫生活吗?新闻传播学院十二点半话剧社带来的《人生替补员》用一场梦境的演绎,引发了我们关于人生的诸多思考。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故事简介

剧本讲述了初入大学的男主角林伟翔,每日沉醉于“无所事事,吃喝玩乐”的慵懒状态。一天,他突然在梦里遇到了一个自称要来替补自己人生的人,之后在和人生替补员的交流中审视自身的不足,梦醒后开始改过自新的故事。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编导有话说

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廖小琴

《人生替补员》的创作灵感源于电视连续剧《爱情公寓》,我们希望通过心理剧的表现形式,讲述出部分大一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

大学生普遍会经历一个迷茫的阶段,忙碌只是忙碌,却很难觉得充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自己内心想要去的方向。这种迷茫不应该成为我们选择逃避或是变得慵懒的借口。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部剧告诉大家:“只有做好当下,多去尝试,才能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演员有话说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 孔铮

为了这次心理剧表演,我们把课余的休息时间全部征用来排练表演。每天在公选课下课后到北苑操场排练,操场关了灯,我们就拿出手机照亮继续排。为了比赛我也推掉了许多聚会和讲座。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最终取得冠军让我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真的是“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

西南政法大学

《梦无常》

报送单位:民商法学院

人一旦求而不得,就容易无法放下,幽幽怨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故而梦是无常。只从一隅窥探世界,因片面偏激,难免陷入自我否定之中。若得一梦可见事实真相,必会豁然开朗。民商法学院的同学们带来的《梦无常》让我们明白人生不如意之事固然存在,但从不缺乏暖心的美好。若觉得生活满是灰暗,或许只是你因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故事简介

主人公小凡在面临了考研失败、与室友和男友之间发生争执等事之后,跌入水中从而进入梦境。她看见了室友的关心、母亲的温情,发现一切只是自己的自私导致漠视了身边的美好。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编导有话说

民商法学院2018级 郑可欣

我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西班牙文学家堂胡安·马努埃尔所著《卢卡诺伯爵》中的《圣地亚哥副主教与托来多巫师的故事》与日本推理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所著《死神的精确度》。前者提供了“梦”的剧情结构,后者提供了“无常”的角色设定。

西南政法大学

我们拥有的只有过去,而过去只是一种信念。如果我们能有机会改变,吃下俗称的“后悔药”,对现在的影响到底会是怎样?在这样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剧本创作,并将自己对生命的确切体验代入其中,才孕育了《梦无常》剧本的最初灵感。

演员有话说

民商法学院2018级 王心悦

其实一个团队一起合作排一部心理剧,本身也是考验大家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过程。在为大赛做准备的这段时间,我们有过找不到剧情出口,有过无数次更改剧本,甚至还有过对参赛的排斥。我认为在压力面前,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队内关系,调整个人心态,最后大家都很棒啊,好在我们都挺过来了!

西南政法大学

《忒修斯之船》

报送单位:国际法学院

忒修斯之船搏击海浪,不断救赎的孱弱灵魂,将会去到何方?这是一场自我与内心的博弈,更是一场救赎。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段迷失之旅,且沉心静意,但问本心,终究会寻找到最真的自己。国际法学院同学带来的《忒修斯之船》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演技刻画了自我不断挣扎和诘问的内心世界,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历经迷茫之后回归自我的忒修斯之旅。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故事简介

剧本是一个主观意识流的表达,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是以一个高考失常的自负的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想象假如他人的内心可以穿透自己的内心,通过心与心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弥补自己的内心缺陷,最后完善自我的剧情。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编导有话说

国际法学院2017级 官源松

我是在听到了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后,有了对这个形式的灵感,而内容来自于自己对周围同学以及自己的一些生活的观察。

西南政法大学

在表演中通过场景和灯光来展现内心的审判,在内心审判的时候只给予说话的演员灯光。主角的内心、两个旁人的内心所代表的背景颜色不同,通过这种切换来达到一种神秘的效果。

演员有话说

国际法学院2017级 江东乐

在台上撕心裂肺呐喊,仿佛让自己回到了青涩的高中时代,我很讽刺地扮演了“曾经的我”——那个将“基因是自私的”奉为圭臬的“渣男”。声带颤抖的一瞬间,我意识到:这是命运赐予我赎罪的机会。因此,聚光灯下,我拼尽全力把自己曾经用无数借口所掩盖的不光彩展现给每一个观众。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拯救。感谢编剧官源松同学,是他解开了缠绕我的心结。

西南政法大学

《看不见的墙》

报送单位:行政法学院

智能时代,大多数人依赖着手机生活。屏幕造成的传达错位和情感伤害使人心变得浮躁。情感变成了快餐食品,这不禁让人怀念“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日子。行政法学院同学们带来的《看不见的墙》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和深情朗诵,引发观众们对手机社交所带来的情感伤害的反思。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故事简介

当下,“手机社交”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手机社交也使人心变得浮躁。青春期的少年,爽快直溜的暴躁老哥,善解人意的隔壁班女同学······剧中人是每一个普通的你们,演员们将和大家一起,推倒手机屏幕这一面“看不见的墙。”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编导有话说

行政法学院2017级 刘纯

在手机社交时代,两个人之间在网络上的交流可能是很顺畅的,但当你面对面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可能就会变得很陌生。手机让一切都变得很方便,很快捷,但是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被简化了,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交流方式。

西南政法大学

这个剧目是在描述一个现象,而不是选一个重点的心理侧写和心理特征去展开,如提及室友之间不说话用手机交流等,还引用了《从前慢》这首诗去升华情感,把从前慢里的车马邮件与当代手机外交做明显的对比,引出手机社交不是万能的,人与人之间还是要真诚相待。

演员有话说

行政法学院2017级 邹洋

我的参赛感受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于第一次参加心理演出的我,从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坦然,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心理起伏,也收获了很多,很庆幸参加了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比赛。二是这次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心理剧的平台,能够借此来进一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让我们的参与也变得很有意义。三是同学们在观看心理剧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了解到老师们同学们都是关心在乎自己的,在遇到问题时更能够主动寻求解决办法。总之,十分感谢心理剧,给了我一个突破自己的机会。

西南政法大学

《爱在未来》

报送单位:商学院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远距离恋爱的道路上总不免荆棘密布,而两人相爱多求心安,若心中长存彼此,便不畏相思之苦。商学院同学带来的《爱在未来》传达给我们这样的讯号:抵得住流年,经得住离别,受得住思念的爱情方可长久。勤在当下,爱在未来。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故事简介

剧本分别从女生和男生的视角,来描述女生的心理动态,并通过男主角的言行,展现一段异地恋中恋爱双方的心理活动变化,最终找到了学习与恋爱的平衡。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编导有话说

商学院2017级 李华乔

因为我自己在异地恋中,也经历过这种思念与无奈,所以想借此机会告诉同学们如何更好的维护一段异地恋,找到学习与恋爱的平衡点。

西南政法大学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只要两人真心信任彼此,不管对方身在何处,自己的心都不会离开他。一切异地恋的吵闹都来源于彼此的猜忌。女生不要觉得得不到男生的关怀,平常男生也帮不了自己。其实男生也是一个人在另一端承受着思念。所以不要一直向男生抱怨,要彼此取暖,一起维护这段关系。

演员有话说

商学院2017级 温岚兰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室友之间的矛盾,和家人之间的争吵,以及和恋人之间的冲突。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让我们在青春的美好时光里学会理解、包容和责任。这次的心理剧旨在向同学们传达“如何在大学生活中平衡爱情与梦想”的思想,我希望这短短的十分钟能唤起同学们对恰当处理大学各种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何时都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的重视。在这次表演心理剧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整个团队磨合时出现的酸甜苦辣咸,我们会有因为意见不和产生的矛盾,也有为了照顾他人感受的退让,但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学到了包容和责任。

西南政法大学

《大学光阴不沉沦》

报送单位:经济学院

时间能使隐躲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选择。大学四年,光阴荏苒,若只一味虚度,再回首时不免心生遗憾。经济学院同学带来的《大学光阴不沉沦》正好说明了这一道理。放下固执、牢记初心,此刻便是改变自己的最佳时机。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故事简介

剧本以大学生校园生活为切入点,再现了初入大学的迷茫,展现了大学寝室生活。剧中许多有趣的台词都是源自于生活细节,比如“没复习没复习,裸考只怕又要挂!”,以及辅导员的一句台词“OH,这真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消息”,演出了歌剧的感觉。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编导有话说

经济学院2017级 范辉东

最初在剧情的衔接和语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经过初赛以后,我们对剧本做了一些改变,后面三次联排的效果都不理想,甚至可以说低于初赛的水平,这让我们整个团队都很苦恼。尤其是在第三次联排后,我们在表演过程中频繁笑场,整个剧变得像一部喜剧。

西南政法大学

后面连夜改稿,调整剧本,更换剧情的衔接和音乐,打磨演员的感情收放和演技,在决赛的前一天才定稿。而我们的演员一遍一遍地自我纠正,我们每个人都很享受此次的心理剧排演过程。

演员有话说

经济学院2017级 杨磊

这次的心理剧令我感受颇深。在表演过程中,每个演员都表演得很投入,恰当地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大学校园中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内心矛盾,并使我们进行自我反思,看看这种情况在我们身上是否也存在。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肆意绽放着属于我们的光彩,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我们心灵深处某个细微的环节。我们要注重心理健康,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度过一个精彩而又快乐的青春期。

西南政法大学

专家之见

西南政法大学

胡晓

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具有覆盖面广,代入感强,参与度高等特点,从自我意识、人际沟通、个人情感、家庭关系等方面入手,推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导向作用, 培养学生超越自身消极心态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动机、积极自我等积极品质。

在表演的整个过程中充分渗透着尊重的原则, 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变被动为主动,与剧情产生共鸣, 因角色的喜而喜、悲而悲, 同时亦随着角色的成长而受益匪浅,在演绎和观看校园心理剧的过程中悦纳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培育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胡晓: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副主任。

心理剧展现在舞台

触动在内心,鼓舞在灵魂

用心观察,用心倾听,用心感受

用心过好生活的每一天

我们始终相信

青春的力量无穷

推荐阅读

1. 华辩夺冠!我自钟灵毓秀,信步紫禁之巅!

2.石瓦坡香水铺开张啦!

素材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生会

图文整理:林慧丽

采访:林慧丽、董韵晨、陈新月

文字编辑:陈雨诗

排版编辑:陈新月、王思艺

执行编辑:江坤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重庆本科院校-西南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南政法大学-追剧,尽在西政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