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年的精心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终于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表决通过后,它将成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国民法制度也将迎来民法典时代。 按照大会日程安排,5月24日下午,民法典草案进入审议议程,这部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典引发代表和委员的热烈讨论。 近日,重庆日报报道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校1978级师资班校友韩德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司法行政管理系1986级校友彭静,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校经济法学院教授王煜宇对民法典草案的解读。 |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韩德云 校友
韩德云,西南政法大学1978级师资班校友,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 LAW SCHOOL)法学硕士,一级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九九五年创办索通律师事务所,现为该所执行合伙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会长,中新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重庆仲裁委员会委员,中世律所联盟(SGLA)执委会主席等。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彭静 校友
彭静,西南政法大学司法行政管理系1986级校友,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人、首席合伙人,国家一级律师、全国优秀律师。无党派人士,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统战部“第五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学员;国侨办“为侨资企业服务法律顾问团”法律顾问;第二届重庆市政协委员;第三、四届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女律师协会会长;重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重庆女性公益联盟第一届副主席;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特邀委员;重庆统一战线智库专家;重庆市法官惩戒委员会专家委员;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常委。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煜宇 教授
王煜宇,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重庆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市首批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完成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译著11部,在三大检索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余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中加交换(CCSEP)访问教授,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芝加哥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重庆市青联副主席。
一部在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典
举世瞩目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中国民法典呼之欲出。这是每一个民法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欢呼雀跃的重大事件,也是全中国人民衷心期盼的重大事件。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煜宇说,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
“表决通过后,民法典将成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国民法制度也将迎来民法典时代。作为一名律师,非常激动看到民法典的出台。”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认为,民法典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充分体现。
一部为国家治理提供基本遵循的法典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韩德云表示,民法典草案所涉及的内容,目前除人格权没有单行法外,其它涉及的民事权利都有自己的单行法。由于各个单行法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一些法律概念、术语、说法不对接,甚至产生混淆。而民法典是一部法典,它不是单行法简单相加,而是从逻辑上、体系上的重构,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行为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构建这部法典,进一步明晰了法律间的逻辑关系。
一部全方位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典
新编纂的民法典草案分7编84章,共1260条。彭静认为,这部法典对自然人“从摇篮到坟墓”都在关注,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该部法典草案把人格权单独入典,且人格权编被置于重要位置。”在彭静看来,人格权是事关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创举。它从民事法律的角度规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内容、边界和保护方式,为民事主体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提供规则指引,是世界人权保护法治的中国方案。
王煜宇也认可民法典将人格权单独成编是一大亮点。王煜宇说,民法保护的不仅是人民的物权、债权等财产性权利,人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还保护人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从这个细节可以看见,民法典是保障人民全面发展的法典。”
民法典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彭静印象深刻。她举例说,“比如大家关注的‘以房养老’,居住权的设定有何意义?”彭静注意到,民法典物权编草案首次专章规定了居住权,明确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居住权制度的设立,有助于将房屋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体现了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的住房保障,为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法典
王煜宇注意到,此次我国民法典立法在充分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基础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例如民法典草案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环保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王煜宇说,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所有权神圣、人人平等、意思自治,后来又加入了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此次编撰中遵循的绿色环保的原则,则是首创。她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量入为出、俭以养德这一传统文化的延续。
韩德云认为,民法典出台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为建设一个稳定持续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了一个标杆。一段时间以来,以入刑方式惩治、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成为一种风气,在他看来,这不应是常态化的治理策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更多应该依靠民事法律。
他认为,民法典的出台,对改变立法“重刑轻民”具有深远意义。希望通过民法典出台实施,人们能回到尊重民法典所确定的基本规则,尊重民法典确定的各个方面的基本规范,用以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也尊重他人的民事权利,同时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只有一个以民事法律优先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活力、崇尚法治的和谐社会。”韩德云如是说。
推荐阅读
1.西政教授谭启平:民法典是中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国重器”
2.98岁“当代民法史活化石”金平教授:“只有这个时代才能产生民法典”
3.5·25,要好好爱自己哦~
素材来源:重庆日报、索通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网站
记者:颜若雯、张珺、戴娟、周尤
摄影:巨建兵、万难
编辑:王靖雅
执编:吴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