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民校长:凝神聚力为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砥砺奋进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张德民校长:凝神聚力为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砥砺奋进

2018年12月1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缤果大剧院为主会场,竹逸书院为分会场召开了2018年本科工作教育会。

张德民院长首先发表讲话,以“凝神聚力为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砥砺奋进”进行了演讲。本次讲话共有三个大点,包含了14个小点,深入探讨了在教育部新规下如何进一步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课堂管理,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 校长 张德民 |

领会精神,牢记使命,全面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

1

准确理解新时期赋予的新使命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决定了国家接班人、决定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决定了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做出的新判断,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理解新时期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主动适应国家的新需求,牢牢把握新机遇,与国家同频共振。

在贯彻思想上要做到“五个深刻理解”:一要深刻理解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二要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三要深刻理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觉自信;四要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五要深刻理解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在办学理念上要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二要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三要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四要坚持特色立校,全力提升育人能力。

2

努力完成新时期布置的新任务

高等教育进入新时期,要求我们高校努力肩负新使命,全力完成新任务。我们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按照“新时代高教40条”的整体要求,认真分析需求、完善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实招硬招,提升育人水平。

要完成育人这一重大任务,我们需要全面落实“四个回归”,让学生回归常识,刻苦读书学习;让老师回归本分,潜心教书育人;让学校回归初心,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教育回归梦想,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在座的广大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大胸怀、大境界、大格局的“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品格锤炼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

主动应对新业态提出的新挑战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断革新和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现代大学是科学技术引领和支撑下的高等教育,我们一定要以现代大学的标准建设学校,以现代大学老师的标准提升自己,主动迎接新业态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主动提升新业态呼唤的新素质。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要主动与新兴的的产业对接,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主动与国家的战略人才需求对接,在教育模式方面要主动与新兴技术对接。在完成这“三个对接”的同时要兼顾“四个统一”。

1.教育模式与教育规律相统一

学校进行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的时候,要深入研究知识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发展规律,制定定位合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在这方面,学校高层需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专业水平、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和大局意识,全心全意绘制好学校发展的蓝图。学校老师需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准确理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对教学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积极提高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能力,积极探索适应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新范式。努力做到业务能力精湛,教学方法娴熟。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学校进行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的时候,必须做好社会调研,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做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相统一。学校需要精心设计学科专业布局,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建设切合办学定位又能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需要整合相关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学校需要立足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学校需要健全专业退出机制,根据社会技术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提升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3.课程结构与育人目标相统一

各院、系、部、中心等教育教学部门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需要根据育人目标科学设计课程结构,做到课程结构和育人目标的相统一。这里面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部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衔接与支撑,二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支撑。需要做好育人目标的宣讲和传达工作,让老师和学生深刻领会每一门课程的开设意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在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

4.育人措施与学生需求相统一

学校是育人措施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学生是教育的受益者,我们的一切教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要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和教育规律的高地,使教育措施与学生需求互相统一,完满契合。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资源供给、教育措施改进上下苦功夫,避免出现措施错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出现。

全面梳理,认真总结,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1

教学条件全面改善

通过近10年的发展,学校在校生接近20000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提升。校园建设围绕人才培养需求,注重环境育人,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需求,特别是通过书院制教育改革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塑造与新型校园相适应的整体环境和文化氛围。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到了1350余亩,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已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平台81个,每年投入至少1000万元新建实验室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今年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基地、智能制造中心、物联网综合实训创新平台实验将投入使用。目前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了1.1亿元,图书资料150余万册。教学条件的改善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学科专业快速发展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根据学校办学实际调整增设学科专业,重点突出信息与通信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工科专业方面的优势。2007年学校有11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到2018年,学校已设置有34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信息科学为特色,以工为主,经、管、文、艺五大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重庆市重点培养学科;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通信工程4个专业获评重庆市“三特行动”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获评重庆市大数据智能类特色专业;学校立项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广播电视编导6个专业为校级优势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为校级品牌专业。积极建设以新工科专业为主体和特色优势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17年全面启动德国高等工程教育(ASIIN)专业认证,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和物联网工程被列为首批认证专业,现已通过认证材料评审,明年上半年德国专家将进校开展现场评审。在课程建设方面,推行新生体验课、新生研讨课,组建13个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团队,重点推进课程建设。

3

培养模式积极创新

学校围绕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能,这是我们作为一所大学的根本所在。通识教育,让学生可以了解基本的人类文明的框架,培养学生认识整体世界、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完满教育,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品格和组织沟通能力。2011年成立了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实现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年,成立了重庆市高校**创业学院,创业学院先后获得重庆市级奖励29项。2012年成立了远景学院,借鉴欧美精英学院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化、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2013年成立了创意写作学院,将写作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创意写作特色品牌。学校积极探索建立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新型教学管理和学术机构,今年4月成立了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通过教学组织机构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特别是近两年,学校全面启动了书院制教育改革。书院是传统教育阵地赋予现代教育内涵的创新育人机制,是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同时书院为学生创造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助的新圈层。

4

教学过程规范提升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助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先后制定和修订了35个文件。确保教学条件紧跟发展,教材选择严格把关,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制定和完善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完善授课督导、教学检查、教学评审与改进等质量监控的程序和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机制。组织制订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标准,开展课堂教学、教材、毕业论文、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等教学质量专项评价活动。

同时,对育人机制进行了改革,设立了二级学院院长接待日、开展二级学院院长座谈会、试行任课教师学业导师制等。

5

国际交流加速推进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2008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了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中德学院已分别与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等十余所德国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硕士、本科双学位、中德专本衔接连读、国际本科预科等教育活动,专业涵盖了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等数十个特色专业。目前,中德学院已顺利培养出500余名学生至德国合作大学继续就读,在校预备赴德学生近1800人。2017年新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大顶尖暑期留学项目。2013年、2016年,分别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扩大了中德学院的影响力。2019年学校将召开第三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

6

产教融合实现突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不断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加大校企实质性合作的力度,大力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合作育人”。2013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战略研究试点单位。

目前签订校企合作项目100余个。同时,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产教融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主要体现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学生与企业技术骨干实质性合作等方面。学校结合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与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智能制造工程师班”,尝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2017级新生中试行“2.5+1.5”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企业进课堂,课堂融行业”的教学方式。围绕合川区正在打造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建设,与项目核心企业恒芯天际公司建立了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合作机制。与万画影业进行战略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形成校企渐进式一体化实训实习的培养模式,目前已有三期学员在万画影城进行上岗实训。

7

师资队伍持续加强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近年来,学校推动教师激励机制改革,制定了《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职工年终奖考核管理办法》、和《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定期对教职工岗位的基本工资进行上调,增加了教职工的收入。制定了《远景百万奖金评选办法》,累计发放“远景百万教师奖励基金”近700万元。改革教师发展机制。推进了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破格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支持教师参加社会团体或协会的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选计选派190名教师到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进行交流提升。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为进一步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效应,学校已组织远景百万获奖教师开设67期示范课。从2015年开始,学校定期邀请教育界知名教授到校开设讲座,深入各教学单位与广大教师交流经验,推动全校教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积极派送教师前往对口企业顶岗实习,不断学习与企业实际需求接轨的实践教学知识,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改革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大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加强紧缺学科专业和特色专业所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定了《博士引进与管理办法》,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作为学术骨干,助推专业发展。出台了《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积极鼓励现有教师学习、深造,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和结构。以优质的教师助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8

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不断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累计承担市级教学改革项目共44项,承担市级各类科研项目共39项。2016年,《实施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实现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成果》获得重庆市首届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三等奖。2017年,学校《以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试点为契机,借鉴德国模式创新培养工程型人才》项目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我校与校企合作单位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立项。截止目前,共有4位教师入选重庆市“双千双师”交流计划,到企业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以上的措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实效。学生参加了学科竞赛105项,共获奖1197项,其中省部级969项、国家级73项、国际级11项。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7.98%。

紧跟时代,抢抓机遇,全力提升大学建设新高度

“世变则事变,事变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事宜则有功”,技术在日新月异,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学校的战略部署、发展思路和治理制度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齐头并进,才能勇立潮头,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喊喊口号,玩玩概念就能达成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认真做起。

1

有核心的内涵发展

学校经过18年的探索与努力,已经走过了规模发展阶段,正在逐步走向内涵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用的理念进行引领,进入内涵发展阶段,我们的思维要从“躯壳转型”上升到“灵魂蜕变”的境界。要做到有核心的谋全局;有思路的谋建设;有内涵的谋发展。

那我们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定位。董事长彭鸿斌先生在《关于学校定位如何指导专业规划》一文中说到:

我们移通学院本身名字和现有专业优势就是信息产业,未来 50 年,信息产业都会是人类的科技和社会生活的热点和推动力。看看我们今天的手机、电脑、电视、管理系统,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所以信息产业将是我们的根本所在。这就决定了我们肯定是以工科为核心。

那么,商学院是什么意思?

我们学生毕业以后,希望他们去领导岗位做管理工作。

为此目的,除了完满教育培养他们的品格、能力以外,我们必须让所有学生上商学院课程包(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这个课程包有必修课,有选修课,是培养学生管理一个企业的最基本的管理工具和技能)。所以,这个商学院是在学生现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加管理的课程(和完满教育组织管理的能力)。或者反过来讲,我们原有的专业群,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只不过我们现在让所有学生增加了商学院的课程包(和完满教育培养的管理能力,这个一直没有变)。所以这个定位对原有专业群发展规划是没有变化的。

董事长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掌握是有前瞻性的,对学校的发展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全体上下需要始终围绕“信息产业商学院”的这个定位,不忘初心,不偏不倚,潜心研究,扎实推进,把“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和“双院制”这一项项具体任务都做扎实了,都做到了一流,那我们的内涵建设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

2

有方向的水平提升

董事长彭鸿斌先生说,我们要建设基于(信息)产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大学,开发学生在情商、素质方面的能力,去匹配市场上对这种能力的需求。培养具有专业背景的、未来中坚社会的领导者。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各个教育教学部门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化、巩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全面推进教学综合改革。

我们的教学综合改革有“八个着力点”。

一要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突出教学这一全校工作的主旋律;二要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应以科学思维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信息产业的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优化专业基础课,夯实专业核心课,精选专业方向课,前瞻专业选修课,重新架构突出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三要着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转变;四要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五要建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消除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六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着力推进产教融合;七要创新考核方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八要建构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

3

有特色的学科建设

各院系在学科建设的时候,要围绕“新时代高教40条”及其配套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结合学校“以工、管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导向,按照“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发展思路,以“高水平信息产业商学院”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确保专业设置与信息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依存度”和“适应度”,使学校的专业能够从不同的层面“服务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以信息产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服务同一产业链的专业群,实行专业集群统筹管理的模式,不断调整、优化、布局专业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

希望通过有核心的内涵发展、有方向的水平提升、有特色的学科建设,达成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成为有引领的标杆大学。

老师们,忆往昔,十八载耕耘,潜心教育结硕果;观今朝,八百名园丁,不忘初心铸辉煌;看未来,三千亩沃土,完满理念育新人。让我们永葆对国家的赤子之心、永葆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永葆对事业的奋斗之心,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把教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图文排版/钱麒丞

责任编辑/何佳星

审核来源/宣传新闻中心

出品/校园通讯站

投稿邮箱/1050644812@qq.com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重庆本科院校-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张德民校长:凝神聚力为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