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重师,就有着这样一位位精益求精的“灵魂工程师”,他们用语言播种希望,用粉笔耕耘梦想,用汗水浇灌进步,用心血滋润未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国之栋梁——他们,是我们敬重的老师!
春华秋实,金桂沁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我们莘莘学子感恩的季节。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以最深情的目光,最真诚的话语向老师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名师·铸魂】系列推文,将于近期继续进行推送。
站三尺讲台,书无悔人生
——记“师德标兵”常云平
“1986年,我来到重师成为一名教师,要说初心就一个字——‘爱’:爱学生、爱讲台、爱科研。因为热爱,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认真。”回忆自己的从教生涯,常云平这样说道。
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一句空话,它指引着我35年的从教历程。”在常云平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更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人成才,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来关心爱护,才能事无巨细地为他们考虑周到”,这是常云平的心里话。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为了保证学生能戴上口罩,常云平千方百计从国外买回口罩向同学们发放。湖北、黑龙江地区的学生返校进行健康观察时,他到学生宿舍上门送餐,总是隔着门和同学们说说话,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坚强乐观地度过观察期。
“我对学生最大的心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要做的是将知识倾囊相授,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成长。”常云平经常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的各类专业比赛,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我校开设了“历史教育测量学”课程,获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爱讲台:像工匠一样雕琢打磨课堂
在常云平心中,教学是老师最本职的工作,勤耕三尺讲台,为学生讲好课,才能无愧于这个崇高的职业。他表示,要想让学生获得过硬的本领,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还要像工匠一样用心雕琢打磨课堂,把每节课都当作自己的“第一课”,永远对课堂保持热情与认真。
35年来,常云平先后承担了从专科到博士层面的11门课程。教学经验丰富的他,对许多课程都已再熟悉不过,却仍然保持着上课前一晚一定要认真备课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质量。
对自己的课堂,常云平强调“因材施教”和“与时俱进”。在他看来,课程的总体框架是相对稳定的,但教师必须根据授课对象的差异及时调整课堂的难易和节奏,还要抓住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的变化,及时增删授课内容。
爱科研:用科研扬起社会服务的风帆
“所谓师高弟子强,老师有学术造诣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学相长,教研也相长,科研活动是高校教师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常云平相当重视科研工作。
在科研工作上,常云平身体力行,先后主持了10余项国家级、教育部、重庆市重大项目课题,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8部著作。为了搞好科研,“挤时间”成为了他的常态。他埋头苦干,倾注心血,凝结智慧结晶,最终在科研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2018年获重庆市政府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20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对常云平而言,作为高校教师,如果不把自己所学、所研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就是毫无价值的自娱自乐、孤芳自赏。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担任重庆市多个历史研究相关职务,主持区域人文研究、教育考试等多项服务重庆社会发展的项目。
35年寒来暑往,常云平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尺,在三尺讲台上勤耕不辍,立德树人。他爱生如子、敬业乐教、砥志研思,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担当作为。
以思著文,以情化人
——记“师德标兵”杨姿
杨姿,1982年生,文学博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入选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计划,获“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称号、重庆市第二批青年骨干教师资助。现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以思著文,将思想揉进文字
2004年,杨姿老师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今西南大学)毕业。2004年至2010年,她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入职我校,到今年已从教10年。
入职之后,杨姿老师便赴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在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等期刊发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2项,参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中国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度优秀论文奖,第九届、第十届重庆市现当代文学奖,第九届、第十届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论文奖。
对于杨老师而言,做科研可用“水滴石穿”四字形容,在这个过程中,走十步甚至百步都看不出来究竟有什么变化,科研人能做的唯有一直不懈怠。而且更多情况下,做科研并不像外人所想的那样有很多精彩故事,它其实就是一个很平淡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还需要人们投入大量时间,但时间这个东西对于高校老师而言本身就是弥足珍贵的。杨老师认为,教学需要推陈出新,站稳讲台既不能欺骗自己也不能欺骗学生。除开这个部分,做科研可以说是分秒必争的战役了。就她个人而言,做科研的时间经常是“挤出来的”,行课间就合理利用碎片时间,把这些时间用来搜求积累材料和广泛阅读文献,每到寒暑二假,才能有整块的时间用来构思写作。谈到做研究的出发点,杨老师表示人文学科还是要有和现实对话的勇气和能力,我们所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已经不是留守书斋就能追求理想的时代,因此无论是古今中外的研究,要有当下性。
以情化人,用情感引导学生
在阿城的文章《孩子王》中,王福受到代课老师的启发,从只会照搬政论,到能够书写自己的内心活动,成为了一个对人生有着真正思考的学生。这个故事也带给了杨老师一些思考:“坚硬的东西是不能渗透到孩子们内心,不可能帮助他们成长的;柔软的东西才能够塑造人、使人变得更强大,而这种柔软的东西就是情感。”从此,“以情化人”便成为了她的教学理念。注重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敷衍任何一个学生,坚持情感教育就成了杨姿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学方式。
在主张情感教育的杨老师眼中,师生关系也是最单纯的一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是千万不能被复杂化的。“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也是从学生时期过来的,要保持一种学生的立场和体解。如此而来,我们在循循善诱的同时,才能知道学生的真正需求与难题,调整好入情入理的教学策略。”
对她来说,带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感触总是很多。那些记忆也成为她安身立命的力量支撑。作为一名讲授文学研究文学的老师,其实她特别希望学生在最丰富的意义上去把握作品。学生第一次来到课堂的时候,往往饱含着青春的能量,执着于片面的真善美,难见文字的多面性。有一年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她收到了一封学生的电子邮件,其中有一句话,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当我放弃了简单易得的赞成或反对时,才真正理解了文学的魅力,也许生活会受到影响,不再轻快度日,但生命却有了分量。”这样的感动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一些琐细的日常也总令她印象深刻。
对于当选本届师德标兵,她表现得十分谦逊。于她而言,虽有喜悦,但更多的则是压力:“咱们的老师们都富有师德,我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对于“师德”,杨老师认为学高身正就是教师之本,也是重师校风传承的要义所在,教师和师德本来就是合为一体的,师德不是技能技巧,需专门训练,而是伴随一名教师一生的修炼和修为。它的重要性不是靠数据指标来体现的,而是在教师行为的点点滴滴中凝聚的。
致老师
一支粉笔,两鬓风霜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任世界喧嚣,任年华飞逝
你用自己的平凡和伟大
放飞一个个年轻的梦想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和你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邂逅了时光,也惊艳了流年
少不更事的岁月里
感谢遇见你
更感谢你成就了我
教师梦想,薪火相传
年少后的我就成了你
默默游走于岁月的你
也成了我生命里
永恒的光芒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新闻网
文案|周彤甘雅澜 刘祥伶张涵秋梅春苗
封面|饶丽芳
排版|袁子寒
执行编辑|朱炳华 张雪 尹潇
责任编辑|徐赤 何瑶 孙小珂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