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数字电视之后,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竞相登台亮相,掀起一阵阵喧哗与骚动。与此同时,液晶、等离子电视机的价格直线下降,高清碟机行业标准则在一片吵闹声中终于出台,整个市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喜人气象。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大吉大利的鸡年,似乎正在酝酿一个数字影像的高潮———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们进入电视时代的时间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却最终理所当然地成为首屈一指的电视机生产与消费大国,而在当今电视技术由模拟向数字进化的过程中,中国无疑也是最大最引人注目的一块市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则是争夺这一市场的三大主力。
三方共同发力,推动着2005年的电视市场人气高涨,然而客观地讲,它们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目前整个市场只热不火的一个根本原因。
数字电视:前景广阔 尚须努力
电视机终将被网络或者其他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然而电视所代表的视频媒体却不会随之而消亡,其制作与播放的过程不能被省略。因此,在这个由模拟到数字的转化过程中,秉承了广电部门传统优势的数字电视最被各界所看好,其市场前景也是最为明朗。
应当说,2004年以至此前的数年间,数字电视就已经在全国掀起阵阵波澜,然而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发展的步伐极为缓慢。首先是一个技术标准问题,其后则有传播方式问题、线路改造问题、平台转移问题、内容资源问题、机顶盒推广及收费问题。而其中包含的一个最大难点,是建设成本过高以及与之相关的投、融资问题。
数字电视根据其传输途径不同可分为:数字有线电视DVB-C、数字卫星电视DVB-S和数字地面(无线)广播电视DVB-T,目前国内市场主推的是DVB-C,而这要进行线路的双向改造。根据广电总局的计划,在2015年前要完成近1亿用户的线路改造,如果按1000元/户计算,需要投入1000亿元,相关设备的投入在2000亿元左右。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设成本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投资压力依然很大。
着眼于未来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再大的困难和压力也能被克服,因此进入2005年以来,数字电视显然加快了推进的速度。年初,广电总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获得对方提供的长期无担保贷款支持,广电总局并且首批确定了18个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试点城市,展开大规模的机顶盒推广工作,数字电视市场由此猛然加速。
网络电视:来势汹汹 底气不足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数字电视进展缓慢并遭受广泛质疑的当口,网络电视异军突起,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在许多人看来,网络电视是在数字电视缓慢起步的过程中突然冒出来的,它冷不丁横插一腿,就打乱了前者行进的步伐。然而实际的情况或许并非如此。
如上所述,数字电视具有延续自传统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所遇到的只是一时的困难和阻力,而其发展前景却是清清楚楚的。与之相比,网络电视受国家政策制约,节目资源相对匮乏,这是其最致命的忧患所在。
当然,网络电视自身也具有一些独有的优势,比如能够更好地与网络游戏结合,传播方式简便,建设成本较低,同时更代表了传媒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其赖以立足的资本。
有人认为,现实的网络带宽状况是制约网络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认为这其实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只须回想一下近年来网络带宽扩充的速度,就可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当今的政策及市场环境下,网络电视实际应该做的,是在数字电视存在较大缺失的领域寻找落脚点,以合理的经营模式获取生机。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网络电视同样具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但总的来说,它的出现其实还过早了一些,因而显得有些Ji情有余而底气不足。
手机电视:左右逢源 前途难料
坦率地说,中国电视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比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所预想的都要来得早,来势凶猛得多。即使仅仅在一年多之前,虽然人们已经预见到电视的数字时代即将到来,却不敢断定其究竟何时方能真正启动。即使从目前来看,真正进入启动阶段的也只有数字电视中的DVB-C,网络电视只是刚刚抬起一条腿,却还没找好落脚的地方,手机电视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期间,当地一家手机厂商开始尝试进行比赛的手机电视转播,虽然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的象征性意义却不可低估。结合此前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不断有此类消息传出的表现来看,手机行业显然正在营造越来越大的宣传声势,试图以此扩大市场影响。
不客气地说,我对手机电视一向不看好,因为它实际不具备多少实用价值,充其量只是厂商的一种鼓噪行为。然而IT业的特点就是这样,往往一个看似很小的角落,也能瞬间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来。与网络电视相比,手机电视在资源上更不具任何优势,但它却可以借助于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的资源,寻得一小块市场生存空间,只是这块空间究竟会有多大,眼下还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