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坐过的那把60多万的酋长椅,到底是什么来头?

设计收藏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奥巴马坐过的那把60多万的酋长椅,到底是什么来头?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2013年在菲利普斯拍卖行经历了一场长达20分钟的竞拍后,这把酋长椅(Chieftain Chair)创造了世界纪录,成为了历史上拍出最高价格的斯堪的纳维亚古董家具。

尖叫设计

因其极为稀有的巴西玫瑰木,导致最终成交价为42万2500英镑,换算成人民币360多万元。从此,Finn Juhl的作品也上升到了艺术级别。

尖叫设计

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访问丹麦,参加科灵大学的精英商业领袖问答环节时,落座于酋长椅子

在政界屡次出镜,创下北欧家居拍卖惊人记录的「酋长椅」,到底有什么传奇之处?“薄物馆”这一期将为你拨开层层迷雾,一探究竟!

尖叫设计

[ 初亮相 ]

酋长椅(Chieftain Chair)首次于1949年在哥本哈根的家具制造商协会展览上展出,由于大胆前卫的设计手法,在展览上出尽了风头。

在揭幕仪式中,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九世坐在椅子上,一名记者建议称其为“国王椅子”,但是Juhl并不喜欢这个听起来很自负的名字,并迅速说:“您最好称呼它为酋长的椅子”,从此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尖叫设计

1949年家具制造商协会展览

儿时就立志成为艺术史学家的 Finn Juhl,在某次机缘巧合之下,在法国罗浮宫看到埃及法老图坦卡门(Tutankhamun)的座椅后,便深深着迷于部落文化和武器装置。

尖叫设计

左为埃及法老座椅,右为Finn Juhl设计的埃及椅

三角靠背支撑的结构形式与座椅尾部微微上扬的细节之美,更是激发了他的设计灵感,埃及椅(Egyptian Chair)和酋长椅(Chieftain Chair)的诞生,也因此变得有迹可循。

尖叫设计

1949年,展览背景墙上展示了部落文化的拼贴画

酋长椅的细部具有很强的拟物指向,形似马鞍的扶手,盾牌造型的椅背,椅背骨架顶端弯钩般的形状,仿佛长弓末端的弦耳。强烈的原始感与张放的线条,加之分离般的结构,给人带来很强的视觉震撼。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 与主流设计背道而驰]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酋长椅的标配坐法是身体倚靠在一边的扶手上,单腿或者双腿再搭在另一边的扶手上。总之,不要太规规矩矩,随性一点就是它的精髓!

尖叫设计

酋长椅的标配坐姿

超低重心的椅面,对角线形成的侧框三角结构,皮革扶手与坐垫不加掩饰地将结构框架暴露出来,宛如漂浮在空中,赋予椅子诗一般的轻盈感。

尖叫设计

酋长椅之所以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是因为Finn Juhl打破了一个观念叫骨架外露, 1940至1950年代之前的椅子是所有骨架包覆在里面,像沙发一样。除此之外,他还创造了坐椅分离的设计手法,椅背跟椅垫各自承重支撑。

尖叫设计

受到现代艺术的启发,酋长椅把丹麦的家居设计从严格而注重功能性的实用主义中解放了出来。Finn Juhl 创新的「漂浮结构」概念,即椅背和椅框分离,不管在早期的北欧还是21世纪的现代,依然优雅时尚。

尖叫设计

在Finn Juhl自宅中,酋长椅也是稳坐C位

Finn Juhl自己是这么形容的:“这把椅子的工匠创意和技法如同艺术雕塑,它不只是一件空间中的工业产品,其姿态更自成一格地完整了空间。”

尖叫设计

[版本不同,细节不同]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酋长椅的椅背上有3扣和4扣两种不同款式,会不会存在真假仿款,其实Finn Juhl原本的草图是4扣, Niels Vodder常常会以工匠的眼光改变设计师原本的草图,当Finn Juhl看到3扣的成品时觉得也挺美,就默认了这一版本。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直到Finn Juhl过世后,2001年他的遗孀Hanne Wilhelm Hansen授权 OneCollection 重新生产,并要求他们恢复成她先生原本的设计风貌,才又复刻成4扣版本。

尖叫设计

随着合作制造商的更替,酋长椅至今共有五个版本:Niels Vodder、Ivan Schlechter、Niels Roth Andersen、Baker Furniture、One Collection。

尖叫设计

说起Finn Juhl ,就不得不提 Niels Vodder,他们两就像手心和手背的共生关系一样,少了彼此都不行。NielsVodder无与伦比的细木工技术使Finn Juhl突破了木材的极限,在稳定性和艺术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尖叫设计

第一代酋长椅就由Niels Vodder制作,数量约在80张左右,同时也有双人酋长椅,数量更为稀有,据说只有4张。

尖叫设计

右为双人酋长椅

这一代用过巴西玫瑰木,这种当时北欧宫廷贵族或富商才能负担的木料,因生长速度慢及人为破坏等种种不利因素, 1992年已宣布严格限制其商业贸易用途,因此这一版本极为昂贵。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款式多为柚木。

部分Niels Vodder版本的扶手由铁片加上皮革包覆而成,与后来采用合板与玻璃纤维制作的版本相比,有着更锐利与俐落的扶手线条。

尖叫设计

曾经有藏家试着拿磁铁放在扶手上面,磁铁竟然被吸住了

第二代由Ivan Schlechter制作,木框架由PP MOBLER生产,量产数量也很少,约在10张左右。第三代由Soren Horn工坊的弟子Niels Roth Andersen制作,标志为Sh eftf ,直到1998年后,他才将LOGO改为NRA,即自己名字的缩写,故此代酋长椅有两种LOGO。

尖叫设计

直至2001年,酋长椅才由Finn Juhl遗孀所授权的公司One Collection开始生产。此外于1950时期他也与北美的Baker Furniture合作生产酋长椅,不过多数人仍然推崇丹麦制造的版本。

尖叫设计

酋长椅每一代版本在细节处都略有不同,这也成为了收藏家之间津津乐道的故事。比如酋长椅的牛角部位、座椅底部的金属卡舌、不同的木材选型、扶手材质、椅背的形状比例等等。

当然,酋长椅的牛角部位是辨别年代和制造商最简单的方法。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各版牛角(从左到右依次):1949-1960年代中期的经典版、1960年代中期Niels Vodder版、Ivan Schlechter版、Niels Roth Andersen版、One Collection版、1950年代Baker Furniture版

Finn Juhl的椅子相当难制造,因为他本身并非木匠出身,所以一直以来他都以手绘稿设计并亲自制造,所以生产数量非常少。

后来的制造商不得不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甚至不惜向收藏家借椅子拆解,才得以完整复刻Finn Juhl的经典设计,这才造就他的作品稀少,并为后世争相收藏的重要原因。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被批评是天才的宿命]

被后辈们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Finn Juhl,虽然现在享有盛誉,然而早期他的设计在当时并不被理解。由于与北欧的主流设计风格(当时倡导严谨的功能主义和“为大众制作家具”的主张)大相径庭,前卫而自由的Finn Juhl和酋长椅当时都备受抨击。

尖叫设计

设计评论家Odd Brockmann曾经将酋长椅描述为“从架子上垂下来的煎蛋”,他的另一件经典作品——鹈鹕椅,同样没有逃过媒体的毒舌,因其慵懒厚实的造型甚至被嘲讽为一头“累瘫的海象”,当时的著名家具制造商PP Mbler跟Carl Hansen都觉得Finn Juhl的设计很丑。

尖叫设计

图右为鹈鹕椅Pelican Chair,1940年

但他和他的这些“丑”设计终究还是征服了时光,成为了经典。

Finn Juhl与其他三位丹麦巨匠的不同之处在于,建筑跨界的他没有工匠资格,但也正因如此,Finn Juhl 的设计思维未受条条框框的拘束,自成一派的设计风格,反而使他的作品独具魅力。

尖叫设计

可大量生产的Y椅 VS难以工业量产的鹈鹕椅,严谨节制的Hans WegnerVS自由前卫的Finn Juhl,完美诠释“人如其椅”。

Finn Juhl从建筑跨界家具设计,又在设计中引入艺术和工艺,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温暖的人性与极致的浪漫,用艺术性写下设计的传奇。

今天看来,Finn Juhl称得上是家居设计中的“先锋派诗人”。对他来说,家具作品的自由造型所带来的生命力远比严格的功能范式要重要得多,他和他的作品也标志着丹麦家居设计走向新的阶段。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

是实木太娇弱,还是板材太套路?

尖叫设计

如何把宋朝装进家?136㎡两室“碰瓷”《清平乐》配色,胭脂红、浅棕黄,让人1秒穿越

尖叫设计

什么大师设计,才配得上刘亚仁3500万元的家?

尖叫设计

你还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尖叫设计

每天为好设计WOW一下

尖叫设计

因为你在看,生活又美了一点尖叫设计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设计-设计资源号-设计号-设计收藏-奥巴马坐过的那把60多万的酋长椅,到底是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