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业学教授、创业学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曾说:“我们正处在一场悄悄的大变革中——它是全世界人类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胜利。我相信它对21世纪的影响将等同或超过19世纪和20世纪的工业革命!”那么,从大学的角度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要如何开展?国外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
新闻链接
2015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提出在2016年3月底前,全省普通高校普遍建立创业学院,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选择若干所院校进行专科“2+1”、本科“3+1”(两年或3年分散在各学院,1年集中到创业学院)或专业硕士“4+2”(4年本科,两年专业硕士进创业学院)进行新型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培养试点。2016年下半年将试点扩大到15所左右高校。到2017年,全省建设30所左右示范性创业学院,形成10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中国教育报》,2015-10-12)
NEWS
“创业大潮”袭来,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也纷纷出台。早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被称为21世纪教育的三张通行证。但是迄今在很多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仍是短板。根据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在创新相关能力培养方面,两成左右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各项创新能力培养未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见下图),其中在新产品构思能力上的满足度(77%)相对较低,可见中国大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那么,中国高校要如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如何加强?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
哈佛大学:一切从实践出发
哈佛大学在创业教育实践上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借鉴。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突出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实际应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强调从实践出发。
课程内容开设上,不仅包括创业必需的基础知识类课程,如财务、营销、商务谈判等方面的课程,还包括领导力、有效领导等行为科学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都紧密联系商业实践,重视解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开创新企业”这门课中,着重探讨设立新公司时所需要的技能技巧以及新企业发展的知识。学生们组成小组,由创意概念展开,进而完成一个设立新公司所需要的完整经营计划,并对计划付诸实施。通过这一完整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创业理论,也能学习到具体的创业技能技巧,并能实施具体的创业行动规划。
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之一。“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站在实际创业者的立场上,学习什么是创业和如何创业,对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比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采取的对策是什么”等等,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的案例训练也让学生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创业成功的几率。
斯坦福大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
20世纪70年代,美国硅谷大批企业的创立和师生成功的创业有力地刺激和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自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据斯坦福大学相关人士估计,1988—1996年硅谷总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除了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方面的培养外,斯坦福大学更重视的是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正如阿马萨利兰·斯坦福先生在第一次开学典礼上所讲的:“请记住,生活归根结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但也要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意愿,良好的设计,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和付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斯坦福大学的很多师生都具有浓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欲望。在斯坦福,约有90%的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精神的树立,首先体现在教师带头,师生共同融入社会,建立创新创业的学校传统。背靠硅谷的地理优势,使得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有过在企业实习的经历,甚至是创业的经历,也让这些教师有足够的经验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斯坦福大学鼓励教授到硅谷的公司兼职或从事公司的科研项目,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去,教授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很容易在硅谷迅速转化为产品。学校与硅谷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互动效应。
另外,学校也会用实际的规章制度鼓励创业创新精神。“停下”校规,让学生们可以随时辍学一年,然后再继续复学。这条校规也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环境,使学生不再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失去学习机会担心。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孵化资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些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从教授到学生都愿意积极地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日本工业大学:产业界合作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
日本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与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相结合,依托本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日本工业大学于1998年创设了产学合作中心,2006年改编为产学合作创业教育中心,注重利用大学的科研优势,为企业开展项目咨询,帮助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在此过程中,反馈学校的创业创新教育。
另一方面,学校也注重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甚至建立中小型新兴企业。如以柳泽章教授开发的金属纤维制造技术为基础,于1997年成立了日本Tekuno股份公司,在校园内的工场制造产品,向国内外销售。
日本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重视与产业界、社会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参与。一方面,许多大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计划提供“风险资金”等;另一方面,学校也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加强与地区产业界的合作,为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实现大学与地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通过对上述三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在课程开设方面,拥有完善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国外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涉及创业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涵盖创业意识、融资、管理等内容。
师资力量强,拥有大量的有实际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国外高校注重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培养,鼓励教师从事创业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在规章制度上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国外高校鼓励教师、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也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措施支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国外高校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业计划大赛等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实际进行创业。
加强与产业界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国外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与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优势和地方企业的资金优势,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注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限于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很难用单一某一门课程或活动进行培养,更多的是需要融汇于整体的培养过程之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也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教学工程,这期间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效果如何,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反馈如何,学校需要针对评价反馈结果,调整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培养方式。
本期编辑:陈榕艳
责任编辑:康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