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建设期两年。
这是省教育厅依托三明学院建立的第二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着眼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低碳产业、林业碳汇、低碳旅游和低碳环境教育等方面研究。
人才强校战略,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增强人才、项目的交叉和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省青年拔尖人才肖波齐博士等一批青年教师,又一次成了三明学院的“焦点”……
一路走来一路歌
没有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只能是一句空话。全省高校海选、专家答辩、候选公示……“省青年拔尖人才”实至名归,肖波齐的最终脱颖而出,让全省高校都刮目相看!
这可是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第一批福建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全省仅16名优秀青年获此殊荣,也是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省内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之外,全省一般本科高校之中,唯一成功入选的“种子”。
1980年底出生的肖波齐,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2006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踏上了三明这片土地。
学科交叉地带,往往是出成果的地方。从纯物理到新材料,从神六到神七载人飞船,他迷上了防辐射、耐高温等特性的纺织纤维。培养一名青年教师不容易!心存感恩的肖波齐,在今年3月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博士之后,回到了三明学院。
“又薄又透气”!普通材料一改变性质,就成了“高大上”的新材料。纺织行业对福建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三明作为福建纺织的老根据地,肖波齐相信这里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虽然平台不一样,要想与人PK,要拿出几倍的努力。”
省青年拔尖人才,作为省特支人才和省优秀人才的子计划,根据《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和相关遴选办法评选,是迄今为止我省层次最高、覆盖最广、力度最大的重大人才支持政策。对入选的青年拔尖人才,由省人才专项经费给予特殊支持,资助金额为每人50万元。
“努力就行了……”校领导的宽容和鼓舞,给了一路前行的肖波齐以莫大的安慰。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的成功,使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又一次新突破。
人生多彩几回舞
比肖波齐晚来三明学院两年,同一个物理教研室的青年教师洪海莲,内敛的性格后面,有着女性那份特有的坚持。去年底,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刊物《ScientificReports》,发表论文《用短程有序模型解析工业黄铜合金成分》,标示着一种全新的实用合金设计方法诞生。
这可是全球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五、影响因子5.078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洪海莲解释了全部黄铜牌号合金,率先提出一种结合合金的结构和性能来指导合金设计的思想,在丰富固溶体合金理论体系、为固溶体新合金的研发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是三明学院学术研究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默默无闻的小草型”,这是她对自己一如既往的定位。这一回的精彩,似乎也没能改变她对自己的看法。“憋了好多年,憋了一篇。”她笑着说。
十年升本之后的三明学院,面临着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的全新挑战。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元素与驱动力,是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转型、提质、增值”的根本保证。对此,三明学院党委书记曾祥辉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洪海莲等青年教师们,也对学校的转型有着自己的感受。学校转成了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老师也要往那个方向改”。因为,除了大学物理等一些最基本最基础的公共课外,纯物理的课程在这里已经派不上用场了。上学期,她上的就是必修课MATLAB编程。这是等同“计算器”一样的基本工具。
大雅之堂竞风流
转型发展,更要让教师在大学这个大雅之堂里竞风流。
“培养人才与市场对接,学生倒逼着老师转。”教授学科分布不均,博士占比仍然偏少,尤其是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少……这两年学校教师队伍的转型情况,三明学院人事处处长谢松明一清二楚。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就是要让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必须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的根本使命相统一。”校长刘健认为。五年内,全面推进“354”人才工程,是三明学院拿出的对策之一。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以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抓住“吸引、培养与使用”三个环节,促使人才队伍在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高地有长足进步。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立足自己、培养人才,理所当然是第一位的。邓享璋教授,就是三明学院自己培养的教授。国家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去年我省启动了福建库建设。“从自己熟悉的做起!”沙县出生的邓享璋博士和他的团队,让三明学院有能力承担起了国家重任,负责三明地区的方言调查工作,并且把沙县作为第一个试点县。
福建是方言大省,大学本科就关注方言的邓享璋,心中一直没有忘记方言。音韵学和文言学是一个方向,他的博导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如今,邓享璋选择教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今年,他开设了方言课,想“打开另一扇窗户”,让学生了解“自己”。
“晚上录音,白天睡觉。”面对严苛的统一录音标准,邓享璋不得不过起“颠倒”的生活,采集语言数据,永久保存,为当代和后代的语言研究者和爱好者,留下宝贵的语言资料。这可是我国第二次全国性的方言普查。
淡化“系”的行政级别,回归学术自然。学科专业的调整,学科组织的建立,实现人人有学科,人人进学科,进而构建校、院、系治理体系。
“约束也是激励!”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期考核、副教授分类评审等系列政策随之出台。学校的教师,分成了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型,不同类型在这里第一次实现了“多元评价、多方发展”。
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今年,三明学院重新修改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技术人才。第一次面向全国招聘二级学院副院长,第一次面向海峡对岸招聘台湾博士,都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