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啦啦操联赛技巧自选第一名…… 一流赛事、高手对决、顶尖水平,含金量奇高的奖项,一个接着一个揽入怀中。而且获奖从国内获到了国外,连柏林华语电影节也留下了三明学院人的身影。 春暖花开,校领导接见获奖师生,来了满满一堂。“以前也有获奖,但是没有这么集中……”这么多来之不易的收获,在新学年集中爆发,让人称奇。 “井喷”的,其实不仅是师生拼搏的激情,更是学校向上的力量。
无休无眠
三天三夜,无休无眠……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只要是中国的高校,几乎都参与了,竞争非常激烈。我省有些老牌本科高校,至今都没有拿过一等奖。 一组3人,三明学院共有20组60位同学参赛。而这还不算前期的,加上前期的最早达到了40组之多。整个赛事全国参赛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强度大,难度更大,每所高校都会派出最强团队,一大堆院士、博导在一线指导。三明学院也不例外,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邱锦明带队,全程参与指导。 大赛是开放的,全程通过网络组织。考题也是开放的,全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从中抽象出来。太阳影子定位,是2015年的竞赛题目之一。这是一段15分钟的视频,展现给大学生的是,太阳底下一根杆子的影子变化。 问题一个接一个:这根杆子在地球哪个地方?视频什么时候拍摄的?站在哪个角度拍摄的?大道至简,却也至难。这样的问题一旦圆满解决,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说侦查。 每年的题目各具特色,从家具智能折叠到北京奥运交通调度,从葡萄酒的客观评价到“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可谁又能想到,参赛以来,三明学院已经拿过三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 要先分析基理,根据现象找规律,然后把复杂的东西,用数学模型描述出来,而这正是数学建模的核心。之后,不仅要在计算机上编程计算,还要与现实验证对比,不断改进数学模型,最后得到相对最优的结果。这些都是他们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构建自己的数学模型,花的时间最多,也是最难的一步,但是大学生的创意,恰恰就体现在这里。”指导老师管强说。既要有创新点,还要理成人家能看懂的漂亮论文,在72小时的期限之内上传,否则再厉害也没用。 没有标准答卷,创新能力蕴含其中,而且“东西好,包装也要好。”没有平时的苦功,是不可思议的。以赛带教,以赛促教!不仅学生基础抓得早,而且第二课堂早就先做数学建模,更不用说每年大赛之前的暑期集训。 就这样,竞赛不仅与课程设置,而且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学校还将参赛结果,纳入了学生综合成绩考评。得奖幕后是一个又一个故事。那是全校上下伸出的温暖的手:参赛之前,图书馆的书,都要借上好几百本。更不用说,大赛之时的后勤保障…… “三天不睡觉,奋战在一起,累了只能在机房里趴一下……”每年的72小时,都是一次煎熬,但是每一回学生和老师都一起坚持下来了。这样的团队,这样的过程,比起得奖,更是人生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一份迎难而上的自信。 参加数学建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是职场“抢手货”。他们的感恩心语,一起拼搏过的管强自然明白。
无穷无尽
去年,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学生获奖的就有102项。加上校级和开放实验室的,共有730人次获奖……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吴龙,愉快地数起自己学院的数据。这么多奖项,他对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一等奖格外青睐。这是国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机器人竞赛活动。 一个小小的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测量、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材料及通信技术的综合性高科技结晶。本届大赛竞技项目设12个大项、100个子项,仅最后的总决赛,就有400多支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的参赛队伍,集体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机电一体化讲起来有些空泛,而机器人正好是一个具体的载体,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参加这个大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发现机电工程学院百分之九十五的毕业生,都被沿海的电子企业跑来招去了。因为,关键的电子设备,需要懂机械的学生去维护。 本着锻炼学生的能力,可没想到第一次参赛,就拿到了一等奖,实属不易。毕竟,对这个大赛,他们了解不多。邱丽梅、邱思杰两位指导老师,买来了相关套件,不仅要自己开发软件,还要安装、调试、测试,工作量可想而知。 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也是吴龙看重的。2014年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他们获得了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的好成绩。随后2015年,他们派出三组队伍冲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部拿到了二等奖。 科学探索总是无穷无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吴龙说。开放实验室,如今是大学生们喜爱的一个好去处。可是,2011年开放实验室刚开始建设之时,学生并不太理解,积极性也不高。人、材、物全力跟上,一步一步推进下来,这里终于成了灵感和成果无限迸发的源泉。 依托开放实验室,省赛以上学生获奖的逐年递增,2014年递增到了70多项,2015年递增到了102项。而教师队伍的双师型人数,也因此相应大幅递增,从原来的10多位上升到了30多位…… 开放实验室,融入科技竞赛体系,让参与指导的年轻教师也随之成长。作为省级平台绿色铸锻及其高端零部件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铸锻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牵头单位,机电工程学院为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砥砺德行、学以致用。”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动手实践到工程实践,从小设计到大设计……吴龙说,这些都是学校实施“转型、提质、增值”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结果。 首次参加第九届中国节能车竞技大赛,就取得了全国总排名第21名,位居我省参赛高校第一,全国最佳人气奖第3名。今年,他们又将参加全国越野车大赛、大学生方程式塞车……
无边无涯
市运会作完压轴表演,连夜赶路参加第二天的全国大赛。可临上场那一刻,顶上的“尖子”摔伤了…… 体育学院郑伟老师,被学校啦啦操团队感动着。5人小团体技巧,是啦啦操之中含金量最高的,因为这是从20人大团队之中抽出来的精英。“其他人失误率更高!”坚持不要换人的女大学生,顶着伤痛上场完成了整套动作,确保团队拿下全国大学生啦啦操联赛(福州站)技巧自选第一名。 啦啦操项目在我国起步之后,迅速风靡各大校园,成为参与面最广的流行运动项目,也是我省大学生体育8大联赛之一。“我们不仅用的是大二学生,而且都没有参加过专修训练。”福建省大学生啦啦操联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啦啦操锦标赛技巧挑战赛第7名……感动也一再上演。 创意无价,团队合作、翻腾、托举、“金字塔”、舞蹈,也是技巧评判的关键。“让每一个人在队伍中找到存在感”,这是郑伟和他团队的故事。就连曾经借来的实习老师,也在就业之后对这个团队从不言弃。 一个是办学定位,另一个是用人导向,学校这些年来的变化,海峡动漫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邱国鹏看在眼里。“设计不再是概念,而是很接地气的东西。”创新设计需要新理念、新思维、新思考,更需要与市场对接、服务社会。 “高大上”的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应运而生,三明学院成了我省“第一个吃螃蟹”的高校。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创新设计联盟,三明学院也是这样敢拼敢闯如愿加入,邱国鹏成了联盟副秘书长。 创意总是化腐朽为神奇。“好田农民自己会种。”但是,一片低产田,加入创意设计,才能“筹”出个好价钱。目前,明溪、清流十几个偏远村的120多亩地,加入到海峡动漫学院与众合农业合作的众筹之中。 “加入创意,就成功了一半。”从创意到创新,从创业到创富,创意设计之路越走越宽。柏林华语电影节,学校两位学生2件作品入围,马玉丹老师更是凭借二维动画《影》,获得了最佳青年导演提名奖。 让年轻教师成长!人才梯队,是学校最看重的,把团队的作用提到更高的层面。连晓波老师就是他们梯队中的一员。他指导的学生,刚刚拿下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一千多所高校9500多件作品,一、二等奖加起来不到100件。“现代的语言、现代的方式,全新诠释传统。”这是连晓波在梯队培养之中得来的感悟。“学生做的东西,不能有老师的影子在里面。每个学生的天性都不一样,尽量不要打下自己的烙印。” 艺术修养无边无涯。“规矩无法突破,也就永远没法跳出来。”连晓波教着学生跨界,甚至跨几个行业,去领悟更多的陶瓷艺术之美,用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创意,去塑造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三月春风送福,新婚的连晓波,收到了一件贴心的礼物:瓷雕艺术作品《天地方圆》。那是他这个梯队曾经的老大哥赠送的……
本期微信编辑:刘雪芳
责任编辑:康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