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欠“考研”一个合理的解释!

三明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我还欠“考研”一个合理的解释!

导读

每年的考研大军都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中不乏盲目跟风、为了逃避求职......而参与其中的。

其实,正如本文所言“为什么考研”是比“考研本身”更重要,更应该想清楚的问题。

三明学院

“叮铃铃……”我拿起枕头边的手机看了一眼,刚好凌晨4点。迅速从床上坐起,来到了书桌前。睡了一个小时,现在脑子里总算不再是一团浆糊,勉强能看得进字了。冲泡了两袋咖啡,又拿起了我的考研政治四套卷开始背。

这一夜,我的房间灯火通明,而同样彻夜难眠的,应该远不止我一个,还有100多万名的考生。他们和我一样,还有4个多小时就要迈进考场,而他们同样也需要打败上百个竞争者,才能拿到他们想要的那个名额。

我用“虚度半年”给“跟风考研”埋了单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考研。同样的时刻,一年前的我应该正在酣睡,而身边是和我考同一所学校的同班同学。睡前刚和她激动地讨论了一下等考完试以后,我们要去哪里大吃一顿,去哪里好好玩一趟。尽管当时的我,政治大题目只是匆匆读过了两遍,还没有完全记住,就早早进入了梦乡。

第一次考研的结果,和我所预期的相差无几,但我还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能不伤心么?还有3个多月我就要毕业了,只剩下找工作这一条路。而那些早早准备工作的,已经在外面实习了一学期。仅剩的这4个月,只够我完成毕业论文,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再去找个实习。

因为考研,整整耽搁了半年,错过了校园秋招,而春招中,专业对口的工作已经寥寥无几。

那时候,忽然好恨,后悔当初自己不该那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仅仅是因为问了一圈周围亲密的朋友,她们都打算考研,然后我就跟风做出了这个决定。

没有金刚钻,还想着去揽瓷器活?

当时,正值大三下学期,正是各大考研培训班在学校里大肆宣传的时候。一开始很多人和当初的我一样,之前有想过考研,但又担心考不上,就决定毕业后直接工作了。但真正当那种考研的大氛围来了,一个个都跟风决定要考研。

当时的我想着,既然要考,就考一个上档次的学校,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尽管在一开始,曾有人劝过我,跨专业考研很难,尤其还是考一个名校的王牌专业。可当时的我,根本听不进去,因为跟风,因为从众,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就算是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困难重重的目标,也总是安慰自己说:没关系,考不上就考不上呗!大不了到时候再找工作。

根本不曾想过,到时候找工作,是否,还来得及?

同寝的一个姐妹,早在大二时就决定考研,从一个学姐那里买回了全部的考研专业资料,刚进大三开始就进入了备考状态。而我和一个闺蜜,跟着大家决定要考研,但真正进入复习状态的时候已经大四上学期了。因为不明白想要什么,光考什么专业,什么学校,我们就纠结了一个暑假。

等到大四过来,准备开始复习时,却发现不少人英语单词、政治红宝书都已经看过两遍,专业书,也已经看了好几本。而我,连政治考纲都还是崭新的。

专业书第一遍看过去的时候,还算轻松。可当第二遍真正开始背的时候,却发现远不如之前预想的容易。想做一下历年的真题,检测一下,却发现能做出来的真没多少。其间,无数次的想要放弃,无数次的打电话和家人哭诉。但看到周围的人都还在紧张的复习中,不想成为别人眼中被鄙夷的那一个,因此,只能咬牙坚持,常看书看到凌晨。很多专业的术语自己根本不明白,还得一个个去百度,倍感吃力。

慢慢的,甚至开始衍生出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想着能考多少是多少。日子过得飞快,却又十分“漫长”。

“考研”好比“万里长征”,能走到最后的寥寥无几

在考研前的三个月里,又相继发生了两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

一是那个早早备考的女生,居然最终放弃了考研,开始找起了工作。我曾问过她原因,她只是说:“准备考研那种氛围太压抑,复习起来太痛苦,因为准备的早,这种痛苦的时间段又被加长了。还不如直接去找工作呢!”

另一件,则是我的闺蜜在临考前一个月告诉我,正式报名的时候,她换了专业,从原来的园林,换成了金融。我诧异于她的胆大,因为金融还要考高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要复习其他的专业课,真的来得及么?等考完,闺蜜更是告诉我,有一门专业课,她还没来得及复习,直接就没去考。之后分数出来了,“考得怎么样”这句话,在我看来,也已经不用问出口了。

三明学院

“安逸的校园生活”成了让历史重演的“催化剂”

毕业工作了1个月,每天需要写稿写到深夜。偶然和一个考上研究生的老同学聊天,讲着她现在在学校里多么惬意,每天跟着导师做做实验就行。对比一下她的生活,再对比一下我的状况,心理落差感瞬间就出来了。

因而当她提起“你要不要再考次研”的时候,我分分钟开始动摇了。和去年一样,现在离考试还有几个月,想着这次目标放低点,考自己的本专业吧,总该来得及。于是不顾父母的反对辞了职,每天开始复习。却发现,自己早没了那种紧张的状态,复习起来,还没有去年来得专注。

外面的天开始慢慢亮了起来,一转眼,可以收拾东西,去考场了,这一次,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又是怎样的结果?熬夜、通宵,与其说是为了复习,倒不如说是自我安慰,想着能多看一点是一点,自己还是蛮用功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第一次考研,跟风,第二次考研,逃避社会。为此,我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我觉得我还欠“考研”一个解释,一个为什么要去“考研”的解释。而像我一样,每年盲目去考研的同学并不在少数。两次考研的经历让我懂得“为什么考研”比“考研本身”更为重要。要知道,盲目考研,损失的绝不仅仅只是时间……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福建本科院校-三明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三明学院-我还欠“考研”一个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