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工匠精神丨当老工艺的“温度”遇上大工业的“速度”

三明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再谈工匠精神丨当老工艺的“温度”遇上大工业的“速度”

这里有你不容错过的精彩

摘要

新华网思客

双手的温度,胜过冰冷的机器。对传统手艺的坚持,对每一份食物的尽心竭力,对每一个制作环节的苛刻追求,都是赋予产品以温度的“工匠精神”。

三明学院曾经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土炖钵,如今几乎见不到了

作者丨李育蒙

2016年,“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说明从国家层面开始注意到工匠精神的缺失,开始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开始号召工匠精神的回归。或许有声音会认为,工业4.0时代,标准化的高效率生产下,机器早已能完成人完成不了的工作,还需要工匠精神吗?其实不然,科技代替不了双手,工业4.0时代更需要工匠精神,这样产品才有温度。时代在呼唤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这样的工匠精神也从未在中国消失过。比如说在农村,对手工艺术的坚守,不仅体现了手工的魅力,也默默地阐释了工匠精神。

石磨的转动:不同于市场产品的味道

石磨是过去常见的用来把大米、豆子、玉米等加工成粉或者浆汁的一种工具。在以前的农村,石磨的动力多为人力。用人力推动的石磨曾成就了农村餐桌上特有的舌尖美味。后来,磨粉机兴起,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磨粉的效率,但是磨出的粉和浆却是千篇一律的味道。

外婆家里很早就有了磨粉机,当初买的时候是想让他们在磨玉米、豆子的时候能稍微轻松点。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外婆都喜欢自己推(制作)豆腐。但是她从不用磨粉机来磨黄豆,而是用推石磨的方式来磨出浆。推石磨的力道、放豆速度,放豆多少,出浆量,她似乎都掌握得恰到好处。每一道工序外婆都不让我们插手。有时候想帮她放放豆子,但外婆总觉得我们放的豆子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达不到她的要求。磨出渣浆后,外婆会放入水稀释,放水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稀释好的渣浆会再导入一个网兜中,用力摇匀,然后再挤压,压到兜里没有水为止。压出来的水就是豆浆,而剩下的则变成了另一种美食——豆渣。豆浆再加热至沸腾,最重要的就是点豆腐了。这个环节更考验着外婆的手艺,多了少了都不行,还要注意搅动。点好的豆腐要放在容器中挤压,之后才会变成市场上所见到的豆腐。有时候舅舅和妈妈会说,豆腐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又不是买不到,那么辛苦干嘛?但外婆会说,市场上买的,不是那个味。

三明学院

我也确实认为,外婆用石磨推出来的豆腐比市场上买的好吃。对于每一份食物,经过双手的温度,会好过冰冷的机器。人,给了食材升华的过程。传统食物的标准化生产,磨掉了乡愁,也失去了传统的特色。而坚持用传统手法来做的传统美食,留住了乡愁,保留了特色,勾住了味蕾。只可惜现在,用传统工艺坚守传统美食制作的,也就只有一些祖辈了。很多传统工艺的职业,比如说篾匠、棉花匠等,都在市场化进入农村的今天,淡出了视野。或许,对于像外婆这样的祖辈来说,她们并不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但是她们对传统手艺的坚持,对每一份食物的尽心竭力,对每一个制作环节的苛刻追求,不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

土炖钵的香味:传承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有人说“工匠精神”只属于精密的行业,所以这些行业的产品也相对比较贵。其实不然,纪录片《寿司之神》里小野二郎制作的寿司,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历过精密的计算。对他来说,每一份寿司不再是制作,而是创造,寿司也可以做到如此极致。可见,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工匠精神,只不过有的专注于细节,有的专注于严谨,有的则在于坚持,不管是哪一种,最终呈现的都是品质。对于捏炖钵老手艺人来说,土炖钵炖出的香味就是最好的品质。

土炖钵是一种炖菜的工具,属于陶器的一种,是用黏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在村里,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家里有的也大多残缺不全。当这项工艺在农村渐行渐远时,在城市,类似的工艺却成为亲子间的一种游戏。我一直以为,土炖钵不光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还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这项点缀了无数味蕾的技艺,没能挡住市场化的冲击。铁锅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炖菜的速度也快于炖钵,这挤压了炖钵的市场。真正在农村手工制作的土炖钵,从随处可见变成现在的几乎绝迹,它的传承只限于家庭内部,甚至仅仅只是父与子之间,或许父辈年少时还亲眼见过祖辈制作。从泥土的选择,和泥,捏成初具形状,上色,再到烧制,打磨,每一个环节也只存在于父辈的记忆里。

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丢掉了某些曾经的东西。所以当土炖钵逐渐面临淘汰,古老的手艺人亟需技艺的传承。不过还算幸运,村里有老人会制作这个,不管你能不能学进去,他们总会无私地教你。每一道工序都会像传家珍一样,讲给你听。或许他们也怕,哪天村里真的不再有人会了。对于他们来说,土炖钵炖出的香味,才有“泥土”的气息。老人们想要保护好这门工艺,传承下去。“传承”其实也是一种工匠精神,无论是言传身教还是文字记录,对传统手工产品的追求和担忧,体现了老艺人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保护。

年轻的石匠:精致和卓越需要静心

心浮气躁的今天,能在农村看到年轻人坚守已经很不容易,城镇化在推进,进城成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尤其随着农村青年的大量进城,农村人才面临着断层。对于老工艺来说,后继无人。每一份高质量的产品,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时间和空间的保障,精致、卓越需要人潜下心来。农村的慢生活更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和空间,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大工业往往没有老工艺“温度”的原因。

立碑在农村是孝道的一种表达。石碑上会刻着逝者的生平,刻着逝者后辈的名字,以示后辈对逝者的祭奠。石匠就是专门刻石碑的,他三十多岁,村里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在外打工。他技术很好,刻在碑上的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刻在碑上的名字也特别公正清晰。每年清明,都是立碑的高峰期,订单会特别多。为了让逝者在特定时期立上碑,他虽然要加班加点,但是从没有因此降低质量。我曾见到他晚上就着灯光刻字,一刀一划,非常认真。白天顶着太阳,雨天披着斗笠。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份苦差事。累,石碑不好处理,在上面动刀刻字的时候迸出的碎石沫还容易伤到自己;脏,刻碑时会有白灰,时常一天下来,头发、衣服全是白的。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工期。从来没有人对他刻的碑不满意。他说他刻碑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眼里只有碑,根本不用想其他的。有人曾邀他出去打工,但他没去。“苦”和“累”不该是中老年的工作专有词,年轻人也应该有这样的担当。无论多苦多累,每一分职业都得有人坚守。给予这种坚守应得的报酬,是体现对工匠精神尊重的一种方式。

老工艺不该消失,需要传承,而老工艺的传承需要给予职业手艺人以职业尊重。虽然有老人在坚守,但更多的老工艺却在消失。有老工艺人说,爱好不能成为职业,因为成为职业后反倒养不活自己了。我们的社会应该创造环境,让老手艺人有勇气、有毅力把爱好当成职业发展下去。他们一生在学习、积累的老工艺,不能后继无人。我们需要培养一批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接班人。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时代在呼唤工匠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工匠精神不该只是社会个体在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一种群体性、全民性的选择。(作者为媒体从业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网址未加载

相关阅读

像富养女儿一样培育工匠精神

德国日本的匠人精神火了,中国匠人精神你知道吗?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关工匠精神的文章

欢迎关注思客

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

三明学院

三明学院

扫描指纹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思客!

微信ID:sikexh

投稿邮箱:sike@网址未加载

联系电话:010-88050629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福建本科院校-三明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三明学院-再谈工匠精神丨当老工艺的“温度”遇上大工业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