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院”千里来相会9 |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文学院2020欢迎你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有“院”千里来相会9 |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文学院2020欢迎你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目录

一、学院简介

二、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

三、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四、奖助学金

五、学生发展

六、师生、校友风采

七、学院活动

八、联系我们

院长寄语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建安文学大家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又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盖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窍以为,莫过于贯通了语言与文学这双层桥梁,才实现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我们耳熟能详的汉语言文学,既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观的形成,还必将见证我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因此,学好汉语言文学,是直接关联个人良好品格之养成和形成国家认同、历史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件大事。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113年的办学历史,作为东南人文学术重镇和中小学语文师资培养中心之一,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构建了从学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等12种“国”字号教学科研平台。师资力量雄厚,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国家层面和其他省部级优秀人才近30人次。教改、科研成绩突出,近6年来,承担相关国家级重大、重点等项目56项,获教育部、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近60项(其中一等奖16项),名列学校前茅。凡此,皆为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本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既固本强基,又守正出新,与时俱进。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师教育和非师三个专业方向,她和秘书学专业同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实行大类招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则对应新兴的朝阳产业,又属于闽台联合培养之特色项目。学生文理兼收,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融汇中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随着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的提速,相信我们学院的各类专业都能蒸蒸日上,不断走向新辉煌。在此,我们深情期待各路莘莘学子报考我院各专业,共同上下求索,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院长:李小荣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一、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可溯源至1907年创建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之国文系科,至今已有113年的光荣历史。她名师荟萃,历史底蕴深厚,著名作家叶圣陶、靳以、胡山源,著名学者郭绍虞、董作宾、严叔夏、黄寿祺、俞元桂等先贤都曾在此执教。长期以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誉为“东南人文学术重镇”“福建作家摇篮”。

(二)学科专业

目前,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持续保持省内高校同类系科的龙头地位,处于全国中文学科的先进行列,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0%,入选B+档,位居全省高校中文学科第一名,已被省政府列为“双一流建设”的高峰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三)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学科支撑平台完备,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文科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文秘师资培训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各1个,省社科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高校特色新型高端智库、省高校创新团队各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3个;近6年来,承担相关国家级重大、重点等项目56项,获教育部、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近60项(其中一等奖1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文学遗产》《新华文摘》等国家一级刊物发表论文 50多篇;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省级教学团队1支,校级创新团队2支。已形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四)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授27人(博导20人),副教授39人,讲师3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2人。近年来,师资队伍持续优化,现有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暨全国文化名家3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暨“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和中国文学学科评审组审专家各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人,省高校领军人才4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4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文化名家2人。

(五)专业特色

学院本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等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汉语言文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三个专业方向,她和秘书学专业同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实行大类招生。文化产业管理从2014年起招收闽台联合项目学生,通过与台湾淡江大学合作,实行“3+1”的培养模式,联合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截止到2019年,已先后培养出陈晓明、谢有顺等四十余位专家、教授和七十余位省级作家协会会员。

(六)对外交流

学院对外交流十分活跃。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致力于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充分利用闽台地缘相近、文缘相承的区位优势,通过包括两岸教材合编、学术合作、期刊合办、青年合聚、学科合力的“五合工程”,先行先试,逐步形成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特色和品牌,促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心灵契合,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与中国文化大学师生交流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第二届共同家园杯两岸大学生演讲比赛

任何一个学院的发展历史,都是从点滴积累和点面延伸造就而成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深信,有前辈学者的筚路蓝缕和后续者的不懈探索,有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将会迎来又一个更加辉煌的百年前程!

二、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

二级博士点: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台湾文化研究、戏剧与影视学

二级硕士点: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台湾文化研究、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戏曲(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三、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项目级别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国家级

一流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

特色专业

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

国家级精品课程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络教育)

国家级

国家级精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网络教育)

国家级

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国家级

国家级精品课程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网络教育)

国家级

国家级精品课程

台湾历史与文化专题(网络教育)

国家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络教育)

国家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国古代文学(网络教育)

国家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国家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

台湾历史与文化专题(网络教育)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Ⅰ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近现代闽籍文人@福建文化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大学名师讲语文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台湾历史与文化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文化创意产业

国家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国家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中学语文名篇选讲

国家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台湾历史与文化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二)

省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古代汉语

省级

省级精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

省级

省级精品课程

语言学概论

省级

省级精品课程

古代汉语

校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共和国散文五十年

校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新媒体设计之图形图像处理

校级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古代汉语I

校级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新媒体技术之图像处理

校级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校级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共和国散文

校级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四、奖助学金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文学院2019年星空助学颁奖仪式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文学院2019年尊师助学奖学金颁奖仪式

学院设立“文学院校友尊师助学基金”和“福建师范大学星空助学金”。其中,“福建师范大学星空助学金”由开明慈善基金会福建星空专项基金捐赠总金额200万元,该项目从2015年起每年定向捐赠人民币20万元,用于资助我校文学院100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文学院校友尊师助学基金”则由“福建师大文学院校友尊师助学基金”“福建师大文学院79级校友助学基金”“福建师大文学院87级校友助学基金”“福建师大文学院94级校友助学基金”“福建师大文学院96级五年专校友助学基金”“福建师大文学院辅导员尊师助学基金”“伯乐奖”“福建师大林勤文学创作与研究奖励基金”“福建师大福平教育基金”“福建师大福平诗歌创作与研究奖励基金”“福建师大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助学基金”“福建师大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金秋助学基金”“福建师大高凉福尊师助学基金”“为公通才创业奖学金”等十四项基金组成,用于资助文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奖励文学创作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师生,每年颁发一次。

五、学生发展

(一)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中的获奖情况

2018年-2019年文学院获奖情况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中国诗词大会》 文学院 2018级 孙博)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第三届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主题征文和微演讲活动获奖照片)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第八届“华文杯”全国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二)近三年学生赴国内外高校深造、交流情况

类型

学校名称

人数

出国/出境

杜伦大学

1

出国/出境

悉尼大学

1

出国/出境

克兰菲尔德大学

1

出国/出境

莱斯特大学

1

出国/出境

利茲大学

1

出国/出境

墨尔本大学

1

出国/出境

乔治华盛顿大学

1

出国/出境

瓦伦西亚英豪语言学校

1

出国/出境

香港理工大学

1

出国/出境

香港中文大学

1

出国/出境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1

出国/出境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1

出国/出境

英国利兹大学

2

出国/出境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1

出国/出境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3

出国/出境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5

出国/出境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1

出国/出境

英国诺丁汉大学

3

出国/出境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3

升学

安徽大学

1

升学

北京师范大学

7

升学

东北师范大学

1

升学

东南大学

1

升学

福建师范大学

99

升学

广西大学

1

升学

贵州大学

1

升学

海南师范大学

1

升学

河北大学文学院

1

升学

湖南大学

1

升学

湖南工业大学

1

升学

湖南师范大学

4

升学

华东师范大学

7

升学

华东政法大学

1

升学

华南师范大学

3

升学

华侨大学

1

升学

华中师范大学

20

升学

吉林大学

1

升学

暨南大学

9

升学

江南大学

1

升学

闽南师范大学

1

升学

南京大学

1

升学

南京师范大学

6

升学

宁波大学

1

升学

厦门大学

15

升学

山东大学

7

升学

陕西师范大学

6

升学

上海大学

7

升学

上海交通大学

2

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1

升学

深圳大学

2

升学

首都师范大学

2

升学

四川大学

4

升学

苏州大学

2

升学

台湾淡江大学

1

升学

台湾师范大学

1

升学

天津师范大学

1

升学

同济大学

1

升学

武汉大学

1

升学

西北大学

1

升学

西南大学

2

升学

西南科技大学

1

升学

香港城市大学

3

升学

香港理工大学

1

升学

云南民族大学

1

升学

浙江海洋大学

1

升学

郑州大学

1

升学

中国传媒大学

5

升学

中国海洋大学

1

升学

中南大学

1

升学

重庆大学

3

六、师生、校友风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教师风采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孙绍振,男,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0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在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语系讲学,1995年香港岭南大学访问研究,现为我校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北大校友会副会长、福建省写作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孙教授在文艺学、当代文学批评、幽默学等领域均有系统建树。其1980年代初发表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反响极大,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经典文献。1990年代末以来,转入文本微观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系列方法,在中学语文界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闽派语文”的领军人物。主要学术著作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孙绍振如是说》《挑剔文坛》《文学性讲演录》《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演说经典之美》《幽默逻辑探秘》《幽默理论基础》等,并出版有散文集《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等。

在教学中,孙教授始终坚持以激起学生思考、探索和挑战的热情,启发创造能力为宗旨。他所创造的幽默、雄辩、深邃的风格,已成为我校课堂讲授的著名品牌。2003年获得首届省级“教学名师奖”。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李小荣,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文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点负责人。先后入选教育部 “青年长江学者”, 福建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新加坡佛学院《新加坡佛学研究学刊》编委,福建省文学学会会长。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古文学、唐宋文学、宗教文献与文学、敦煌学,在《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东南学术》《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弘明集校笺》《敦煌变文》《晋唐佛教文学史》等专著及论文集14部。主要讲授中国学术思想通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佛教文化、佛经原典导读、佛教文学专题、佛经版本学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高校古委会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林志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福建师大二级教授、“宝琛计划”特聘岗位,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校语言研究所所长、语文课程改革暨母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兼任民盟福建省委常委、民盟省委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民盟福建师大委员会主委、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报》《古文字论坛》《中国文字》《国文天地》编委等。

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和汉语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开设“古代汉语”“中国文字学”“汉字源流”等课程。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1项,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省文化名家项目1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1项等;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字学报》《中国文字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汉字源流》(第二作者)、《汉字学十六讲》《古本〈尚书〉文字研究》等著作16部。曾获福建师大第二、三届青年教师科研先进、福建师大首届“十佳青年”、福建师大首届教学优秀青年教师、福建师大第六届校级教学名师和福建师大统一战线优秀教师、福建师大第七届“师德之星”、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文化名家”等称号,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科研成果曾获福建省语言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辞书学及语言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3项、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三届图书奖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等。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余岱宗,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重点为小说理论与批评。讲授课程为小说导读、文学创作论、叙事学导论、小说话语分析等课程。出版专著《被规训的激情》《小说文本审美差异性研究》《现代小说的文本解读》。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俄罗斯文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三项,获得省社科成果奖二项。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周云龙,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学者,文学院副院长。先后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高端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比较文学(跨文化形象学、异域形象的指意实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外文学关系)、戏剧(跨文化戏剧、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长于跨文化、跨学科和理论化的研究方法,对文学/文化文本的话语构型进行表征分析。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比较文学概论、西方文学名著选读、中西戏剧比较、西方戏剧史论等。在《戏剧艺术》《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二项,获省社科成果奖三项。出版专、译著等10部,译著获评人民出版社“年度优秀十部学术著作”。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优秀教师风采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李诠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理事,福建师范大学留学生同学会秘书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教授。曾获“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称号。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艺术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尚光一,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海峡分院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

教学上,曾获“统一战线优秀教师”“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参与指导的学生项目分别获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二等奖、第十一届福建省挑战杯一等奖、第十二届福建省挑战杯一等奖、第二届福建师范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两次受到学校通报嘉奖。

学术上,发表《后现代视野中的学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中的文学产业发展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质及培养目标厘析》《美学产业视域中的宋代文学审美俗趣》《网络文学产业的特质审视与发展策略厘析》等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制《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闽侯县孔元创意农业示范村发展规划(2014-2020)》《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影视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福州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布局规划(2016-2020)》等文化产业规划。

(三)优秀学生及校友风采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陈晓明,男,福建光泽县人。早年在福建省南平师专学习任教,1983年进入福建师大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在福建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研究工作。1 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2003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起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等。

著有专著二十多部,发表论文评论近四百篇。主要著作有:《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1993,2004修订版),《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1994)、《不死的纯文学》(2007),《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2009)、《中国当代文学主潮》(2009,2012修订版)、《守望剩余的文学性》(2013)等。曾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 ”2002年度评论家奖,2007年度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2014年获腾讯首届文学大奖年度批评家奖等奖项。《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获2010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德里达的底线》2011年获第北京大学十一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2012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华英才》杂志称其为“领军后现代”。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谢有顺,男,福建长汀县人。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2004年在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进修硕士生课程,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起,先后任《南方都市报》专刊副刊部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一级作家。2006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文化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与批评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发起人、评委会召集人。

出版《散文的常道》《小说中的心事》《成为小说家》等著作二十几部,文学对话录两部。主编丛书多套,数十本。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多篇。曾获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奖项。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徐玮辰,2019届毕业生,中共党员,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福建师大就读期间,曾经担任过院中特会会长、年级团总支副书记、年级党支部副书记、班长;曾经被评选为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曾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关于访学经历,曾参加由福建省外办组织的“第三届中印尼青年互访交流游学活动”、以及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两岸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研修营;关于实习经历,曾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教育频道)、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传科实习;关于志愿服务,曾作为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志愿者,配合厦门市政府完成综合行政及日常工作。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杨梓皓,中共党员,现供职于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禅城区税务局;本科期间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班长等,曾获得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文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陈艺菁,初中语文教师,现任职于厦门市美林中学。本科期间曾担任文学院2015级第二党支部书记、文学院学习部长,获“福建师范大学共青团(干部)标兵”“福建师范大学“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得校级奖学金。曾在省、校举办的诗歌创作大赛中获奖。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刘雪菲,文学院2019届文化产业管理(闽台合作项目)专业,现就职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办事处

曾荣获校二等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共青团干部、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竞赛并获奖,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奖、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福建省“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人才扶贫计划组优秀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创业训练类)省级较好成果。在台湾研修期间,主动将多项文创课题研究和文创实践相结合,如与全班同学合著出版《梧叶食单》一书。

七、学院活动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青年大学习,奋进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作家进校园之萧鼎专场)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重走初心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文学周)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文学院承办福建师范大学诗词大会)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两岸高校文学社团座谈会)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文学院“文学扶贫,情暖初晓”寒暑期助学团队)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文学院“橄榄树”助盲团队)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新时代文艺思想学习活动:“新时代·新诗歌·秋之韵”诗歌朗诵会)

八、学院宣讲

九、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招生咨询电话:0591-87312725/87312502/83419600


出品:福建师范大学招生与考试中心

编辑:李月欣

指导:张晨辉(师)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福建本科院校-福建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有“院”千里来相会9 |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文学院2020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