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小王在淘宝上相中一条裙子,
支付时默认选择了花呗支付,
但是支付失败!
因为她这个月额度用完了……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超前消费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选择一些平台去预支自己生活费,例如通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在享受着这种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无意识中花掉更多的钱。
而且一旦养成这种无意识的花钱习惯,我们就会需要更多的钱,然后越来越发现——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根本经不住花。
当消费欲望增加,
但资金不足的时候,
该怎么办呢?
大部分同学会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开启吃土模式,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校园贷……
案例一(赌球炒股,怠误终身):
2016年3月9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在青岛跳楼自杀。他则借用同学名义,先后通过各种网贷平台贷款,总金额超过58万元。从2015年开始,小郑就开始接触各种网络贷款,种类达到了数十个。至案发,小郑已经背负上百万的债务。
案例二(休学停课,荒废学业):
广西某大学学生,在互联网借贷平台借贷,最后无力偿还,被人到学校追债、威胁后才敢告诉老师,此时已累计欠债20多万元。作为一个无收入的学生,父母也都在农村,好不容易赚点辛苦钱供他读书,这笔债务对这个家庭是个天文数字。即使学校能继续收留该学生,他也已无心读书。
案例三(网贷不良记录,危及个人征信):
广西某学院的学生周某,因沉迷赌博向某小额信贷借款3000元,最后无力偿还,被告上法庭。法院认为利息过高,但周某仍需偿还本金2000元及利息1000元。判决生效后,周某仍无力偿还,也不敢将此事告知父母。因周某未履行生效判决,该小额信贷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周某因此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成为“老赖”。因为这3000元,曾看中的他的某大型企业,在查到其失信之后拒绝录用。估计其他大型企业也会因为这一”污点“而拒绝周某,这3000元的代价,实在太大。
案例四(校园贷新变种):2017年12月,大四学生刘羽下载回租贷APP,把苹果手机“抵押”出去换钱,并以“回租”的方式继续使用手机,每周要付一些“租金”。平台管理员修改了她的苹果ID密码,并调取了刘羽3-6个月的通话记录。她和平台之间签了2000元借款金额,实际上刘羽只拿到1600元,扣除的400元,被平台方以“租赁费”的名义收取了。短短3个月,当初的2000元借款滚到了1万元。随后,拿到通讯录的平台方不断骚扰刘羽的家人。
那些活生生的案例是不断敲响的警钟,
不良校园贷所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不良校园贷产生的原因
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树立安全、理性、健康的正确消费观。
缺乏必要的金融安全知识和风险掌控能力。如拆东墙补西墙的冒险还款做法,极易演化成“越滚越多”的高利贷风险。
受盲目攀比、虚荣心、贪小便宜心理驱使,家庭条件贫困、缺乏创业资金、赌博输钱等原因容易引发过度消费或贷款,甚至不择手段满足资金欲望需求。
心理健康发面,普遍心理脆弱,不够成熟,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心理抗压能力弱,引发一些不理性安全事件。
不良校园贷的危害
一些校园不良网贷平台涉嫌“零首付”、“零利息”等虚假宣传,很大程度上存在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不文明或过激的催收手段往往给借款学生造成极大心理压力,这为造成不安全事故提供了充分条件。
校园不良网贷小广告被违规散发、张贴在校园内各场所,校园贷兼职代理行为同样催生着当下校园贷市场经济。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去
避免落入不良校园贷的圈套中呢?
如何防范不良校园贷
建立安全、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拒绝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对于一些临时性的需求,可通过同学、朋友、家庭等渠道合理解决,不要轻易使用校园贷款。
珍惜个人信誉,甄别校园不良网贷平台。要对当前的一些分期购业务和网贷业务保持敏感性,高度重视校园不良网贷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注意防范刷单兼职诈骗,重点提防以“校园代理”名义进行的传销式诈骗,切不可因满足虚荣心、贪小便宜而误入高利贷、连环贷和诈骗式传销,当遇到困难时记得及时向学院、保卫处或警方进行求助。
在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时应注意:要详细了解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后果等信息,全面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要看平台资质是否合规,避免选择不良“校园贷”平台;要看借款利息到底多高,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要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合同,注意具体的利息、还款时间等,当遇到问题时可作为法律依据保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园不良网贷可能引发的不稳定事件,更要吸取已发生极端事件中血的教训,抵制校园不良网贷、警惕校园贷诈骗,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记得点赞哦~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编辑:张嘉乐 郭 超
排版:韩国基 董华正
责任编辑:祝可钦
投稿邮箱:13083897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