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京举办。活动结束后,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NR、CCTV)、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和委属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特别是接连登陆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栏目,引起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为民大几代学人接续奋斗22载的韧劲和奉献精神点赞! 发布暨捐赠活动详细情况参见昨天的推文《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北京举办 。其实,一个多月以前的大年初七,《光明日报》也曾头版报道了我校学者收集整理研究抢救出版《格萨尔》的情况。《光明日报》头版报道我校学者研究抢救《格萨尔》(记得猛戳原文链接)。下面,请打开wifi开关,视频三连刷+多图,跟随福脑丝一起重温一下这节文化公开课的“知识点”。
自制视频
1分钟回顾《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
朝闻天下
央视《朝闻天下》关注报道
新闻直播间
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再次关注报道
报道截图
中央和主流媒体报道这一文化界、出版界的大事
在百度搜索输入《格萨尔文库》,返回的搜索结果已达57300条。
您也可以登录西北民族大学官网首页,通过《媒体民大》栏目浏览这些新闻报道。
发言撷英
“
世界最长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抢救保护工作,历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西北民族大学建校伊始,就积极响应国家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号召,组织力量参与《格萨尔》史诗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专家。王沂暖教授被誉为《格萨尔》研究的泰斗,成绩卓著,整理出版了20余部《格萨尔》史诗,并提出了《格萨尔》是世界最长史诗的观点。王兴先研究员继王沂暖教授之后,一心扑在《格萨尔》研究事业上,组建研究梯队,不断培养壮大研究力量,注重多民族学者间的密切合作,携手共进。在国家民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西北民族大学几代学人呕心沥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全国同仁一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使我校成为全国《格萨尔》研究的学术重镇之一。
——赵德安
”“
史诗传统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丰碑,文学的高峰,是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和认同感的重要资源。史诗往往被称作一个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史诗的语言艺术往往就代表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高峰。《格萨尔》就是这样一个长久传承的、内涵异常丰富、文学和文化价值巨大的叙事传统。这套《格萨尔文库》有多重文化艺术价值,是民间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生动体现,是民间口传文化的高峰;资料学建设是其他工作的基础。这是落实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工程。我要表达对文库工作团队的崇高敬意。
—— 朝戈金
”“
这次《文库》的编纂出版,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一体的认识在学术研究中的鲜明体现,这部《文库》不同于以往单个民族的《格萨尔》史诗文献整理研究,《文库》首次出现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四种民族语言、文字和汉文对照本,以及在几百本木刻本、手抄本文献中选取的情节连贯的、不含现代艺人演唱的经典本,对于带动多民族、全方位格萨尔学研究,不仅能丰富和完善《格萨尔》英雄史诗,也将对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对中华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学术研究,对中国多民族文学的研究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此,我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 曹顺庆
”“
西北民族大学的专家、教授,从1954年开始直到2018年,60多年的时间几代人的努力,培养出140余名格萨尔学的研究生,建立起格萨尔学的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形成了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三卷三十册的这部《格萨尔文库》。这是一项学术上的筚路蓝缕的重大成果,也是对民族团结的一项重大贡献。我们向这些专家、教授,向这几代研究人员,特别是向已经逝去的专家,致以真诚地、感恩地敬意!
—— 安平秋
”“
格萨尔的故事,大致产生在公元11世纪前后,迄今为止,依然广泛流传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绵延数百年,积累形成二百多部、长达百万行,是目前所知最长的活态史诗,充分展现了中国广袤疆土上文学的多样性,在中华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刘跃进
”格萨尔研究回顾
西北民族大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展《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翻译、研究工作,成立了研究机构,涌现出了格萨尔学泰斗王沂暖、贡却才旦、王兴先等格学大家,并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992年10月申报《格萨尔文库》,1996年9月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王兴先任总主编并组织实施。
2001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格萨尔文库》日前开始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格萨尔》的整理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系统地展示了《格萨尔》丰富多彩的历史全貌。”
2000年12月16日,《甘肃日报》报道《格萨尔文库》出版情况。
学校一共培养格萨尔专业硕(博)士140多位,建设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并陆续出版多民族《格萨尔文库》,可谓硕果累累,被全国和全世界《格萨尔》学界所认可。
此次出版的《格萨尔文库》是《格萨尔》研究标志性成果和集大成之作,其编纂过程对于传承经典、培养人才、联合攻关、积累经验等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以文库出版发行为契机,民大学人将继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发扬“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爱国奉献精神,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END
更多精彩,可登陆西北民族大学官网
http://www.xbmu.edu.cn
关注官博、官抖、头条号@西北民族大学
投稿 huluanyingjun@qq.com
新闻中心QQ交流群:817881759
编辑:福脑丝
主编:马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