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人民正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握教育契机,做好学生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翠翠老师采取“师生互动新升级、教学方式多元化、实践作业助成长”的线上教学新模式,积极融入抗疫主题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互动方式
线上教学方式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新要求,拉近师生距离是上好“空中课程”的第一步。
“一封信”和“个性名片”活动,开启不一样的开学篇章。通过来自“翠翠老师的一封信”,让学生在开学前以最快速度了解本门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和学习任务;制作的“个性名片”新颖有趣,收到了同学们的暖心回应,大家也纷纷制作自己的电子“个性名片”,见字如面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让师生间的了解程度穿越网络迅速加深。
班级互动群和个性定制服务齐上阵,不限时在线答疑解惑。建立班级互动群,师生在群内共同交流学习;教师公开手机、QQ、新浪微博、邮箱等个人社交账户,随时随地与学生实现一对一交流,提高教学针对性。同时,教师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疫情信息,利用个人影响力,呼吁学生关注疫情、传播科学信息、抵制谣言,进行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思想修养、文化素养教育。
二、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课前调查把握学生需求,提供最优教学方案。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网络条件和尊重学生建议的基础上,选择“录播+慕课+直播”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师录播每周教学计划、学习重点和作业布置,提前上传平台以供学生快速了解学习任务,并及时上传教师课件供学习参考;学生通过阅读电子版教材和观看北京大学慕课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测试题,保证学习效果;教师不定期直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在做好解疑释惑工作的同时融入抗疫主题教育。
课后调查追踪教学效果,提供课程售后服务。在首周学习结束后,利用“问卷星”工具设计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线上教学方式和学习任务是否合理进行调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后期教学计划,实现因班施教。
三、创新布置实践作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是社交网络诞生以来和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成熟后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疫情事件,教师了解到同学们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志愿行为后,创新布置课程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助力疫情防控,勇担时代责任。
长辈口述历史访谈作业:学生通过采访家中长辈的过去经历,记录他们成长年代和生活背景,了解过去的中国,对比现在,感受中国的逐渐强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机会在居家隔离期间与长辈深入交流,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引导抗疫舆论方向作业:要求学生平日关注疫情新闻,记录自己感受和思考,对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上他人发布的有关疫情的文章、观点进行评论,针对其中认可的观点进行正面评论,弘扬正能量;对于不实信息、谣言或者错误观点,进行辩驳,引导网络舆论,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此作业为自选作业,希望以此引导同学们主动作为,但却收获了很多惊喜,有同学撰写科普病毒文章、有同学用上千文字澄清谣言、有同学积极转发有关政策和求助信息,还有同学与教师私信讨论对疫情的看法。在同学们的作业反馈中,教师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能够对不正确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引导,促进学生思想成熟成长。
精彩回顾
兰州财经大学学生通讯社
编辑| 丁瑢
主编 |唐文文
责任编辑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