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马世年教授主持的《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和传媒学院徐兆寿教授主持的《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两项课题获准立项,立项数位居全国第42位,甘肃高校第一位。
作为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设立,“旨在遴选研究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研究意义重大的课题。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衡量一个学校或者学术研究团体科研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
本课题是关于历代韩学文献的系统整理与综合研究。“韩学”是关于韩非及《韩非子》专门研究的一门学问,主要包括韩非生平及其思想学说的内涵、渊源、流变、历史影响等的专门研究,《韩非子》的考证、校勘、注疏等文献整理,以及韩学史的专题研究等。与此相应,“韩学文献”则是指历代所有韩学研究的基本文献,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欧美等域外文献。先秦诸子之学中,“老学”、“庄学”、“孔学”、“孟学”、“墨学”、“荀学”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成果斐然。而“韩学”与之相比,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够,韩学体系的完善、韩学地位的评价、韩学史的建构等都亟需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韩学文献方面,迄今还没有全面的整理与系统的研究,这些都制约着韩学的进一步发展。本课题即是对上述韩学文献的全面整理与综合研究。具体来说,主要涵盖如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01
一是历代韩学文献的全面清理。这是对文献所做的筛查与分类编排,包括对古代文献进行类编,对现代研究成果进行萃编,对历代韩学基本文献进行叙录等,从而解决文献存留与总量的问题。为韩学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02
二是《韩非子》文本的重新整理。这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韩非子》文本所做的重新整理,从而重点解决《韩非子》文本整理的问题。主要是指对《韩非子》文本做集成式的校勘、注释与集评,全面反映《韩非子》各版本的面貌与历代注释、评点成就,为学界提供一个更为科学、权威的文本;
03
三是中国韩学史的现代构建。这是从思想史的角度,在全面掌握韩学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学术眼光,揭示韩学的内涵、发生、发展和演变,重新审视韩学源流,构建现代视野下的韩学史,从而构建系统的中国韩学史。
本课题以“文献—文本—思想”的三维结构模型,从文献的构成、面貌、层级、品格、特征、思想、价值等多维视角,深入探讨韩学文献的基本形态与历史流变,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与促进,从而使我们准确认识韩学文献的全貌、全面理清中国韩学的家底。课题既是对整个韩学、对先秦诸子研究的深入与拓展,也是对中国古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开拓,因而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首席专家:
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科处处长,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秘书长、甘肃省社科联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近年来在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韩非子〉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新序注译》《潜夫论注译》等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并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师德标兵、甘肃省技术标兵以及西北师范大学第九届教学名师、第五届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
本课题以全面系统扎实的文献资料搜集为基础,拟建立百年中国影视名录数据库和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资料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构建出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的理论范式、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同时总结百年影视文学改编的成就与问题,提出当前和未来电视剧文学改编的最佳策略。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积淀非常丰富,形成的文献资料数量也及其巨大,但因为历史原因、政治因素和社会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期阶段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因此,本课题在时间上按照中国百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予以整理和研究,第一个阶段为建国前(1905-1949),第二个阶段为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9),第三个阶段为改革开放后至今(1979-2018);在影视类别上则按照电影和电视剧两大类进行归类研究。
在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的历史过程中,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等都对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题将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以及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对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多维度、立体式地揭示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的发展机制和逻辑结构。本课题避免由点到线再到面的主观式感性研究,而是对一百年的中国影视文学改编这一研究对象站在俯瞰的角度,在占有海量文献和数据的基础上,构筑百年的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的宏观立体图景。
本课题在整理不同历史时期影视的文学改编的文献资料的同时,力图探索各个时期影视文学改编的时代特点、艺术风格、价值取向、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更更清晰地全面了解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的历程。本课题遵循基本历史学、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等涉及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坚持从史料文献中提取资料,不以现有的西方文艺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强制阐释,而力图通过从文献到研究再到形成新文献的研究路径,客观真实地描摹出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的真实画卷。
本课题总体框架分导论、建国前影视的文学改编与文献整理 、建国后三十年影视的文学改编与文献整理、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的文学改编与文献整理、改革开放四十年电视剧的文学改编与文献整理、新世纪影视的网络文学改编与文献整理六个部分。
项目首席专家:
徐兆寿,1968年生,甘肃凉州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当代文艺评论》主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1988年开始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共计500多万字。长篇小说有《非常日记》《荒原问道》《鸠摩罗什》等8部,诗集有《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麦穗之歌》等3部,学术著作有《文学的扎撒》《精神高原》《人学的困境与超越》等20部,获“全国畅销书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奖,在《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文学评论近百篇。
责编:王聪 吴传曼
往期回顾:
这里是西师!
西师有初雪,你有故事吗?
张俊宗:以立德树人构筑中国大学自信
中国教育报 | 胡德海:扎根西北的“教育胡杨”
一场色彩的交响乐 | 陡剑岷从艺从教70年作品展8天“引”5000余粉丝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