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
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之重器新征程
扫下方二维码观看完整图文直播
11月8日,“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举行。作为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本次论坛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之重器新征程”为主题,包括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分别就工医结合与创新人才培养、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面向未来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教师发展、工程教育课程思政、大工程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产教融合与工程教育金课金专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
论坛致辞环节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主持。
杜玉波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要做到这三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论坛上发表精彩致辞。
他就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谈了三点认识:一要聚焦国家战略,开启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二要深化质量革命,开创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三要推进多维融合,开拓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杜玉波指出,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他希望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继续围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努力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助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朱忠明
“十四五”规划要把高等工程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忠明在论坛上发表精彩致辞,他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对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省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高等教育专项规划,把高等工程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宋毅
面向未来,高等工程教育承载着新的使命和责任
教育部高教司一级巡视员宋毅在论坛上发表精彩致辞,他指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发展取得了创新式进步。
宋毅介绍到,十八大以来,工程教育改革加速发展,我国已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占所有本科生的34%、全球工程教育总规模的35%。
宋毅表示,面向未来,高等工程教育承载着新的使命和责任,高等工程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新工科建设,加快培养工科类专业紧缺人才,促进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振海
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三点思考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振海在论坛上发表精彩致辞,他表示,高等工程教育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支撑和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
王振海指出,进入新时代,面对大变局,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应该遵守五中全会的要求,深刻认识新矛盾、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遇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发出机遇,应对挑战。
论坛报告环节由中南大学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主持。
田红旗
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南探索
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院士出席主论坛,以《实干·融创·树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为题发表精彩报告。
据田红旗院士介绍,近年来,中南大学聚焦新时代工程人才核心素养,开展“五个深度融合”的高等工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一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学生思政工作“12345”体系,围绕一个根本,筑牢两大阵地,抓好三个环节,依托四个主体,实施五项工程。
二是实践教育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大需求为导向,大工程为纽带,大师为引领,大实践训练平台为支撑,形成“双参与+三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四阶段+四平台”的校企联合实践教育模式。
三是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中南大学将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课程学习体系化、项目实训普及化、平台实战高阶化。
四是工医交叉与特色培养深度融合。中南大学依托学校工、医优势,用工科理论技术创新解决医科难题,促进理工医协同发展,培养工医交叉复合型卓越人才。
五是国际教育与国际产业深度融合。
房建成
探索医工交叉,为健康中国战略做出北航人的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房建成院士以《医工交叉的北航实践》为题作精彩报告,分享北航的好经验、好做法。
据房建成院士介绍,北航这五年一直在探索理工科高校如何与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医疗科技创新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房建成院士表示,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规律是医学和工程技术的紧密结合,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结合,带来了医疗技术的变革。所以说,医工交叉的结合是发展医疗装备的必由之路。
他表示,我国发展医工交叉,不能靠医学院单枪匹马,理工科院校要帮忙,在建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同时,关键是组织好、发展好大批理工科高校的作用。
具体该怎么干?人才怎么培养?北航怎么干?房建成院士表示,一是做强做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群,培养有医学素养的优秀工程师(工+医),二是开拓医学科学与工程领域,培养有工程科技能力的执业医生(医+工)。
房建成院士表示,北航是有使命和责任的大学,国家的重大需求就是北航的使命责任。北航探索医工交叉,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培养有工程素养的医学专家,助力医学界培养医工交叉高层次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做出北航人的贡献。
王怀民
升级软件教育——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新抓手
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怀民院士出席主论坛,以《升级软件教育——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新抓手》为题作精彩报告。
王怀民院士提出,今天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社会的受益者,而且应该是软件新文明的创造者。软件技能不仅仅是软件专业人才所具备的技能,而应该成为现代工科人员的基本技能。
王怀民院士表示,这些年来实践的过程中,计算思维应该如何落地,要靠软件作为载体,必须通过编程能力落地,具体体现在两个能力,对于计算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实现三个衔接。
一是和中学教育的衔接,今天的软件教育已经渗透到中学教育里了,要衔接好。同时要和当下衔接,今天大学的课程有计算机通识课程,里面重要的内容就是软件教育。三是和未来衔接,要和相关学科领域教育进行衔接,因此我们要促进软件通识教育和其他相关教育的融合衔接,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向锦武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引领未来空天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总设计师向锦武出席主论坛,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引领未来空天变革》为题,从未来技术对领军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北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与探索、北航未来空天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三方面作精彩报告。
我国要引领未来空天技术的变革,人才在哪里?向锦武院士提出,面对空天领域的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变革,我国急需更多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超常规人才。当前基于学科专业、批量式、规格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未来空天技术领军人才培养的需要。
向锦武院士介绍,北航学科发展十六字方针是: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在人才培养方面,北航始终瞄准国家急需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一流人才。北航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航空高等学府,在建校初期,主要培养国家急需的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在改革开放时期,北航主要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培养领军人才,在新世纪后,主要是在重大科学技术创新中培养拔尖人才。面向未来的变革,北航也要继续在培养拔尖人才上进行探索。
论坛详细内容请点击
左下角【阅读原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