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
“公益教育与服务学习研讨会”于12月7日在UIC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UIC等公益慈善教育领域的高校学者聚首一堂、交流高等教育中有关服务学习(又称公益研习)与公益教育的经验,并就公益慈善学课程、公益慈善学院建设展开探讨。此次研讨会由UIC全人教育办公室、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联合举办。
研讨会现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在学校教育中倡导服务-学习(公益研习),将教育的课堂引向社区,引向广阔的社会实践,“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这些年,国内越来越多高校实践公益研习,以课程、社团活动等教育教学的多元形式,将大学生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在实践行动中探索知识,学习成长。
UIC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介绍说,UIC致力于发展一种以 “全人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国际化、创新博雅教育。在具体实践中,UIC通过“全人教育义工服务”的课程,在服务学习的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怀社会、奉献自己、服务社会的义工精神;在假期,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奔赴海内外有需要的地方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既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深入了解社会,也能培养他们具体心怀天下的情操和社会责任。
UIC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介绍UIC义工服务课程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教授以“高等教育中的公益理念和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大学开展公益教育,不只是教育学生通过做公益来研习专业,也是运用专业来做公益服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包容、奉献以及合作精神等好公民所需要的素质。他还认为,公益课程不但要告诉怎么做公益,更该讨论为什么要做公益,要思考公益行为背后的内涵,进而开展让人成为人的教育,培养好的公民。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学院副院长王超教授则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公益教育进行探讨,并指出,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公益具备全球视野、伙伴关系、高透明度管理、公众参与程度高、受社会媒体影响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可以为面向未来的公益教育提供启示。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学院副院长王超教授谈公益教育的学科建设
在此次研讨会上发言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曾晶副院长、北师大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课程统筹杨志伟老师、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黄匡忠教授等。除了探讨“面向未来的公益教育”这一话题,与会人员对公益教育的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服务学习本土化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曾晶副院长发言
大一现当代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邱惠同学说道,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慈善类的专业课程,觉得各位老师讲的内容很新颖,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理念,很多有关慈善的理念和授课方式很有实践意义,值得其他学科借鉴。
文 | 刘勇 余媛滢
图 | 刘勇 谢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