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行 | 传承·热爱古琴的学霸

北师港浸大UIC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博雅行 | 传承·热爱古琴的学霸

北师港浸大UIC

曾获国家奖学金、冯燊均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及三次一等奖学金的“学霸”韩嘉俊,两年前在忙碌的学习中弹起了古琴。琴音初响,他的生活轨迹从此改变。

北师港浸大UIC

大四公共关系与广告专业的韩嘉俊同学,着一袭浅灰色唐装,甩着及腰长发,带着轻柔的脚步声向记者缓缓走来。在人群中,他如此另类。

北师港浸大UIC

更为与众不同的是,韩嘉俊加入UIC南海清音古琴社后,在古琴的一弹一拨之间寻得初心。为精学古琴,他推迟读研计划。为能挤出更多时间练琴,他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在学习上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在古琴的陪伴下,他的大学生活充盈、丰硕。

与琴为伴

热爱本身就是最大的天赋。韩嘉俊告诉记者,古琴易学难精,一首曲子要弹成百上千遍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韵味,而热爱是支撑他无数次重复练习的最大动力。

这种热爱源自古琴教师——李曼。经古琴课第一批学生的介绍,韩嘉俊于大三时加入南海清音古琴社。20岁生日那天,他弹出初音。李曼老师告诉他,留住初音、初心,遂能一辈子与琴为知己。

教古琴课,李曼并非先教授如何弹奏,而是与学生分享深厚的古琴文化。韩嘉俊总能从她的表述中,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她对古琴的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他。“教书育人”,实际上,先育人再传授知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韩嘉俊身上就得到了证明。“我并没有首先爱上古琴,而是先喜欢上李曼老师。她每堂课都会跟我们讲她以前学琴的经历,也会讲‘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印象特别深刻。耳濡目染下,我才慢慢喜欢上古琴。”有了这份热爱,他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学。

采访定在早上九点,此前他已在古琴馆弹奏了两个小时。他已习惯了早起,如果早上有课,他会六点半起床,赶在上课前去艺峯练习两个小时古琴,晚上则是在古琴馆弹奏到深夜,踩着晚归十一点的钟声回宿舍。“我的朋友常常开玩笑说我疯了,但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疯狂的事,而是很享受练琴的每一分钟,乐在其中。”他惬意地笑着。

丰富的大学经历

在广州读高中时的韩嘉俊不适应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班主任的推荐下,他幸运地与博雅大学UIC结缘。

这位热爱古琴的学霸是个严格管理时间的人。谈及他获得奖学金的经历,他总结说:“坚持自己的计划,当计划有变时,做到随机应变。我会保证学习和工作任务都在截止时间前两天完成,这样才有空余时间把任务完善、优化。”

这四年来,他一直累并快乐着。记忆中,最苦的一段生涯是大三。小组为了完成项目,从太阳初升到暮色四合,所有成员都坚守在学校餐厅热烈讨论、修改方案。他们对于项目计划书精益求精,连续一个半月的周末都如此度过。

韩嘉俊在大学的实践经历非常多元。他曾是公共关系与广告专业学会会长,筹办过多个专业活动;他也是思成筑梦大学生实践社团成员,曾当志愿者参与多次公益活动;他在读初中时便已掌握化妆技巧,至今已有十年彩妆从业经验。韩嘉俊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社团经历,从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于大三暑假顺利进入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实习。

“如果没有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全人教育课程作为调剂,大学生活将会很枯燥。”韩嘉俊说。

“我很幸运有古琴陪伴我的大学生活。”弹了两年,他深知自己一辈子都将与古琴结缘。原定毕业后读研,为了再精学两年古琴,他不惜调整读研的计划,也希望将来在国外读研时把古琴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原文刊载于杂志《博雅行》第二期。

-----------------------END---------------------

图文 | 张兰馨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北师港浸大UIC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师港浸大UIC-博雅行 | 传承·热爱古琴的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