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来自日本的Katsushi Ikeuchi博士来到大师讲堂, 为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团队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Ikeuchi博士介绍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分为两方面,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数字化的手段在这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Ikeuchi博士首先以日本民间舞蹈为例,向同学们阐释了用数字化手段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舞蹈而言,人的身体被分为三部分加以研究,上肢,腰腹和下肢。每个部分在不同时段会呈现不同状态,例如脚部就有左腿支撑,双脚离地和右腿支撑三种,不同状态间的转变又会有不同的方式。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对图像信息加以采集,生成周期,最高点位置, 轨迹等数字信息,指导机器人对舞者的动作加以模仿。通过对传统舞蹈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能起到记录作用,而且使得后人可以理解其模式,进而加以学习。
接下来Ikeuchi博士开始讲述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他提出这一方式最大难点在于需要设计新的传感器和软件系统,因为传统传感器多是以地面作为观测基点,如果简单采用用气球搭载传感器等方法又会扭曲图像的形状。所以他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三维传感系统,从不同角度对古建筑等进行数据采集。他展示了吴哥窟的数字化模型,以第一视角进行观看,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相较于传统的拍摄,数字化采集对吴哥窟进行了更加全面的采集与分析,甚至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合成平均人像。一位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通过分析吴哥窟的数字化信息,发现了雕刻的变化,找到了佛教向印度教演变的重要证据。
理工学院院长蔡小强教授为Ikeuchi博士颁发了"大师讲堂"纪念牌
最后,Ikeuchi博士就这一课题与在场同学做了深入探讨,本期大师讲堂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字:虞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