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铭记历史
历史的伤再痛,不能因时间让它淡忘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现离南京大屠杀已有78年
作为华软人的我们
应该如何纪念公祭日,
作出我们的贡献呢?
公祭日小卡片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2月27日,国家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8年前的昨天
公祭日
纪念是为了让我们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
凝聚民族精神。
历史会远去,
但却不能被遗忘。
大学生群体,
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只有深刻读懂历史这本教科书
领悟历史给予的昭示
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纪念是一种唤醒
回望那段满目疮痍的历史,沉重而肃然,永远值得沉淀和铭记。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的友善民族,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相反,更应该铭记在心。
纪念,是一次唤醒,它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历史需要主动伸手触摸,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讲授,更不是应试教育模子下的死记硬背。
历史不怕时光流逝,而是害怕被遗忘。时光可以流逝,事件可以久远,人物可以逝去,但是只要有了记载,就会产生穿越时光的价值。70年后的今天,如何让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以防落后挨打,如何捍卫和平守望相助?
答案就在于:通过纪念,带来一次民族的洗礼,精神的唤醒!
主动了解历史、参与纪念活动
我们可以主动了解历史、参与纪念活动、肩负历史重任。
一个民族的长远未来,取决于国家的青年。青年人如何定位自己认识自己,是必须思考的。王业兴老师谈到,纪念抗战,青年学生不仅要懂得落后就挨打,贫穷就受欺的道理,更需学会如何提升自己、获得力量、运用力量、表达自己力量的方法和途径。
“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需要高素质的国民;民族凝聚,强国强军,需要高素质的一代代青年。唯有铭记历史,不忘过去。才能更好地续写中国故事,实现中国梦。
袁文娟老师:(学校)可以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解历史,鼓励同学们课下去参观纪念馆,看抗战史方面的书或纪录片。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历史书籍,通过这些活泼的方式来了解历史,也更容易铭记于心。
宣传、研究、普及这段历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思想启蒙作用。老师,宣传、研究、普及这段历史。
管理系何思学老师说:“要发自内心地铭记历史,多把历史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有时间的话,我会带我的孩子多参观红色夏令营、参观抗战纪念馆,帮助孩子走进抗战英雄的故事里,让民族精神对于孩子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不再是涂画在小人书中和一个个电影画面里的,更要固化在日后的行动中。这样,我们才能多角度、多层面地让孩子感知真实的抗战历史。”
图书馆李雯老师:(同学们)通过系统阅读近代史、二战相关书籍,客观理解过去发生的,正视现在进行的,把握未来可能的,尽心尽力爱己爱人爱国。
财会系张超杰老师也表示,会利用课堂、主题班会、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将自己的所学所得融入其中,向学生们宣传抗战胜利之意义。
纪念抗战,不是为了挑起新的争端;勿忘国耻,却不是为了去恶意复仇。纪念,是为了永远的和平。
雨果说过,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反映过去的倒影。让我们一起正视这段历史,请不要遗忘它!
来源:校报63—64期第三版(略有删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昊
发布:王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