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 | “华夏有衣,襟带天地”——带你走进汉服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演讲 | “华夏有衣,襟带天地”——带你走进汉服文化

来源:校记者团

记者:周洋 毛杨阳

摄影:毛杨阳

4月9日晚,以“华夏有衣,襟带天地”为主题,由广州岭南汉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蕾老师为在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汉服及传统知识的精彩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华56个民族中,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什么?为何以华美著称且传承千年的汉服会在历史长河里黯然隐退?同学们带着好奇与期待来到现场,希望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服”以载道,真正属于汉族的民族服饰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谈起汉服在300年前消失的原因时,她讲述道,自1664年,清军入关,满洲人逐渐占领整个中国。为巩固满洲贵族在中国的统治,清朝统治者相继颁布了“剃发令”和“易服令”,下令禁止穿着汉式的传统服饰,用屠刀强迫广大汉人依从满洲习俗“剃发易服”。“因为这个政策,一直影响到后来,人们只有在死后下葬,唱戏和出家的时候才被允许穿汉服,所以到现在,人们都不觉得这是民族服饰。”

“虽然每次提到这一段历史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也不愿意接受,但历史就是历史,已经过去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现在再把它拾起来,并且传承下去。我觉得汉服不但是被迫消失和中断了,它还要承担这种不方便的误解,对于我们汉人来说,这真的太不公平!”杨蕾老师情绪激动,哽咽地说道。

汉服传承,唤醒消失的历史记忆

杨蕾老师向在场的同学们讲述了汉服的定义。现今有许多国人混淆了汉服的概念,误把古装影视剧中各式花样的服饰称作汉服,她表示,汉服不是影楼装,不是戏服,不是融入汉服元素的时装,更不是cosplay风格饰服,“汉服是真正属于汉族的民族服饰。”

汉服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变化,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民族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汉族从文化到血脉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汉服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之一,始终是汉族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重拾审美,弘扬传统礼仪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汉服历史悠久,伴随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自黄帝“垂衣裳以治天下”起,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服饰系统。但当代在西方文明不断冲击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

杨蕾老师表示对于多数汉族国民崇尚日韩式、西式礼仪而忽视自身汉族传统礼仪的现象感到悲愤不已。她觉得,作为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的华夏民族——汉族,正失去着其自身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推广汉服,学习中华经典传承传统文艺,为汉文化的复兴来做出努力。汉服只是一件衣服,但这件衣服犹如一把钥匙,它可以打开汉文化的大门,从中可以了解更多丰富的中华文化。希望能唤醒消失的民族记忆,重拾华夏民族的审美和礼仪。”她说道。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本期排版 l 李元丞

责任编辑 l 周妍婷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演讲 | “华夏有衣,襟带天地”——带你走进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