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九十年来,广西大学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西大今日的办学成就建立在无数先贤呕心沥血砌就的基业之上。在我校建校90周年之际,特推出“历史名人在西大”系列推送,介绍不同时期对西大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者为西大发展进步所作的艰难探索。
第
1
篇
马君武:从民主斗士到一代宗师
发狠“拼命读书,立志做人”
马君武,原名道凝,号厚山,后更名同,又名恫,字贵公。留日时,改名和,字君武。留德后才以字行。他祖籍湖北,出生却在广西的恭城县府。曾祖父马丽文,进士出身,累官至广西思恩府(治所在今武鸣),旋卒于任所。父亲马衡臣,做过恭城、平南、 荔浦、马平(治所在今柳州)等县府的幕僚。
马君武自幼聪明,七岁时在桂林盐道街关帝庙读书,老师汤荫翘出对“鸡唱午”,他对“鸟鸣春”,用的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以鸟鸣春”的典故。可惜“神童” 九岁丧父,生计日窘,家境益困。小时候“课余与其妹助母缝衣边、插爆竹引线。 母子五人吃一碟臭咸菜送饭,午饭吃剩下的,晚饭再吃”。后来,他随做幕僚的舅舅去阳朔读书,但有空就到后山玩耍,或捉蟋蟀,或采野果。更出格的是他平日和一班年幼的仆人打牌赌钱。舅舅勃然大怒,差人把他送回桂林,并写信列举诸般劣迹,要求马母严加管束。
母亲怒其不争,把儿子一顿好打。从此他痛下决心:“拼命读书”,“立志做人”。这一年他十二岁。
次年,他附读张家学馆,馆设桂林南门五美塘附近。他勤奋好学,手不释卷,文章往往冠于诸同学辈。十四岁时从陈家表舅学。陈府有“怡楼”,“藏书颇富, 君武尽得阅读,学问大增”。是年秋,得识灌阳人、台湾巡抚、“台湾民主国总统” 唐景崧。马君武以十分敬佩的心情,向唐深深作揖,唐夸他很有才气。
1897 年,新中进士的康有为第二次来桂林讲学。他在桂林办广仁学堂,倡导新学,录取的学生多是向往新学的青年。当地有才华的青年如,龙积厚、龙焕伦、 龙应中、况仕任等都是他的高足。“君武时以年幼,未克入门为康氏弟子”,然得 “常从龙、况诸人问学,自此始知有新学、旧学之别。”
1898年,光绪皇帝变法图强,桂林开设体用学堂,聘唐景崧为中学科总教 习,还开设西学,并学英文,是为广西有现代教育之始。次年,马君武前去投考,名列前茅。再次相见,唐景崧当然高兴,勉励他以科学救国,立志学好英语、数学,接受西方科学文化。
马君武对从西方传入的格致科学有兴味,对维新派倡导的变法维新言论尤为推崇。当时学堂规定要写日记,马君武与同学们便在日记中评论朝政得失,抒发感时伤世之情。“事为学堂提调陈绶琯获知,视为犯上作乱,决定严加处分”。他便与邓家彦、秦嗣宗等潜逃出堂,转赴香港。邓、秦就读澳门储才学堂,马君武独赴新加坡,知康有为也逃亡在此,便去谒见,执弟子礼甚恭。其时,变法维新失败,光绪被幽禁。康有为号召“勤王”,唐才常起义武汉,康要马君武回八桂起事响应。没想到回国途中唐才常起义失败,马君武便隐居桂林,“乃韬迹故乡数月”。其间,邻居失火,殃及马家,先人遗物付之一炬。马君武原有弟妹数人,此前皆相继病故,仅留下一个使女,他只好于这年冬携母及此婢离桂同赴广州。 在漓江夜航的孤舟上,他追抚往昔,对先前热衷保皇之道感到怀疑,不由得怅然自问:“茫茫前路我何之”!
在广州,他寄居朋友家,入丕崇学院学法语,其母主婢二人以针线度日。第二年春,他赴沪入震旦学院学法文,也为友人所创的编译社翻译西文著述,以《法兰西今世史》开其端。其间,囊中羞涩,常常以烂芭蕉充饥,借路灯看书。 好在同学之父、东莞知县刘德恒资助他大洋四十元,得以赴日本留学。他是广西第一个自费出国的留学生。
从政碰壁,应邀回桂改从教
时逢乱世,地方不宁,书生百无一用。等待马省长的,不仅没有好运,反而是一场灾难。在马君武官场失意时,天无绝人之路,他的家乡广西却发生了新旧交替的大变化——新桂系登上历史舞台,李、白、黄(绍竑)邀请他回广西筹办广西大学!
1925 年,新桂系统一广西。时李宗仁三十四岁,白崇禧三十二岁,黄绍竑才三十岁。这些年轻的广西统治者,读过书,接受过新思想,有理想,有抱负,在军阀混战、弱肉强食的年代,当然想加强广西经济和文化建设,巩固已取得的政权,争取以实力与各路军阀抗衡。他们环顾邻省,都有大学,唯独广西没有高等学府,八桂子弟负笈京、沪、粤、汉各大学攻读,多感不便。为培养建设广西的人才计,于是,筹建省立广西大学提上议事日程。
虽然当时省内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所幸兵燹暂息,社会秩序逐渐恢复。1927 年冬,由省主席黄绍竑邀请马君武回桂,创办广西大学,从此,中国政坛少了一个勇猛的政客,却多了一个学界的宗师。
广西大学校址选在梧州市河西区蝴蝶山。1928 年 10 月 10 日,广西大学开学。马君武为首任校长,盘珠祁任副校长。 广西上下庆幸得人。
西大首任校长马君武(右)与副校长盘珠祁
当年的第一届学生周百嘉回忆:1928 年10月10 日广西大学在梧州开学,典礼在该校土木工程馆举行。会场布置简单、朴素,全体师生三百余人,济济一堂。马校长穿灰色长袍,缓步走入会场,全体师生热烈鼓掌,起立致敬。典礼仪式也很简单,由马校长主持。西大筹备委员之一黄华表先生代表省政府授印。马校长接印后,即宣誓就职。然后对师生讲话,表示:一定要把西大办成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现在虽然尚未在教育部立案,但由我马君武签发的毕业证书是同样有效的。马校长言词恳切,同学们无不衷心钦佩,深受鼓舞。典礼历时一小时结束。
广西大学印章
当时,广西的教育落后,省内高中毕业生不多,生源不足,故先办三年制预科。学校仅有预科生三百人。虽然办的是大学,实际是高中性质的预科,但马君武凭借着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在国内学术界、教育界的名望,在全国聘请第一批学识渊博、学有专长的教授十三人。他们是白鹏飞(兼校务长)、马名海(兼教务 长)、蒋继尹(兼总务长,《校志》《史话》等多种资料均误为其胞兄、曾任广西省参议长蒋继伊)、龙伯纯、严恩棫、黄叔培、周楚生、黄方刚、陈荫仁、刘尔题、曾昭桓、周萃机和张钦五。所聘的第一批教授,几乎都是留学生,个个都是学有专长,为一时才俊。
当时,教授们除校务长白鹏飞外,都担任预科班课程的讲授。如马名海教物理,蒋继尹和周萃机教化学,龙伯纯和张钦五教国文,严恩棫教矿物,黄叔培教平面几何,周楚生教代数,黄方刚和陈荫仁(兼《中国评论》英文版主编)教英文, 刘尔题教植物学,曾昭桓教历史、地理。
可惜好景不长,1929 年 4 月,两广战争爆发,李、白、黄不敌,粤军进驻梧州。刚刚开学不到一年的广西大学,因经费无着,被迫停办。
马君武只好离桂赴沪,后应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国公学校长。总务长蒋继尹教授疏散回家乡全州,竟在昭平死于土匪之手。
看似山穷水尽,不想世事多变。1931年 2月,因国民党元老胡汉民被蒋介石扣押, 广东军人纷纷反蒋援胡,两广又重归于好。 是年5月,粤军退出梧州,广西局势逐渐安定。广西政治委员会决定恢复广西大学,仍聘马君武为校长,盘珠祁任副校长,并电召两人速回梧州主持校务。
这是马君武第二次任西大校长(1931 年 9 月—1936 年 7 月)。
省府为了加重分量,电报又说:“务恳惠然归来,俾得早日实现,非特本会之企盼,亦全省人士之所渴望者也。”当时,马君武在上海,盘珠祁在香港。这封电文让两人欣喜不已,便在香港碰头,商量复校事宜,分别在上海和广西省内登出了招生广告,物色教授。自 7 月中旬到 8 月中旬,学校又先后多次电省府呈报学校诸等事宜,考试也定于 9月10日开始举行。
孰料广西省政府朝令夕改,竟于8月20日,一纸公文决定停办广西大学, 两位校长被改聘为省政府顾问,理由是“所办预科班其实与高中部无异”。接电后,两位校长感到问题严重,立即回复省政府,又电请李宗仁、白崇禧收回成命。理由是:我二位是奉省府的电文召回来复校的,期间请求拨款修葺校舍、 补购校具,都力求节约,其预算书也请你们查核在案;同时,一面在沪聘请教授,一面布告招考学生,现所聘各科教授已陆续来校;上海已考取本省学生预科六十名,理科、本科四十名,省内已在梧州、南宁、柳州、桂林四处招考。 “若突将西大停办,不特君武、珠祁等个人信用全失,即钧府亦何以示信于国人?况西大恢复不独为本省父老子弟之所渴望,即全国人士对于吾省此举亦认为革命政府建设精神之表现。”总之, 从个人、从西大、从省政府的威信来考虑,都应要求省府收回成命。第二天,两位校长又风尘仆仆到广州,面见李宗仁。次日,《民国日报》刊登李宗仁否认停办西大之文电。
1931年9月15日,广西大学终于恢复上课。10月10日,举行本科第一届新生(理学院第一班三十人)开学典礼,马君武校长发表演说,他慷慨激昂地说: “广西大学成立了,从此,广西有了自己的大学,不必去外省读书了。广西经济贫困,是文化落后的省份,首先办实用科学。所设理、农、工三个学院,今年先招收农科和工科学生,以培养建设广西必需的人才。现在所请的教授是全国知名的教授,希望现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勤奋读书,不要辜负广西父老的希望。”“我们要提倡这样的学风,师生共同生活,教授似家长,学生像先生的子弟;学生很用功,自修时间均在自修室自修。”“我们提倡‘锄头主义’来建设美好的校园。有了‘锄头主义’,才能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担负起建设广西的任务。”
手胼足胝,呕心沥血办名校
民国元老居正先生在《马君武碑铭》中说马在广西大学的创建过程中,“一 木一石,一瓦一椽,一几一席,悉心擘画,手胼足胝,虽在疾中,未尝少息”。
事实也是如此。西大旧校址是在蝴蝶山上,原是很瘠芜的地区,岭冈横亘, 荒冢累累,鸱啸狐号,匪盗出入,梧州人称之为“鬼门”。但经西大辟为校址,创办之初,马君武惨淡经营,提倡“锄头主义”,并率领全校师生员工辛勤劳动,披荆斩棘,经过建校期的大规模开山填土,修筑道路,整治环境,几年之后,蝴蝶山变成风景优美、林木葱郁、楼房掩映、道路平阔、书声琅琅、弦歌四起的校园。加上居高望远,视野开阔,鸳鸯河江水静静流淌,优美恬静,是一个理想的读书处。
梧州时的广西大学师生,就是这样用锄头、镰刀,开山辟岭,建起了“自己的大学”
广西大学第一届毕业生苏宏汉,多年之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他说:“蝴蝶山的沟坎是我们填平的,操场的土方是我们挖的,所有路旁的树木是我们栽的……将一座荒山建成幽雅安静而美丽的校园,这都是马校长策划的结果。”
当然,这仅仅是校园面貌的改变,为学生读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广西大学在基础很薄弱的起点上,几年时间就迅速获得了超常的发展,接近或跟上国内先进大学,引起全国的瞩目,这不能不说是马校长的功劳。
马君武校长在西大创办之初,就立了很高的办学宗旨和目标。他亲自撰写了 广西大学的校歌,歌词为:
保卫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为国牺牲,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求得知识,练好身体,更遵守严格纪律。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对内团结,对外抵抗,为祖国奋斗到底。
马君武自己学贯中西,游历丰富,年轻时候就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文化教育, 睁开眼睛看世界,意识到“非精研西学,不足以致中国于富强”;他给一位学生题词“集世界之知识,造极新之国家”;他从世界大变局和人类大转折的高度, 审视中、西的变化和关系,探求和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认为中国几千年来 一直是遥遥领先于世的文明大国,为何到了近代却成了被西方欺凌的“弱肉”? 得出的结论是:近世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变,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
“要想医治国家的疾病,只有施行新教育;施行新教育,目的在培养国民纯洁的意志,以造成坚贞、强固、刚正的品格,形成社会新秩序。”在西大纪念周上,马君武引用柏林大学校长菲希德的话来开启大家。他认为要施行新教育,师资力量起关键作用。
办学之初,马君武就决心要把广西大学办成名校。他深知要办名校一定要请名师:大学有如金字塔,底座愈坚实、愈巨大,就能树得起愈高的塔尖;大学师资水平愈高,就能培养出愈拔尖的学生。为此,马校长在全国范围内聘请名师来校任教。
他深知广西地处僻远,外省有名望的教授不肯来,纵然来了也仅逗留一年半载而已。为了留住名教授,学校开出的薪金往往比广西籍的高出许多。他儿子马保之(原名马保罗)从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后,马君武要他回广西服务。他与两位同班同学来西大当助教,马校长给外省的助教每月薪水一百六十元,给他儿子及本省籍的另一个助教则为一百二十元。他对儿子解释这种“厚此薄彼”,说:“广西既穷,又缺少人才,想将外省籍老师罗致到广西来很不容易;外省籍的愿意西大任教,只能用多给一些钱的办法来鼓励。”他认为广西人为广西服务,尽点义务是应该的。
马君武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愿意为西大服务的,一律破格提拔,大胆任用;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则立即解聘;每年 6 月,凡胜任教学工作的,继续聘用,增加薪金一级,个别优秀者得加薪两级。为了长远发展解决师资问题,学校又规定:凡在西大任教两年以上、工作成绩突出的中青年助教,学校保送到欧美留学深造三年,期间除照发原薪外,另借款作为学习和生活费用。但回国后必须回西大执教,并在一定年限内还清借款。归还的借款又转借给下批留学人员使用, 周而复始。
他原计划保送一百名助教出国留学,后因战乱,只选送了郑建宣、余克缙、 杭维翰、徐震池、汪振儒、熊襄龙、叶培、秦道坚等人。这些人学成回国之后,都成了广西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骨干。
为了使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1932 年,马校长亲自到欧美几个国家实地考察了四个月,一方面研究国外教育和科学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为学校购买器材。接着,盘珠祁副校长又去苏联考察。与此同时,学校还请了许多知名的国内外学者 来校讲学或任教。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学校设立“苦学基金”,用学校银行存款的利息和教职员自愿捐助的钱,去接济成绩优良的学生。奖学金分六等,学期考试各科平均九十分以上的,可以免交全部学杂、膳食、书籍费;各科平均分数达八十分以上的,可免学费,这是最低的奖励。二者之间,又按成绩高低,分有四个等级。还搞勤工俭学,在校内找些工作给贫苦学生做,不致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
学校分解,愤然辞职离广西
1936 年广西省政府根据《高等教育整理方案》,改组广西大学,校长由省席黄旭初兼任,废副校长制,改设秘书长;设校本部以资统辖各学院;将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改并为西大的文法学院,省立医学院改并为西大的医学院,与校本部同设南宁;将理学院、工学院并为理工学院,与农学院仍设于梧州;聘马君武为广西省政府高等顾问,聘盘珠祁为西大农学院院长。
关于这次改组西大,有书说是马君武反对军训,让白崇禧很不满意。事实并不尽然。
事实上,在外族入侵、国破家亡之际,素有爱国之心的马君武,不仅不反对军训,而且是坚决主张军训,只是对军训占用学生上课时间不满。他多次在演说中批评“打仗不需要大学生参加”的错误观点。他在演讲中说:要收复失地,“我们除了全国武装外,别无第二条生路,”“我们此刻实行军事训练,是万分必要的,我们军训的目的,就是预备敌人来的时候,能够指挥民团作战,守住我们的广西,不要被旁边的敌人侵入之后,临时手足无措。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不能不如此准备。”
西大学生军训会操
马君武是这样说,广西大学也是这样做的。西大开始军训是在1932年秋,不仅授以军事术科,并加以严格的军事管理,要求学生一律要穿灰色军服,扎皮带,戴军帽,挂领星、胸章,缠绑腿,过军事化生活。每天执行早晚点名制度, 早、午、晚三餐由号兵吹号召集列队入席,严格执行请假和奖惩制度。当时规定学生在校内寄宿,晚间在宿舍自修,有时还要搞夜间演习。到了1933年寒假开学后,西大女生加习看护学,每周增设妇女看护学习两小时。1934 年,马校长还号召广西大学学生,“团结起来,拿书本,拿锄头,拿枪炮去救国”,“以唤醒民族,复兴民族”为己任。
马君武手迹
战争期间,华南也为日机骚扰。为安全考虑,白崇禧要把西大的各院分散到各地去(但有书说是白崇禧有意为难马君武)。马君武闻知这个消息,大为愤慨,曾对教职员和学生公开说:“西大各院是万万不能分割的,我一定拼老命去力争,不许分割,而且期必达目的。”他以为李、白还是尊重他的意见,于是, 他先到广州去见李宗仁。李道:“此事是健生(即白崇禧)办理,你回去和他商量吧。”他于是又跑到南宁见白,请求不要把西大分割。白氏当面说道:“好吧, 你先生说怎样办就怎样办,不分就不分啦。”以后白便出巡视察各处。
马君武以为目的达到了,便欣然回学校。不料白崇禧为了避免和他争辩,一 面口头答应他,一面下令把西大改组。马校长异常丧气和愤慨,因有“拼老命去力争”“必达目的”的大言在先,不好食言,便于当年 7 月愤然离开了西大。
省立改国立,师生喜迎老校长
193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竺可桢、副院长李四光写信给马君武,想把科学院迁到桂林,马即去信热烈欢迎,并协助他们购买雁山水源岭一带作院址。8 月,他与李四光筹建桂林科学实验馆于桂西路,被举为常务委员。
这一年,学生闻说马君武先生已从上海回到桂林,便摇铃集合,到省政府请函,要求批准马君武重任广西大学校长。而马君武也记挂着广西大学。当时,西大面向全国招生,加上不断地接收各战区来校的借读生、转学生,已打破单一招两广籍学生的范围。此外,全国学术界知名人士前来西大任教者日渐增多。因此, 当时西大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生素质,乃至图书、设备等均不逊于国内名牌大学,但学校属于省立,地方色彩甚浓,阻碍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于是,从 1939 年春开始,学校发起“国立运动”;6 月,省主席黄旭初代表广西当局,对西大改国立一事表示赞同,同意转报教育部审批。同年8月22日得到批准,并命马君武为广西大学校长—— 此前的1937年,黄旭初到庐山担任训练团工作,据说蒋介石曾对他说:“西大校长,还是仍请马君武先生来担任较好。”
马君武任广西大学校长的简任状
但马君武因上次白崇禧 “逼”他辞去西大校长职务,心中不快,表示不干。不过看到各院校师生派代表前来敦请,欢迎他重返西大,他才欣然允诺。
德高望重的老校长重新上任,真是双喜临门,全体师生无不高兴。回校那天,师生欢欣鼓舞,燃放鞭炮,如过佳节。1939年9月23日,马君武第三次出任广西大学校长。到任的第一天, 他说:“我向来不找事做,但若国家有事要我办,我也不辞,尤其是在此国难期间,人人应该尽力救国。我又经休息了三年,精神业已恢复,不妨再来主持西大。”
其实,这时马校长身体已大不如前。也就是马君武第三次任校长的一个多月前的 8月7日,他的次子马卫之由德国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当天,适逢马君武六秩大庆(实为满五十九岁上六十),长子马保之也在这天结婚,他喜悦之情自不待言。在定桂门的太白酒家设了寿筵和喜筵,马君武拉着卫之的手,带他认识一些亲友。马君武患有胃病,在那喜庆 的日子里,他还是喝了不少三花酒。
喜庆之后,他即带病上任,不仅家人为他的健康担忧,就是他的老朋友包括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也曾对他流露过这种担忧的心情,但他却说:“有的学生望着我哭,我哪能不去……”
在重回西大不到一年的时间中,马君武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平时住在良丰校园的校长宿舍,周末就回桂林杉湖畔的寓所……胃病像阴影一样一直没有离开过他。有一天深夜,马君武胃部剧痛,马卫之只得去叩邻近医生的家门,请求医生来急诊。当时正值抗战中期,桂林的医药条件很差,只能服些止痛、治标的药,第二天马君武又抱病回校。
西大由省立改为国立,校务纷繁,他已屡屡显得力不从心。当时,其夫人又远在上海,马君武身边乏人照顾,体质日弱,但由于他与西大感情甚深,还是愿意再度效劳。
校务确实繁重。理工学院在梧州被炸之后迁至良丰,由于没有实验室,原有的机器运到后无处安置,只好放在露天空地。一些仪器虽然装在箱里,然日久不开,损坏不少。还有一部分仪器为了避免敌机轰炸,收藏在山洞里,受潮侵蚀,有的已生锈损坏。马君武来校接事,见之几乎流泪,心痛异常,便立即在雁山修建图书室、物理馆、化学馆、机械馆、材料实验室、电机室、矿冶室及学生宿舍,还拨款十余万增添图书仪器,并将山洞里的仪器取出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广西大学的办学条件,全校师生非常满意。
马校长三次主持西大校务,让西大成为全国排在前头的大学,有很多治校方略可以总结,一些观点,至今还有现实意义。
如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一个优秀民族必须具备的三种要素:
一、道德。中国贪赃枉法的事太多了,从前的汉阳铁厂与日本的小幡铁厂、中国的招商局与日本的邮船会社都是同时办的,可中国方面由于贪污很厉害,以至到今日不能与人较量。广西向来惩办贪污甚严,这是一个救国的好道路。每个公民都应该培养好的道德,才能协助政府,完成复兴民族的希望。
二、知识。社会上往往把知识看成是青年的专有品……往往使知识脱离实际生活,士兵认不得大炮表尺,不能好好驾驶坦克……今后我们要认清教授与学生都是国民一分子,都应当替国家做事,国民都是站在同一战线上,不应当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三、体力。我从前在国外读书,看到外国学生在铁厂工作,拉风、 烧炉做得很好,然而一些中国学生都做不来……前方打仗,是在泥水中过生活,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行……广西山地很多,桂林门前就有很多山,大家多走山路,还可以锻炼身体,把自己锻炼成为复兴中华的勇士……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口……大家能振作起来,不强盛是没有天理的。(马卫之《怀念我的父亲》,见《广西大学校刊》2005 年第 1 期)
抗战初期,马君武就提出西大的三大教育目的:一、科学的知识;二、工作的技术;三、战斗的本领,以达到救国的大目的。他深信,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难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只适应局部工作。因此,他经常组织学生到工厂包括到他领导的两广硫酸厂去实习。组织生物系、农学系、林学系学生到都庞岭、十万大山、花坪林区等地,研究森林群落,采集植物标本……
1940 年 2 月,西大改国立后第一届学生二百一十五人毕业,来宾及全校师生一千多人参加毕业典礼,白崇禧到校讲话。这一年,正值马老六十大寿,为了表达对校长的热爱,学生会与学校当局商量为他祝寿,全体师生共同庆祝,并演戏三天。学校里盛况空前,氛围十分热烈,农学院也从柳州派学生代表来祝贺。西林公园喜气洋洋,有学生回忆“那水榭、亭台、红豆院,都显得格外光彩”。
马君武在生辰聚餐会上,即席讲话长达三个小时,他对诸生倍加勉励,希望年轻人勤学苦练,从小打好基础,做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做一个有民主和科学头脑的人,并叙述自己幼年孤苦,家境贫寒,以及后来求学所历之艰辛,不禁悲从中来,屡屡以巾拭泪。又历举生平所受亲友之助,一一举其姓名,表示深深的谢意。在致辞尾语中,马君武解释他的才能“秘方”时说,那就是“堂堂正正做人, 清清白白做事”。其诚挚之情,使在座者无不为之动容。也有人以为不祥。
聚餐会不久,马校长归家突感不适,终致一病不起。1940 年 8 月 1 日,马君武因胃溃疡不治,不幸在雁山国立广西大学校舍逝世,享年六十岁。国民党中央决议由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发给治丧费五千元,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特派委员黄旭初代表致祭,举行了隆重悼念仪式。由省政府、省党部、省绥靖主任公署、国立广西大学、广西临时参议会等,组成马君武先生治丧处。
曾屡被马君武指名道姓地痛骂,比之宋高宗、秦桧的蒋介石,发来唁电并送来了挽联,挽联为:
总理昔追随,革命应推先进; 英才资教育,吾民痛失导师。
时任国民政府桂林行辕主任李济深,在前线指挥抗日的李宗仁、白崇禧等都送有挽联。其他如黄旭初、程潜、冯玉祥、于右任、龙云、陈立夫等一大批民国党政要员均送有挽联。还有他的干女儿、著名桂剧演员小金凤,吊马先生的挽联是:
抚我若亲生,慈父心肠, 大人风度; 现身而说法,桃花旧恨, 木兰新辞。
更有驻重庆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通过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送来挽幛,题“一代宗师”。在华北前线的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也合赠挽幛,题作“教泽在人”。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建议在雁山建立“马君武植物园”和“君武小学”,以纪念他为民主革命、为祖国的教育与科学文化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10日,安厝于桂林雁山之阳。一位亲历当天送葬的学生回忆:“西大至雁山脚下一里多路,沿途笼罩着哀伤,人们肃立路旁,供奉水果、香烛,伴着泪水,伴着无尽的思念。两千多人,西大的学生,马君武的亲友,生前好友,行列蜿蜒,护送马先生的灵柩。”
马君武墓
全校在大礼堂开了隆重的追悼会,来悼念的达官显贵、学者名流众多,会场挂满了帐布,送葬的队伍排了一里多长。马校长葬在雁山南麓,坟冢至今保存完好,“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受到什么破坏,因为良丰雁山当地的老百姓都了解和敬重马君武先生,并对马君武葬在自己的家乡引以为荣。
教育界的一代宗师、刚满六十岁的马君武,从此长眠桂林雁山下。
往期精彩回顾
同庆九秩 | 你最关心的校园工程项目进度,都在这里了!
那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石墨烯,已经出现在你的西大生活中!
师生话校庆 | 看西大各学院学子特色表白90周年校庆!
广西大学
信息来源于《广西大学九十周年校庆丛书——历史名人在西大》
编辑:彭镜玮
审核:周丽静
主编:李伟红
小西在等你点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