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展现高等院校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良好成效,充分挖掘优秀经验和先进典型,总结多样化高校扶贫路径,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19年“第二届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我校申报的《“小核桃”成为“大产业”》案例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并刊登于《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专刊)。
“小核桃”成为“大产业”
赫章县是贵州大学助力脱贫攻坚重点关注的国家级贫困县,亦是我国西南云贵川地区泡核桃的分布中心。由于缺乏核桃主导品种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成为了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2006年开始,贵州大学针对赫章县核桃产业扶贫的重大需求,通过校内遴选科技特派员,组建核桃种植技术团队,推动赫章核桃产业基地建设与加工技术发展,助推赫章县“小核桃”成为“大产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贵州大学在全省核桃主产区推广“专家小院”模式,构建扶贫联盟,助推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打造贵州脱贫和巩固脱贫效果的重要产业。
我校农学院副院长潘学军教授正是赫章核桃大丰收背后的核心专家,他通过多年理论研究、实地调查选种、培育等系列工作,在十年的时间里,浇灌出了蓬勃生长的赫章核桃产业,让研究成果惠及贵州大山里的贫困百姓。2006年,潘学军来到赫章,“赫章核桃”自此焕发生机——13年间,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年产值大幅提高,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如今,赫章县已是闻名遐迩的核桃之乡,核桃产量高、质量优,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潘学军也因此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潘核桃”。
听“潘核桃”讲初心故事
我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小时候看到家乡人依靠果树产业脱贫致富,我因此对果树有了特殊的感情。2005年,我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学专业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贵州考察。漫山遍野的野生果树让我心动,从此决定扎根贵州。
果树的培育“三分种,七分管”。这里虽然果树资源丰富,但百姓对果树缺乏管理。山区要脱贫,发展果树的潜力巨大,我暗下决心要为山区发展和脱贫攻坚干一番事业。
2006年,我背上行囊,来到赫章县。从最基础的气候、土壤、种质资源调查开始,全身心地扑在这小小的核桃上。为了选育优良核桃品种,两年时间我走遍了贵州全省88个县。路上饿得头晕眼花,老乡看见了,就把我拉到家里,烤两个洋芋给我吃,他们的淳朴让我非常感动,更激起我帮助他们早日脱贫的强烈愿望。
科研工作困难重重。记得在息烽县,我带领农户利用省外引进的大树高接技术嫁接了76棵低产大树,最终却只成活了6棵。我这才充分认识到贵州特殊的气候条件,倒春寒和降雨使核桃嫁接的难度远远大于北方和云南,照搬外省的技术不行。经过无数次试验后,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核桃伤流液的量太大,吐水太厉害,嫁接口容易积聚大水包。如何成功放水成为核桃大树嫁接的关键环节。经过6年的科技攻关,我带领团队实现了核桃大树的高成活率嫁接。当地农户非常愿意用我带来的品种和技术,大家还亲切地称我是“潘核桃”。
十多年来,我不仅自己种核桃,还带着研究生、本科生一起种,培养他们对农民、农村、农业的感情,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我们一起爬山越岭,搞调查、做研究、做示范,有时在地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我们培育了“黔核”系列4个核桃新品种,研发了核桃专用肥,获得了核桃嫁接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3项。赫章县核桃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坚果年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15亿元;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如今,赫章县已经成为贵州核桃产业的一张名片。
很多人问我:“在赫章带着农户种核桃,一干就是十几年,到底图个啥?”其实,我的初心就是让赫章老百姓早日种出好核桃、早日过上幸福生活,从来没有改变。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大地上,是知识分子的使命。
编辑:代烨怡 王清青
责任编辑:田玲荔
审校:尹梓熹 凡佳佳
关于贵大,你可能还想看
为优秀的贵大人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