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群,男,1957年11月出生
现任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
他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
2016年8月从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退休后
拒绝民办学校高薪聘请
自愿来到台江支教
扎根脱贫攻坚一线...
2019年9月9日
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同志
“扎根苗乡烛照学子的优秀支教校长”
的先进事迹
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
近日
省教育厅特邀“时代楷模”陈立群作专题报告会
带头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学习陈立群同志活动
报告会上
陈立群校长围绕
教育初心、学校管理、教师培养等话题
用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
分享了他在贵州这些年的教育感悟
报告深入浅出,金句连连
小编已经为你划好了重点
一起来看↓↓↓
教育,国之重器
● 教育从来都是一头挑起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另一头挑起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
●教育人的使命,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育就是要不断提升民众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这是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只有接受了教育,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拥有现代文化,才有能力利用各种政策资源、帮扶资源;才有能力掌控财富、驾驭财富;才有能力融入现代、拥抱文明。
回忆,叩问初心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师,做着很平常的支教工作。
●如果你问我的初心,那就是安安静静,帮一把处在薄弱教育环境下的孩子,我只想完成一个纯粹的心愿,别无他求。
●我的爷爷,曾经自己出资修建了一座石拱桥,至今依旧保存完整。我的父亲,一直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事,别的事情可以商量,但读书的事没得商量。爷爷的故事、父亲的观念都影响着我的人生。
●我之所以能够坚持支教,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受到家风的影响。
奋斗,志存高远
●现在学习环境很好,孩子们为什么反而不能静下心学习呢?那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远的人生志向。
●孩子智商的高低跟父母有没有上过大学关系不大,但是家长的期望值,一定会影响孩子受教育的水平。
●贫困地区的教育,最大难题不是解决物质上的困难,而是解决心理上的困难。许多学生精神上较为懦弱、胆小,学习动机单一,很难走进他的内心。我们一定不能放弃,要帮助他们走出来,这点非常重要。
●人困难的时候,差的就是一个机会。成立宏志班,就是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
●宏志精神是什么?我认为一方面是“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更是“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人一定要有志向,要有奋斗目标。
●卡耐基曾经说过,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高尚、高雅的人生志趣,并且鼓励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探索,打破僵化
●我们谈管理,一般有三个方面:权力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方面都要统筹推进。
●好学校和差学校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做事标准。有了做事标准和管理规定,就要认识到位,执行到位。
●教育有自身的规律,不能够一味地行政化。现在很多地方,官本位意识太强,而服务意识不强。
●所有僵化的管理统统都要打破,要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学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应该要多考虑他们的尊严,多考虑他们的精神需求。
●为了在学校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一共出台了16项管理制度。如何让制度真正立起来?其实我就做了两件小事:第一,凡是晚自修时间,学生一律不准讨论问题,不准说话。讨论问题只能在课间,课堂上不行。第二,每个年级两个老师值班,每隔十几分钟值班老师就要在各个班级转上一圈,并且进行打分。
专注,教师成长
●所谓扶贫先扶志,扶志就包括扶老师的志,扶学生的志,扶家长的志。其中扶老师的志,就是要制定、落实好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
●所有的帮助都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要真正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关键就要培养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对于来支教的老师,我都有三个要求:第一,教好你的学科;第二,带领好你所在学科的青年教师;第三,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儒家文化的学习和教育。
●教师培养最好的途径是什么?就是集体备课、集体磨课、上课评课。
●教师的培训,不是把这些老师送到大学里去培训,而是要去到中小学课堂上去。
●人是有惰性的,所以严格的监督很重要。所有老师的备课本、听课本、教研组活动记录本以及学生作业,我都会抽查,并且在教职员工大会上全面反馈。
大爱,行深致远
●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少财富,无论你官做得多大,最后能够得到社会公认的,一定是你的责任感。
●一个人的成功,就是让父母给他的潜能和正能量得到最大化地发挥。旁人可以给予帮助,但这种帮助不应该带有任何主观诉求。
●我给自己定过任务,其中一个就是要把社会最底层撬动起来,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大山可以挡住你的视线,但是不能够挡住你的梦想,不能挡住你的斗志。
●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学生,都一定要“专注执着”,把一件事情做好。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无非都是在专业的道路上,比别人钻得更深,研究更透,走得更远。
传递教育理念
守护教育公平
陈立群努力用他的情怀和专业
编织出贵州大山里
教育的经纬线
......
来源:综合整理自“贵州教育发布”
编辑:张朝飞
审核:叶 丹
整理:明德网络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