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学院简介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1998年,原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河北师范学院物理系、河北教育学院物理系合并为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5年3月更名为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专业教师中有教授28人,副教授32人,讲师16人,另有高级实验师10人,实验师2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的54人,博士生导师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突贡专家2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青年拔尖人才4人,省“三三三”工程二层次人选4人,三层次人选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等16位知名专家学者被聘为我院兼职教授。
六十多年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本科生教育不断壮大。学院设有物理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空间科学与天文系三个教学单位,设有物理学(师范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国家级示范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教学中心;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1100人。
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强势特色学科、省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天文台-河北师范大学空间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是河北省物理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6年,物理学科被确定为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学院物理学科名列第39位,与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并列。近五年,科研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
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素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采取“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从基础知识学习到科技创新实践、从实验室探索到实习基地实训、从教学基本功训练到进名校高中实习,本科生都深度参与并走向前台的特色文化;形成了高升学率、高端就业的良好局面。学院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率100%,考研率逐年上升,2018届毕业生考研率为42.9%,我院多次获得河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据统计,2020年高考改革,各大名校的理学、工学相关专业几乎全部要求必选物理学科,物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宽阔!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
学院风采
我院79级校友李树深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
榜样力量报告会
科普讲座
磁性测量系统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空间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生活动
健美操表演(河北省一等奖)
路边天文活动
——天文爱好者协会
天协无协联合活动
“支援灾区 重建家园”石家庄家电维修青年志愿服务
——无线电协会
梦之翼暑期社会实践队——无线电协会
物语航模科创协会
学生获奖情况
挑战杯获奖情况
大学生创新创业获奖一览表
获奖情况一览表
学生升学就业情况
专业简介
2018年招生专业有物理学(师范类)、空间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
(一)物理学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物理科学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物理学相关知识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与物理学相关的科技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3、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不低于155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 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电工实验,教师职业行为概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二)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
12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高素质的空间科学与天文学领域的研究创新型人才。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具备在物理学、空间科学及天文学等专业领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知识基础和技术能力,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管理与科普教育工作等。
2、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才学;
(2)学习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学习并掌握空间科学与技术以及天文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相关专业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空间与天文观测的相关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掌握外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能够了解并跟踪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科学前沿和技术进步;
(5)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阅读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6)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3、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不低于155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普通天文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天体物理学,行星科学导论,空间探测技术,空间天文实验,电动力学,天体力学,量子力学,实测天体物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项研究方向上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熟悉和资料。
3、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不低于155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光学,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电磁学模拟电子技术,量子物理,数字电路,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固体物理,EDA数字系统设计,数学物理方法,激光原理,光纤通信原理实验,光纤通信原理,光电子技术,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5)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学制、学分与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不低于155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线性代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嵌入式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高频电路,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路,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联系我们
学院网址:http://phys.hebtu.edu.cn/
咨询电话:0311—80787335,80787301,
80787310,80787313,80787304
责任编辑:康楷雯
审核检查:李茜茜
资料来源:物理学院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