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央视科教频道《读书》栏目
连续推出两期《孙家栋传》节目
节目中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的年轻照
引起了团团的注意
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
孙老是如此的帅气
随着岁月的变迁
当年的帅气少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但他和他们那代人创造的
“两弹一星”的科学奇迹
书写的鼓舞后辈的“两弹一星”精神
却将永远青春
今天,我们一起回看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年轻时的帅照
再次品读他们留在岁月长河里的动人故事
两弹一星元勋
01
于敏
于敏(1926~2019 ),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一系列关键问题。2018年被评为改革先锋。
35岁时的于敏
因为“爱国主义压过兴趣”
选择了从零开始研究氢弹
隐姓埋名近30年
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晚年时的他说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
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足以自我安慰了”
02
王大珩
王大珩(1915~2011),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2018年,被评为改革先锋。
1948年,33岁的王大珩
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选择回国
1951年,他受中国科学院邀聘
筹建仪器研制机构
1953年底,他和同事们
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
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
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
等一系列光学仪器
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
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
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多项空白
晚年
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的王大珩
曾委托秘书传达过一份特别的嘱托
“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03
王希季
王希季(1921~),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曾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1958年,只有37岁的王希季
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
根本没见过火箭的年轻技术队伍
充当起中国航天第一代“创客”
没电脑
就用一屋子手摇计算器代替
稿纸堆得比桌子高
24小时“三班倒”
一个月,终于算出了一条弹道来
这是王希季的青年故事
04
朱光亚
朱光亚(1924~2011),核物理学家。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1950年2月,他在回国途中
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发出了
《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我们中国是要出头的,
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
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
这样的一封信
影响了一批批有志之士选择回国
05
孙家栋
孙家栋(1929~ ),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曾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年过古稀未伏枥
犹向苍穹寄深情
如今的孙家栋依旧像青年时一样
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2018年6月5日
89岁的孙老亲临西昌观“风云”
见证风云二号的收官之战
他说“我是工程总师,应当到一线来”
06
任新民
任新民(1915~ 2017),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在外国已是讲师的任新民选择回国
1956年,钱学森邀请任新民一起
创建中国的航天事业
任新民欣然答应
半个世纪的航天路,有起也有伏
每一次都如履薄冰
为航天奋斗一生
任新民被尊称为中国航天“总总师”
他却看得很淡,说自己
“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只是研制了几枚火箭
放了几颗卫星而已”
07
吴自良
吴自良(1917~2008),材料学家。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1951年初
吴自良放弃国外前途无量的工作
辗转日本、香港后回国
六十年代
在他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探索反复试验
于1964年试制成功“甲种分离膜”
并投入使用
为我国的原子弹爆炸做出贡献
“天助自助者”
是他坚守且践行了一生的格言
08
陈芳允
陈芳允(1916~2000),无线电电子学家。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
1945年
陈芳允抱着科技救国的决心
赴英国留学
1948年5月,他学成归国
有人说,要记住陈芳允
只需记住他的两个特点就行
一是自己给自己理发
二是自己给自己缝补衣服
生活至简,祖国至上
他以诗言志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
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09
陈能宽
陈能宽(1923~2016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1960年,时年37岁的他
奉调参加原子弹、氢弹研制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之一
主持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晚年长期卧病在床的陈能宽
每当听到喜爱的诗词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依旧还会握紧右拳
锤击自己的胸口
轻声地说:“我们,我们!”
10
杨嘉墀
杨嘉墀(1919~2006),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
1956年1月
新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同年,他选择毅然回国
为了国家需要
他几次改行,钻研了多个专业
不论哪个领域,只要他从事过研究
就都作出了成绩
“给我印象最深的
他出了名的好说话
接任务从不推三阻四
也不说‘不’”
与杨嘉墀相交50年的屠善澄院士说
11
周光召
周光召(1929~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壮心犹在,夕阳更红
“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
社会上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有的弄虚作假
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
不管质量、效果
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
这些年,已经退休的周光召
不止一次地表达这样的忧虑
“尽管现在的诱惑很大
但做科研不要有压力
要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
他告诫青年科学家
以真正科学的态度
对待社会、对待自己
保持科学的精神
理智冷静地面对社会
12
钱学森
钱学森(1911~ 2009),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美国人说他抵得上5个师
宁可枪毙也不让回国
软禁5年
他用香烟纸发出求助信
直到周恩来总理过问才得以脱身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他说
我的事业在中国
我的归宿在中国
13
屠守锷
屠守锷(1917~2012),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屠者,守锷
是家族对他深切的期望
同时也蕴含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理念和担当
青年屠守锷曾在上海亲眼目睹
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肆虐
大上海血肉横飞、满目疮痍
他立下志愿
一定要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
赶走侵略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准确命中
万里之外目标之后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双手捂着眼睛哭了
继而又孩子般地笑了
……
14
黄纬禄
黄纬禄(1916~ 2011),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1957年
已过不惑之年的黄纬禄和战友们一起
遵守“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儿”的铁律
走进国防部五院
开始了共和国导弹研制工作
等他与同事向世人证明
中国人靠自己也能造出导弹时
已落得一身的病……
66岁那一年,由于过度操劳
体重减了11公斤
人们说,黄老是剜下自己的血肉
补在导弹上了!
而他自己说
“11公斤
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
算不了什么
但是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
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15
程开甲
程开甲(1918~ 2018),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他是牵头核试验的“核司令”
他的一生为国披甲铸盾
他曾说
“常有人问我对自身价值和追求的看法
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我的信念
正因为这样的信念
我才能将精力全部用于
我从事的科学研究和事业上
我还要努力不懈,不老常青”
2018年,程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6
彭桓武
彭桓武(1915~2007),理论物理学家,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曾有人这样问他
“当年您已在英国学术界
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
为何还要选择回国?”
彭桓武回答
“你应该问为什么不回国!
回国不需要理由
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学成回国
是每个海外学子应该做的,
学成不回国才应该问个为什么!”
17
王淦昌
王淦昌(1907~1998),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曾留学德国的王凎昌
26岁就成了物理学博士
学术前途无量
他却于1934年毅然回国
面对挽留自己的导师
他说
“我是中国人,来德国求学
为的是报效祖国。”
1959年,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
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
一时轰动世界
当时王淦昌获诺贝尔奖
只是时间问题了
可他却突然销声匿迹
原来
当年前苏联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
受国家之托
王淦昌改名“王京”
数十年如一日
投入到了核武器研制工作当中去了
18
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邓稼先要去搞原子弹的当晚辗转反侧
夫人许鹿希问怎么了
“我要调动工作。”
“调哪?”“不能说。”
“干啥?”“也不能说。”
“我跟你通信?”“不行。”
整整28年邓稼先不知去向
许鹿希信守诺言,痴情等待
在一次航弹试验时
他受致命核辐射伤害
尽管如此仍然带病工作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
19
赵九章
赵九章(1907~1968),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1964年12月
赵九章连夜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关于全面规划
中国人造卫星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半个世纪过去了
我国空间科技已突飞猛进
再来回顾赵九章当年的规划设想
相当具有预见性:
①以科学试验卫星作为开始和基础
②全面发展应用卫星
③对地观测卫星基础上发展载人飞船
④必须使卫星拥有反干扰、反破坏能力
20
姚桐斌
姚桐斌(1922~1968),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姚桐斌主张有计划
安排当前研究和预先研究
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个统计
当年姚桐斌主持提出的预先研究课题
约80%已用在火箭型号上了
姚桐斌牺牲时年仅45岁
去年,在纪念姚桐斌逝世50周年前
他的大女儿姚微明在博客上写了
一篇缅怀父亲的文字
他少年时,不为家境贫寒所困
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上学汲取知识
青年时,为能有书读
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障碍
为中国航天事业工作的十年中
他所想的就是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和
祖国的强大多做贡献
我希望大家换一个视角去看我的父亲
每每谈到他,多想到的应该是
他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
及他对中国航空航天做出的杰出成就
父亲和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
如岳飞、文天祥一样
高风亮节,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
光荣而捐躯
作为后人,我们要传承他对祖国的
一片赤胆忠心,高尚的人格
及为中国的强大奋力而为的精神
21
钱骥
钱骥(1917~1983),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他提出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
组织编写
《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
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技术基础
他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
总体负责人
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
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22
钱三强
钱三强(1913~1992),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父亲是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
他与妻子何泽慧一同
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他是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总设计师
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就是出自他之口
23
郭永怀
郭永怀(1909~1968),空气动力学家,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
坠机时以血肉之躯
保护重要科研资料完好
唯一的幸存者回忆说
在飞机剧烈晃动时
他听到一个人大喊:“我的公文包!”
当救援者尝试把两具烧焦的尸体分开时
才发现血肉之躯护着一个皮质公文包
里面装有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
这关乎国家利剑的锻造
周恩来总理和钱学森闻之泣涕
23位元勋
如今仅余3位在世
念他们的名字
识他们的模样
诵他们的过往
大国脊梁,愿你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