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首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咸甜粽子之争。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说起端午,作为吃货的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美味的粽子。此时,也正是甜咸粽子之争又起的时分。每个人在粽子的口味上肯定都有自己的“心头好”。如果有人站出来说:“蜜枣粽这种甜粽才是王道,咸粽什么的都是浮云!”那么一定会有人不服气:“咸粽才最正宗,每一口都软糯鲜香!甜粽就是粽子中的异类。 然而无论是那种口味的选择,都无对错。味道是我们的一种特殊的记忆存在,可能是假的味道,也可能是一个乡愁的寄托。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又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食欲春秋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此外端午还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的由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端午节是集吃喝玩乐与一体的欢快节日。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反映了端午节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端午有趣的风俗和活动吧!
01
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各地多有不同。《浙江新志》载当地的节日食品有粽、蒜、蛋白、切鸡、馒首、绿豆糕、薄皮糕(用春饼包菜)及五黄(黄鱼、黄瓜、雄黄酒、黄鳝、黄瓜头)、五烧(烧酒、红烧肉、烧窝、烧饼、烧馒)等。
02
说到端午节的玩,人们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龙舟竞渡了。龙舟竞渡,又叫划龙舟、扒龙船、抢江。竞渡时,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而坐,各执短桨。船上另有几人,摇旗呐喊,击鼓敲锣,以助声威。竞渡要耗时几十天之久!除了划龙舟,端午节的娱乐活动还有斗百草、放风筝、抓鸭子,真是乐趣无穷。
03
端午的避邪卫生活动,即保护自己的生命、使健康不受邪怪虫毒侵害的活动。用植物、手工制品避邪驱毒在端午节十分常见。各地用来避邪的植物各有不同,其中以艾蒿和菖蒲最为普遍。一般是将艾蒿和菖蒲悬挂在房檐上。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所以这天,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采药来达到卫生医疗的作用 。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时至今日,端午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是一种情怀。几千年的光阴里,从避瘟驱邪到爱国孝亲,端午节一路走来,给我们的民族以健康、信仰和力量。
祝大家端午安康
排版:张 博
编辑:孙驭钦张鑫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监制:李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