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邓博洋
2013级 广播站新闻组
朗读者如是说:
我也曾羡慕过那些说走就走的人,羡慕他们心下的决断和背包里的诗意。然而,仔细想起来,旅行并不是人生的标配,它只是感受生命的形式之一。
从前人人网还很火的时候,常常看到许多朋友上传照片,一个或一群人站在清风白日下,身后倚着一座陌生的城市,笑得开心。热门分享的日志,标题也都是,哪里是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毕业之前不要错过。后来人也许不会记得,有一个时代,那些身穿棉布裙,背着单反行走世间姑娘,曾一度成为文艺青年心中的标杆,并且带动了许多边远小城旅游业的发展。
我曾策划过一次出走。嗯,是出走,不是旅行。旅行起码要带一点路费,出走是囊空如洗,口袋里只有几个铜板叮当作响。至于为什么要出走,具体原因我已经记不清楚了,能想到的只有模拟考分数下来了,而我的数理化三科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
深层原因大概是每一个还没长开的少年,都有过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文艺程度仅次于开咖啡馆和书店。听说在远方,呼吸就能填饱肚子,行人也都和蔼可亲。因此,地图上那些有着美丽名字的城市,一度让我心生憧憬。在此之前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自己背着硕大的背包行走在星夜,满脸疲惫地撑开帐篷露宿在荒野。因此当考试卷子发下来的时候,看着上面刺眼的红字,我跟自己说,是时候了。
我来到好友的城市,拉着她的手在陌生的街道穿行,我说我要去博物馆你带我去。市博物馆的门口,我看到楼俨屋舍静静伫立,檐壁的飞龙金凤被粉饰一新。我们走进去,偌大的院子空无一人,屋里外透着冷清,几个妇人聚在屋子的一角织毛衣。沿墙一溜的玻璃展柜,千年的铁器石具被精心地陈列。我一直以为自己喜欢那些老旧的东西,然而看着它们却突然没有了心情。如果不是墙壁上的解释,我理解不了放在金丝绒上面那些器具淀积的深刻含义,我突然感到失望,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失望。
青铜旧鼎,琉璃瓦,那些史书上字里行间都透着千年灵秀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居然就是这么普通的颜色样式,普通到如果不是在博物馆里被那些精致地陈列,摆在在旧货市场的货架上你甚至连看都不会看它们一眼。我不懂它们的价值,或者在它们的眼里,我不过也是个附庸风雅的游客而已。
它们静静地凝望着我,带着洞悉一切的智慧,没有嘲讽,我却感到了羞耻。因为自己的无知,这种装腔作势的旅行,我的眼里没有风景。
张先生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陪他有过一次毕业旅行。
因为时间和预算的原因,我们选了大连附近的一座小岛。那时候是六月,岛上还没到旅游旺季,人并不多。我们登船渡水而来,心里十分兴奋。然而这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岛不大,我们散散漫漫地走,四下望去,山便是普通的山,树便是常见的树,除了沙子细腻一些,海与从前看的,也并没有什么区别。这里固然没有热门景点处处贩卖纪念品的商业化,然而距离我们想要的旅行,似乎也少了些,只是到底少了些什么,我不明白。
听说山顶有一座仙女湖,我们便租了车上山。车子在盘山道的歪歪扭扭走着,四周掠过去青翠的树木,司机偶尔从后视镜里打量我们两眼。
我问,师傅,为什么叫仙女湖,有什么典故么?
师傅笑了一下说,原来叫大水库,因为名字不好听,没有游客,后来改了名字以后,到这里来的人便多了。
我说,哦。
那一次旅行,我们并不十分快乐。我后来想,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我们眼里没有风景,也没有探寻的兴趣。眼里没有风景的人,去哪都是一样。远方的山和眼前的山是一样的山,远方的水和眼前的水也并没有不同。我们看不到风景,也看不到美。
我们无知且焦虑,无知导致无趣,焦虑源于社交网络里的攀比,让我们不甘心泯然众人,却又找不到更加特立独行的方式。我们盲目的出行了,寻找摆脱眼前琐碎的方式,然而我们最终回到原地,带回更多的焦虑。
许多人喜欢旅行的原因,是因为眼前生活叫人疲惫,想着也许换个地方,生活也许会不一样。没出门之前,我以为的旅行,是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联系,走出三三两两的人,成全一场两场素面的爱情。我以为的旅行,是遇见一些似曾相识的风景,想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有着刻骨铭心的回忆。你熟悉它的一草一木,你铭记它的寸土寸心。那才不枉,整个城市,铺垫成的你的故事的背景。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是以一个过客的姿势,进行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我们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眼前高楼林立,身边车流不断,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同样的繁华,同样的节奏。我们背着旅行包,跟着导游,身边一群游客拿着照相机,我们看到的风景,同时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相片里,式样雷同,没有一点新意。
我们去了排行榜上最值得去的城市,品尝了评价最高的美食,我们走走停停,打卡一样从一个地方奔赴到另一个,行程满满当当。我只觉得疲惫,什么时候开始,旅行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不像是放松自己,更像是一个任务或者是一个目的。
至此我开始质疑,远方的意义。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读林达的书,看作者夫妻一步一停,千百年的历史娓娓道来,想起来当年三毛也是这样,在陌生的城市把日子过成了有趣的诗。抬眼四顾,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正是许多人梦中的远方,可是在不同人的视角里,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忽然想起一个深夜,和张先生漫步在一座边境小城的街头,还不到9点,马路上一片漆黑,只留下路两边沉默的路灯,招揽着游人。那时候我们刚从笔记本上划去这个城市要看的风景,要吃的美食,富余出一个夜晚的悠闲。随便拐进路边的一家小店,点了两杯奶茶,只当做散步的消遣。
然而那奶茶的味道却十分惊艳,醇厚绵长,令我们十分意外。因为这惊喜,那晚我们像两个快乐的孩子,捧着奶茶边走边喝,边笑边说,好像回到了大学岁月。毕业这几年,步履匆匆,被时间抽打成不停旋转的陀螺,顾不得往回看,我们有多久没这样一起走了。
那座小城的风景并不叫人印象深刻,然而那个夜晚却时常浮现在我心中。
想来旅行如是,人生亦如是,有时候太过重视形式,反而失了本趣。贫穷的人因为攒钱不易,出行一次总想着将仅有的硬币换取最大的价值,人人都去看的,自己也一定要看到,不然便觉得吃亏。抱着这样的想法,倒不如就在家附近走走,先学会观自己,再去见天地。
我也曾羡慕过那些说走就走的人,羡慕他们心下的决断和背包里的诗意。然而,仔细想起来,旅行并不是人生的标配,它只是感受生命的形式之一。有些人喜欢漂泊行走,有些人一生只待过一座城,却都不妨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电影《一代宗师》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人生莫不如是。
什么是《理工朗读者》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理工朗读者》是以央视《朗读者》为蓝本,由广播站和新媒体中心推出,面向全体在校师生、毕业生以及校友开办的全民朗读节目。《理工朗读者》向全体师生征集朗读,说出你的故事,诵出你的感情,每周和你不见不散!
如果你有故事,就请朗读给我们:如果你有情感,就请朗读给我们。理工朗读者,现面向全院师生和社会各界长期征稿。
其实你只需要:
1、用手机录音即可
2、最好有背景音乐
3、可写或说一段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写清自己的班级、姓名;如果是毕业生、校友,请写一个自我简介
5、上传录音和文字文件至QQ2336334863
6、长期征稿,长期有效
编辑|广播站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