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烙印在中国人记忆中的文化基因,是属于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有的一种集体回忆。每个人关于春节的记忆,无论喜悲,都是时间的见证。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不同年月的春节又有着时代鲜明的痕迹。透过不同时代人们过年方式的变化,也能隐约看见大半个世纪的脉络走向。
从集体年到革命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人们不是买新衣服,而是做新衣服,选购花布,回家裁制新衣是当时独有的特色。大家吃年夜饭一般在公共食堂里,虽说集体吃有集体吃的热闹,但无法顾及所有人的胃口。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春节的欢庆活动染上了浓浓的政治色彩。每一个机关,工厂,各地文化宫都要举办自己的文化晚会。劳动人民用自己的热情和欢笑拥簇新政府的成立,迎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属于集体的时代。单位发电影票,组织联欢,街道组织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上装饰。许许多多的人们结伴来到大街上购置年货,过年就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肉还有各种各样的酥糖和零嘴儿。那个年代,很多的食品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买肉票、油票和粮票是按户口或人数供应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多供应一些,所以一到临近年关,街面上就热闹了,办年货的人把街上挤的满满当当的,国营的副食品商店在寒冬腊月为了应对置办年货的“人潮”,基本上都是在门口搭块大木头板子当街卖年货,而排队的人们无论等上多长时间,外面多么寒冷,脸上都是笑意盈盈的。
那时候的人们盼望过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年时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借机“解解馋”。在那个年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能吃到平时想吃也吃不到的好东西,才有机会穿上属于自己的新衣服。过年放鞭炮更是那个年代孩子们最大的乐趣。那时过年,有钱没钱的人家都要或多或少地买上几挂“小鞭”。
在七十年代,简单的年夜饭因为倡导革命化,所以那个年代的年夜饭以家庭自制为主。娱乐节目比较单调,基本都是看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排队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那个年代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城里的家庭大多骨肉分离,因此电话尤为珍贵。70年代末,鸡鸭鱼肉,无一样不要票。为了吃上一顿相对丰盛的年夜饭,往往提前几个月就将各种票证凑齐,买上一些平时不常吃的荤腥,腌上一两只猪头、几条河鱼、几只鸡。到了除夕前,家家门前都会飘出阵阵腊肉的香气。
从改革年到开放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菜式不再单调的年夜饭了,1983年取消了凭票采购,家家户户都能选购自己想吃的菜。改革开放初期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得到了飞速增长。毫无例外的,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就愈发丰富起来。如果说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有了什么变化,那一定就是 —— 看春晚。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从这一年起,中国人过春节就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多少关于春节难以忘怀的记忆,都和春晚紧紧连在了一起。当时看春晚,谁也舍不得错过一秒镜头。
改革开放40年,年货的内涵不断扩展,采买的方式不断变化。消费升级的路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也逐渐丰富起来。那时的高档消费以“三转一响”为代表,“三转”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万元户”备年货还可能是一台黑白电视机。
90年代,鸡鸭鱼肉、花生瓜子、糖果饮料、服装鞋帽等作为年货已是常见。影碟机(VCD、DVD)、传呼机(BB机)、大哥大、小霸王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也流行起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国人的年味儿已经从单纯注重饮食扩展到更广泛的物质精神享受。回家远游两相宜,旅游过年早已成为春节新民俗。随着物质生活进一步丰富,大家开始吃到真正丰盛的年夜饭,大江南北新鲜的菜都能摆上桌了。
经济发展催生个性年
再回头看现代的过年风俗,从庆祝形式上来说就有很大变化,形式也更为多元。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按照程序做一些像是送灶神,祭拜祖先等等之类的活动,而是更多地关注人本身的心理或者气氛。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更关注家庭团聚的和睦气氛,而少了很多传说神话色彩,多了“人文主义”色彩,人们也更多地关注怎样更加舒心地过。所以选择春节期间外出旅游已经很常见了,旅游过年成为新民俗。
土特产、保健品、衣服鞋帽等“老三样”年货逐渐被无人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科技味儿十足的“新三样”取代。天猫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蒸汽拖把、洗碗机、擦窗机器人、烹饪机器人的购买数增幅分别是320%、188%、169%、145%。此外,旅游、读书、观影、看展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主流,人们的消费更加注重品质。
吃,是中国人过年永恒不变的年俗。人们对吃的消费也在升级。在消费逐渐细化的今天,春节餐饮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半成品年夜饭销量可观,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看电影成为了人们过年的一种娱乐方式。春节档不是纯粹娱乐的档期,春节档的受众不再只看重影片的合家欢形式,而是更注重影片质量带来的良好观影体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信拜年、微信发红包、智能模拟放鞭炮、用手机扫“福”,给新年风俗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很多人说,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更富裕了,但是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春节作为我国民众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佳节,随着改革开放,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个人能应该理性地看待变化,理解挖掘节日民俗的真正内涵和寓意,才能知道该怎么过节,而不仅仅是把目光停留在形式上。或者是更多关注本意之外的东西,这样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只要紧紧围绕和谐与团圆的主题,用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变化,用更加平静的心态接受变化,我们就能过好这个象征团圆美好的传统节日。
说到底,无论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还是方兴来艾的新年俗,所承载的,都是千万个家庭欢聚的快乐温情。新旧更替之间,只要家人享受过年的过程,便是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温情,简单却厚重。它蕴含的,是老人对子孙平安归来的期盼,是父母对家人和睦、生活蒸蒸日上的向往。是小孩子对热闹和亲情的享受。在永恒的温情面前,一切的新旧年俗都变成了符号和工具,应为人所用,而不是受之钳制。倘若一昧地追持传统年俗或莽撞地沉弱于高科技拜年,那么就如同本末倒置,会使这个节日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
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个文化印记。中国人的温情在年俗变迁的大潮面前,不应消褪。推而广之,温情在,年味就在。那份对过年的憧憬与向往,那种对故乡的深深归属感,就在每一副对联里,每一幅年画中,最重要的是,它在每个人的心头,每每想起,都如沐春风。
此文为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制作:华北科技学院官方新媒体全媒采编中心
撰稿:胡朝丽
排版:黄娜 常汉唯
责编:卢亮 龚正杨
审核:陈骁、赵志强
新年在变,团圆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