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已在河大度过两个年头,这两年里,我慢慢了解了河大的历史、建筑,看到了河大学子的熠熠风采。
河大的历史悠久绵长
百年河大,风雨铅华。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河南大学一步一步走过历史的洗礼,它就像一位老者,风霜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的内心依旧年轻柔软。他从远方走来,带着绵长的历史;他往未来奔去,怀揣满心的憧憬。最淡然的长衫老者,沉思不语,温柔了岁月。
河大的建筑古老质朴
南大门是刘季洪校长依据其前任李敬斋、许心武先生在1930年所制定的校园规划蓝图而设计兴建的,为中国传统牌楼式建筑,重檐歇山顶,灰筒瓦覆顶挑檐,整体砖木结构。校训用柳体金字书写悬挂在大门背面,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时刻提醒出入的师生,要把大学之道谨记在心。
与南大门遥遥相望的大礼堂飞檐斗阁,气势恢宏。屋檐层层叠叠,错落有序,灰色的砖瓦为其增添了古朴素雅的气息。门檐上繁琐的花式,镂空花纹雕刻的朱红色窗户,绚丽缤纷的色彩,使大礼堂又多了几分亮丽。
位于校园中轴线西侧的“七号楼”,又称为“博雅楼”,落成于1925年,至今已走过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座楼在绿树的掩映下,尽显端庄与优雅。透过层层树影,看见微微翘起的檐角,便能感受到它那灵动的美。最简单的青瓦白墙,不声不响,惊艳了时光。
在河大,这样的民国建筑还有很多。结构小巧的东西十二斋,中西合璧的博文楼,四角如翼的南大门,浑厚典雅的贡院……这些建筑体现了河南大学厚重的历史以及它冼练凝重的风貌。
河大的学子朝气蓬勃
每天清晨,行走在河大校园里,总可以看到认真学习的身影,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图书馆、小花园、草坪上、操场里,都会有人背书、练声、跑步。清晨就这样开始了。
校园里的活动也层出不穷,最知名的便是校园歌手大赛了。1985年,河南大学校团委老师娄素君与校团委携手创办了第一届校歌赛,光阴荏苒,如今校歌赛已走过32个年头。32年来,河南大学校歌赛已经成为学生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校园品牌活动。
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活动的热情,河大学子正值青春年华,彰显出蓬勃的朝气与活力。
河大的美是一种历经沧桑的美,它需要触摸历史,用心感受。还有两年的时间可以注目这位老者,凝听它的光辉岁月,感受它的风华正茂。
本文作者:张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