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忠,男,汉族,1981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南项城人,博士,副教授。现任我校信息技术学院大数据教工党支部书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主任。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出版教材、译著3部;荣获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第二届优秀科技杰出人才、第八届洛阳市青年科技奖、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只是日积月累的坚持。”在马友忠看来,教育是爱的事业。每当漫步校园,看到朝气蓬勃的学生,一种细密而绵长的幸福感就在马友忠心中慢慢升腾。
“四有”之有理想信念
马友忠在2010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数据库领域著名学者孟小峰老师,从事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当时,大数据方向的博士毕业生非常紧缺,有很多高薪职位可供马友忠选择。然而,他最终却放弃了北京的工作机会和优厚的薪资待遇,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这样的选择在旁人看来也许难以理解,面对他人的疑惑,马友忠曾说:“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并改变一些人。”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育,就一定要无愧于心。”马友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练就了他过硬的教学能力。在入职的6年中,马友忠5年教学质量考评优秀,获得了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他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他看来,纯粹的理论讲解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结合案例讲解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他采用项目分组的方式,从人员分工到代码编写,都由学生分组进行汇报讲解。为了提升大家的课堂参与感,马友忠不断摸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当一名合格的老师,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马友忠一直坚守的理想信念。
“四有”之有扎实学识
如果说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那么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具备扎实的学识与教育的智慧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素养。马友忠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既是“教书匠”,更是学生的指导者与引路人。马友忠积极组建科研团队,招纳优秀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开发中去,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都很繁重,他经常利用周末和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与大家进行项目讨论交流,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马友忠的辛苦栽培下,有20多名学生加入到他的科研团队中,大家在科研项目的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先后参与完成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申报10余项。他还指导学生把做过的项目按照教学知识点进行拆分、整理,写成教学案例,供低年级学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尽管日常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马友忠的那股认真劲儿却丝毫没有削减。2016年,在距离春节不到一周的时候,突然接到学校下达的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意智慧城市合作研究室”申报任务的他马上着手工作,和团队集中研究资料。大年初一,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时候,马友忠却投身到项目申请工作当中,不曾停歇。在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下,终于顺利申请到了我校有史以来第一个成功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马友忠先后参加了智慧旅游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旅游与物联网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他努力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不断探索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路径。忠于教育事业,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挥洒杏坛,是他始终不变的初心与追求。
“四有”之有仁爱之心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作为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把大数据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培养好,马友忠主动申请担任18级大数据班的班主任。在2018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前,马友忠就对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入学后,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除了进行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马友忠还要承担《Linux操作系统》《C#高级编程实践》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教学工作量达到300课时以上。但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马友忠曾先后完成学生谈话71人次,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仍不忘关心学生,作为一位班主任,他是敬业的、也是负责的。由于马友忠经常利用午餐时间和学生交流,久而久之,就连学校餐厅的老板都对他印象深刻,与他渐渐熟络。
“四有”之有道德情操
教书是老师的首要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掌握教学规律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特点,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责。但在马友忠看来,教育更重要的应当是“育”这个字。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阔。教会学生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过滤出真正有用的东西、培养独立思考与辨别的能力、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是作为老师的责任。”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使命,这样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真正配得上“新时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争做一名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忠于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通过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给学生们带去积极的改变和影响一直都是马友忠的追求与梦想。他始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书写人民满意的园丁故事,为祖国塑造栋梁之材。
LYNU
-lysfxy1916 -
责任编辑 | 陈西
编辑| 张妍
来源 | 信息技术学院
「 洛 阳 师 范 学 院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加入我们:dwxcb5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