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敦荣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导 言
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带来了高等教育需要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新趋势,高水平大学要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更长远的发展需要,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各级各类高校都应当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共同的追求,但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暂时无法要求所有高校都追求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部属综合性大学由于其办学条件好、学科力量强、教学资源充分等优势,应更多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的责任。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可以有多种教育模式,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建构符合学校办学类型、层次和定位的教育模式。
一流本科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重视的课题。如果只是孤立地探讨一流本科教育,不可能有多少空间。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一流本科教育是发展不起来的。从大的趋势看,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在很多先进省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或接近60%,然而即便是在这些省市,可以说高等教育的“身子”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从相关政策和实践看,似乎“脑袋”还停留在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一流本科教育一定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实现的,讨论一流本科教育发展不能离开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及其深度发展。[1]
//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教育应当彰显终身教育的属性
//
一流本科教育应当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以及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所做出的判断。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时代,整个社会对本科教育的需求,不管是一流的还是不一流的,都处于饥渴状态。由于客观实际、历史传统等多种原因,人们的高等教育需求很难得到完全满足,社会各行各业中只有少数的职业、少数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没有被唤醒。这就从客观上导致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需求不旺盛,发展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实际上往往只是服务于学生的阶段性发展要求,即对于适龄学生来说,在人生的特定年龄阶段要接受高等教育,培养专科、本科以上学历水平的普通知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这是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命题。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大众化后期进入普及化阶段,进一步发展到普及化的高级阶段,即当毛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时,社会成员的高等教育需求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这就意味着民众到了一定的年龄后,不仅要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在他们的一生中不只是接受一次高等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带来一个高等教育需要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新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饥渴状态,发展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持续稳步发展,在世纪之交更实现了快速的、大规模发展,到现在,应该说发展相对比较充分。但总体来看,整个社会接受了高等教育人口的数量还比较少,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还偏低,这是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集中体现。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还担负着解决人的发展中的一次性需求的问题。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一部分本科院校,甚至包括一些高水平大学,即所谓“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教学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很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比较关注学生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竞争、满足就业需要的问题。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高等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流的本科教育应当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反映了本科教育性质的变化,即本科教育应当体现出终身教育的属性。从整个教育制度的设计来看,本科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阶段。在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时期,本科教育往往是阶段性教育或终结性教育。最直接的表现是本科生毕业后,本科学历就可以管他一辈子。有些本科学生毕业的时候把书扔掉、烧掉或卖掉,直观反映了这种对本科教育终结性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趋势下,社会需求将发生重大改变,本科教育会越来越显示出终身教育的属性,即本科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本科教育并非意味着一个人教育的终结,它不是人生教育的一个句号,而是人生教育的一个分号,后面还会有持续不断的教育。所以,本科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终身对学习保持一种激情,树立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不能适应、不学习个人就很难实现人生全部价值的信念。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本科教育不同于终结性的本科教育,前者更重视人的一般素质的培养,更重视普适性能力的发展。
//
二、一流本科教育高校应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
//
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要求所有高校都要追求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可能暂时还做不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包括高等教育规模的积累、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淀,但就现阶段而言,高水平大学要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对学生发展目标的设计应当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高水平大学不应当还是坚持那种多快好省地培养满足社会即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应当要能反映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着眼于学生更长远的发展需要,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比较普遍地存在短视的现象,即不管是哪一类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生发展方面都过于重视专业教育,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为目的。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所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个比较重视专业教育的模式[2],具体而言,就是教育的高度专业化或称过度的专业化,各级各类高校都把专业教育看得很重。诚然,重视专业教育是必要的,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但是,过度重视而不区分高校的类型、层次,所有的高校都以一个模式来培养学生,就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同质化问题。在实际办学中,从高职院校到“双一流”建设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在内,都高度重视专业教育,十分看重学生的就业,有的甚至还把本科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多少作为办学成就的表现。这个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尽管有一部分高校很早就提出了专业教育改革的计划,包括拓宽专业口径,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实行选修课制度、转专业制度,进行学分制改革,强化通识教育,等等,但实际的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思维没有转变过来,同时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仍然是比较传统的。
我国现有普通高校2 600多所,在校大学生达到2 600多万人。在这些大学生中,第一代大学生占比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统计指标。第一代大学生是指在校大学生家庭中包括父母、祖父母等直系亲属在内第一个上大学的人。尽管至今没有见到过完整、具体的统计数据,但估计,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代大学生应该占大多数,比例不会低,原因在于过去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非常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非常少。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108万人,经过最近20年的不断增长,现在上升到了800万人。由于我国人口总数庞大,尽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长期维持了精英教育规模,只是到了新世纪才向大众化过渡。所以,从家庭的代际维度考察,我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现象是很普遍的。对于第一代大学生而言,他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更高的收入、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更重视高等教育的现实价值。而到了家庭中出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大学生的时候,也就是非第一代大学生占比相对比较高的时候,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基础就比较厚实了,高等教育的意义和内涵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前两年,有一个大学生来找我,说想从哲学专业转到市场营销专业,而她对市场营销专业是怎么回事并不了解。进一步了解得知,她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银行职员,她并没有家庭经济负担。我建议她暂时不要转专业,继续学习哲学,因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哲学、文学和历史学科实力都很强,如果在本科阶段打下扎实的人文基础,到硕士阶段再学习市场营销,对她的长远发展可能更有利。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转到市场营销专业。这个案例并非个别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家长和学生群体的心态。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比较强、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源于这样一种社会期待和心理基础。在我看来,对这类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应当用一种比较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在本科阶段可以把就业看得轻一点,接受相对比较综合的教育,着眼于基础性的、综合性的素质养成,这显然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但是,基于一种功利性的心理,家长、学生所看到的往往是学习市场营销这类“热门”专业可能带来的短期利益和好处,他们所要追求的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教育。
在我国2 600多所高校中,应当有一部分高校的教育超越现实,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部分高校应当主要是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它们应当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先锋。它们的高等教育对人的培养要有新的设计,要能够着眼中国社会发展10年、20年以后,乃至更长远的需求,而不能只顾民众眼前的需要。这才是对学生真的负责!如果“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是在为了就业、职业做准备,为了个人就业后的薪酬待遇而忧心忡忡的话,这与学校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与学校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不相吻合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当有更高远的目标追求,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
三、综合性大学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上更有优势
//
本科教育如何才能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实现更好的终身发展?或者说,终身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素质?这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专业技术掌握得非常扎实,是不是终身发展要求的素质?学生走向社会与同龄人竞争有优势,比如,更好的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做事能力等,这是不是终身发展要求的能力?毫无疑问,上述能力和素质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关系,但它们还不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知识基础是什么?高校的知识是高深的,高深知识属于学科专业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讲,就要在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领域养成非常扎实的、深厚的修养。其次,这种深厚的知识更多地表现为是基础性的知识。基础性的知识是什么?主要是使个体适应社会,在社会生产、工作中立足,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知识,将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类知识是基础性的,其所对应的社会问题、生产问题是很宽阔的,它不像专业知识,直接对应着与专业相关的生产问题。第三,这种知识是综合性的。何谓综合性知识?是能够融会贯通、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学生能够运用综合性的知识进行复杂性思维,进行评价、判断、批判和创新。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使他们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和素质,他们才能终身受益。在大学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这些知识和素质都是必备的,它们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3]
什么样的高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发展的知识基础?应该说,所有的高校都有可能,但不同类型的高校各有所长。对于一般的高校来说,学科设置面相对比较窄,或者即便比较宽,但学科类型相对比较单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难度较大。最有可能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素质的应该是一些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基础学科设置齐全,文科的基础性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艺术学等,理科的基础性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统计学等,在大多数综合性大学,这些文理基础性学科大都有设立,如果再加上其他学科如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工学、农学等,学科门类非常齐全。在这类高校,学生可以接受比较充分、全面的基础学科教育,获得综合性的发展。而在其他类型的高校,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单方面素质和能力或者若干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这种素质和能力显然主要是专业性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性,但在专业的迁移上就会面临比较大的障碍,同时对于专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也可能会受到限制。综合性大学培养出来的知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虽然本科阶段专业方面的教育可能少一些,但未来再接受更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时,其后发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另外,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不论是面临纵向的还是横向的职业迁移,他们的知识基础都会给予他们更大的潜力。
我国综合性大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部所属的综合性大学,另一类是省属的综合性大学。部属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非常齐全,学术水平比较高;省属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也比较齐全,学术水平相对要略低一点,但也有其他的优势。这两类综合性大学都具有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基础性、综合性素质和能力的条件。其他类型的高校虽然也可能是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但由于它们学科资源配置的缺陷,很难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素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高校仍然实行人员的单位所有制,教师一般不能到其他高校兼职,民国时期一些教授同时在多所大学兼职授课的情况,现在非常少见。这样,很多高校学科结构上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它们无法给予学生相应的综合性的知识基础教育。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虽然一些高校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如MOOC来弥补学科设置方面的缺陷,这样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知识基础、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但由于受制于整体的教育教学制度,只能是少数的课程可以通过网络来实施,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我国,能够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性、综合性素质和能力的高校主要是综合性大学,包括部属综合性大学和省属综合性大学。一部分高水平的非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网络教育、MOOC资源等来解决部分问题,但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进行谋划,采取很有力、有效的措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但现实的问题是,不论是部属综合性大学还是省属综合性大学,它们都没有在培养学生基础性、综合性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它们跟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按照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是综合性的,它的学生的素质跟其他高校相比应当是不一样的。然而事实上,学生进入某所综合性大学后,遵循的仍然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分专业招生、培养和毕业,他的培养主要被限定在某个学科专业范围内,他也很少关注其他学科。比如,学习历史的,可能就专注于历史,而文学、哲学的素养却非常欠缺,更不要说理工科的素养。从根源上来说,这种文理分科的观念是我国教育文化上的问题,不单单是高等教育的问题,因为它在中小学教育中就非常典型和盛行。在我国高考文化下,只有及早地分科,放弃那些不考或者考试中没有优势的科目,才能集中精力去投入到高考的科目上,考出优秀的成绩。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就偏科了,学生的基础不全面,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要求学文科的再去学理科课程,学理科的再去学文科课程,即便他认识到有这个需要,他也没有这个兴趣。如果高校强制性地开设,学生会觉得高校在为难他,也学不下去。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我认为在部属综合性大学。部属综合性大学应当更多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素质和能力的责任。因为这些高校普遍地办学条件很好,学科力量很强,教学资源很充分,相对来讲,学生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它们的本科教育不应当仅仅着眼于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就业,不应当纠缠于本科毕业后的薪酬水平,而应当有更长远的设计。这些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意识到学校的优势在哪里,与其他类型、层次的高校相比,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有什么特色,应当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如果在这些问题上犯了错误,就是误人子弟、伤天害理的错误。这类高校的本科教育不应当是强功利性的,不应当是追求第一次就业率的,而应当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实际上,这类高校本科阶段学生直接就业的人数已经是少数,读研和出国进修的比例较高,如果再加上毕业几年后又深造读研的,比例就更高了。这说明学生是在追求更长远的发展,他们有更强烈的终身发展的需要。这也表明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应该更突出、更鲜明,要更多地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本科教育是终身发展的基础,不只是继续读研、出国进修深造的基础。它既是读研的基础、深造的基础,又是终身发展的基础。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教育不应当是一次性教育或终结性教育,不应当是高度专业化的教育。这类高校应当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吃螃蟹者,突破过度的专业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
其他类型、层次的高校是不是就可以不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是的。其他类型高校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跟综合性大学应当有所不同。比如,一般的院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学科课程和美育体育的内容,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受到多方面的熏陶,使他们走向社会以后不仅在专业上是能工巧匠,而且具有文化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能够欣赏社会风俗人情,健康地工作生活。再如,专业教育在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做一些准备。这些高校可以在学生的专业发展中更加重视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了这种专业思维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迁移,对未来发展会更好。
//
四、一流本科教育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有不同的模式
//
各级各类高校都应当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共同的追求,但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任务、方式、方法各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可以有多种教育模式。一流本科教育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不应当只有一种模式。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发展自身的本科教育特色,建构符合学校办学类型、层次和定位的教育模式。
国外一流本科教育不只存在于某一类高校,实际上,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可能发展一流本科教育,都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上。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本科教育与其他高校很不一样,它们在学科专业学部和学系之外分别拥有30多所书院,这些书院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两校的学生专业学习以外的时间,大都在书院接受一种养成教育,导师与同学相互交流切磋,日常生活中相互关照,导师全身心地投入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学业发展中,学生走向社会后,综合素质优势明显,尤其是终身发展能力很强。从形式上看,这种书院养成教育模式似乎与学科专业教育是分割的,互不关联,但从根本上讲,书院养成教育不但是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而且书院养成教育并不排斥学科专业教育,相反,书院导师往往将学生的学科专业学习指导置于重要位置,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成人成才。[4]
再如美国的文理学院,办学规模不大,生师比比较低,校园生活和师生交流成为学生核心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教师以跟学生交流为乐事,不断把学生的潜力开发出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文理学院的人才培养不追求过早的专业定向或专业化,考虑更多的是学生的综合、基础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很多文理学院的学生在本科前三年都不知道自己会学什么专业,学校也不要求学生去进行专业定向,而是到了四年级再去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因此,可以说文理学院实施的是无专业的本科教育。文理学院的学生有没有就业需求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它们的学生不管是就业还是读研都以核心素质和能力取胜,以终身发展素质高著称。核心素质和能力是文理学院毕业生最大的优势,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更使学生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而他们往往受到用人单位和进一步深造高校的青睐。
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老牌综合性大学又是另外一种模式,它们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分开的。本科教育由专门的本科生学院负责,所有的本科生都在一个学院,本科生学院所开设的都是基础学科,没有工科、医科、管理学科等。本科生在本科生学院接受基础学科的学习,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再进行专业定向学习。这类高校通过独立设置的本科教育体制,对学生进行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教育。但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它们没有独立设置的本科生学院,本科生、研究生都在一个学院里,本科生培养如何体现其基础性呢?它们的做法是:不管是哪一个专业的本科生、哪个学院的本科生,都要按照一个庞大的共同的基础教育计划来培养。比如,在伯克利分校,120个学分中有100个左右的学分是基础学科教育的学分,只有20个左右的学分是与专业有关的。难道它们不知道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吗?不是的,这些高校本科教育的优势在基础学科教育,本科教育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这样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更好。
一流本科教育有多种模式。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归结起来,都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发展,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它们不看重或不过分地看重眼前的需要,不追求现实的功利价值。这是它们共同的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形成了过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尽管四十年的改革已经改了很多,但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我国本科教育的另一个问题是全国一盘棋,都沿用一个模式。[5]过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需要突破,全国统一要求也要改变。部属综合性大学、省属综合性大学以及其他“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当率先而为,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本科教育模式,建立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一直发挥着很强的领导作用,这样做的优势是有助于强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权威性,且保证相关的改革获得政府全力的支持;弊端则在于追求统一的目标,大家都往一个方向去,从一个模式到另一个模式,无法解决同质化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比如,通识教育改革本来是部分高校开展的一项工作,后来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各高校建立通识课程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体系,这就使所有高校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又是一个模式,造成同质化问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解决好在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下各高校探索适合自身的教育模式的问题,政府要彻底地进行“放管服”改革,切实做到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全国2 600多所普通高校,种类层次多样,功能差异巨大,东南西北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不能简单化地处理复杂问题。要相信高校,让高校决定自身的办学定位、教育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就高校内部人才培养改革来说,在现有的办学环境下,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学生管理,以及教学要求和教师发展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高校可以有比较大的作为。现在的问题是很多高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太过简单化,对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和课程教学改革缺乏专业化的理解,所以,高校教育教学走不出上级文件规定的精神,与高等教育规律的要求相去甚远。很多高校缺少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没有专业化的研究团队提供咨询服务,缺乏专家化的指导,只能凭经验办事。一些高校在探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时候,也找一些教授和管理人员进行研究,提出方案和思路,这无疑是有益的,但并不能有大的帮助。因为学科专业的教授和管理者主要是从事具体的教学工作和行政事务,平时较少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对于更好的教育或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了解甚少,对于更广泛领域的社会需求、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缺少研究和认识,他们所重视的更多的是眼前的要求、专业的需要,很难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考虑问题,所以,很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往往是做点加法或减法,抑或看人家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缺乏前瞻性和先进性,缺少科学性、创新性和系统设计。因此,从高校内部管理来说,可以建立内外结合的专家咨询机构,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欧美一些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时候,往往组织很权威的专家学者团队,开展长期而深入的研究。这种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在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是:“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可能更有意义。中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获得人类共同的修养和能力。而在人的一生中,要能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适应职场变化的要求,他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是高校教育更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科教育阶段,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有的高校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仅有一门课程,由几个老师来做,是远远不够的,高校每一个教师都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到每一门课程教学都应当渗透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言,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终身教育是一流本科教育应有之意涵。这就是说,一流本科教育不是大学生的终结性教育,而具有为大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服务他们终身发展的功能。发展一流本科教育,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参与培养大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大学生培养的所有教育教学环节践行终身教育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一本书”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N].文汇报,2019-01-04(8).
[2] 别敦荣,齐恬雨.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8(1):4-12.
[3] 别敦荣.一流大学本科教学的性质、特征及建设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6(8):7-12.
[4] 别敦荣,蒋馨岚.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1,9(2):72-77.
[5] 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6):6-14.
本文原载于《终身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