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荏苒,光阴如梭,从1950到2020,七十载沧桑岁月。在这个金秋九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七十年栉风沐雨、奋斗拼搏,淬炼了哈理工“知行统一,博厚悠远”的校训精神;七十年同舟共济、耕耘不辍,造就了哈理工桃李满园,近史流芳的傲人硕果;七十年自强不息、务实求是,铸就了哈理工今日的璀璨辉煌。
哈理工的成功,与学校拥有一批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教师是分不开的。这些兢兢业业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对学校倾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为学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于1961年考入哈尔滨电工学院(哈理工前身之一),就读于电磁测量及仪表专业,这是我校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新专业。我的恩师费正生教授和袁禄明教授既是该专业的创始人,也是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奠基人之一。从1955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自我们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是仪器仪表行业的顶尖人才和骨干。
我有幸在费正生、袁禄明、杨玉堂等老师的教导下学习。老师们上课时的形象,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讲课时,他们是严师,仪表端庄,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深入浅出地讲解,让讲课成为艺术,让听课成为享受;下课后,他们是慈父,对学生护爱有加,关怀备至。其实现在想想,那时的他们也不过三十岁出头,可能还称不上长辈。可深厚的学术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们给学生们的印象是那样的高大和难忘。老师们用其独特的思辨能力,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走出校门,成为了行业的骨干和栋梁。如果说青年一代是行业和科技的希望,那老师们,就是支撑起希望的脊梁。
幸运的是,毕业后我又回到了仪表教研室成为了哈理工的一名教师,和我敬仰的老师们成为了同事。回忆我的成长过程,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和严格要求,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给了我珍贵而深远的影响。
还记得我第一次上《数字仪表》这门课时,按照学校的规定,我需要在全教研室首先进行试讲。试讲时老师们坐在在不同的位置,有的老师坐在后排考察讲课声音是否清楚,有的老师坐在教室的两侧看我的站位是否挡住了学生看板书的视线,还有的老师关注我讲课的逻辑和条理是否清晰。在讲课中我观察着老师们的表情,心中暗喜,透过表情我暗暗感觉通过好像没问题。也许是放松了心态,在讲课结束的那一刻,我不经意间把手中拿的粉笔扔到了讲台上,这个动作受到了袁禄明老师的严厉批评,他说这是一种傲慢的表现,是做老师的大忌。也正因如此,试讲没有通过。当时我十分诧异,可冷静下来后,却也真正感觉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为人师者,应谦逊谨慎。学海无涯,无知的人才会对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知识不是高傲的资本,而是寻求更高人格的阶梯。这次的教训,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师们对治学的严谨和做人的严格,在我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费正升教授(92岁)
第二次试讲,我征求费老师的意见,想要重组讲稿并加以改进,没想到第二天,费老师却给我写了一份精炼后的讲稿,并交代我说也许将这两份讲稿融合一下会更好。我激动不已,这样一位业已成名的学术大家居然会给我这种年轻教师写讲稿,是对我莫大的支持,也是莫大的鼓励。我重新整理了讲稿,并端正了态度,第二次试讲获得了成功并受到了好评。而老师们那份对后辈的严格要求和提携关怀,也令我时时自勉。
记忆深刻的第二件事,是在费老师退休后,由我接替研究生的《智能仪器》课程,费老师把他上课时写的十本厚厚的讲义手稿交给了我,并叮嘱我说:讲义仅供参考,要随时根据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老师的教导鞭策着我,一直努力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学术信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袁禄明教授(已过世)
在科研中,我深得袁禄明老师指导,我们研究的大多是横向课题,袁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的工作是为合作对象提供先进可靠的产品,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脚踏实地,有一种“钉是钉,铆是铆”的精神。不能马虎,要有责任、有担当。我们一直以老师的教导为处事原则,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还多次获得了部里和省里的科技进步奖。治学先治德,教人先树人。我的老师们就是用这种春蚕品格和蜡烛精神,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化为学生们的土壤,甘为人梯,用他们的肩膀支持着我成长前行。老师们不仅在学术上严格要求,更是培养了我们的品德人格,他们师者仁心,让我永志不忘。
这些先生们现在仍健在的,只有费正生老师了。费老师以他在学术上的建树,行业上的贡献和卓越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几代人的尊重和爱戴。在先生九十寿诞的前夕,由哈尔滨校友倡议,北京、深圳校友一起协助筹备了庆生活动。2018年3月18日,在深圳为费老师举行了两天的祝寿庆生活动。来自哈尔滨、北京、广东、湖南、浙江、陕西等地的几代学生汇聚深圳,为费老师庆生。其中有鹤发仓颜的耄耋老人,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栋才,还有很多慕名而来、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老中青三代人齐聚一堂。一场演讲交流,一席寿宴,凝聚着一个行业的缩影。桃李满天下,就是对恩师一生最高的评价。
回忆我的恩师们,师恩如山,师恩如海,天涯海角有尽处,惟有师恩无穷期。正是因为理工大学有这样一批诲人不倦、敬业奉献、育德于教、为人师表的一代代老师薪火相传,才使理工大学桃李芬芳,英才遍天下。
文字:王菽蓉
编辑: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