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照
大地似火烧
太阳说:烤烤烤
花儿人儿全部都蔫掉~
夏天来啦
又到了汗如雨的夏天
太阳这个小妖精还真是雨露均沾呢
我们现在还可以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在空调屋里
古人可怎么办呢?
跟着小编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既然说到避暑
那我们就先看看古代的文人墨客的“避暑诗”
诗仙李白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我大诗仙就是放荡不羁爱自由
输入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塘自在香。
——宋·陆游
荷池边纳凉最是风雅啦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唐·白居易
输12
果然......可以心静自然凉
你以为古人避暑的方法就这些?
NO NO NO
下面才是重头戏啊骚年【敲黑板】
衣
古人爱穿纱袍、长裤, 看似闷热
其实不然
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
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
他们宽大的衣服, 不仅能覆盖皮肤
还非常通风, 形成“小对流”
特别酷热难耐的时候, 他们就先贴身穿一件, 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马甲,俗称隔汗衣。主要是古时的官员、演员、道士等为解决酷暑着装备受的煎熬之苦,专门制作的一种散热降温的服装,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的功能,同时具有做工细、重量轻的特点。
江西婺源一名收藏爱好者收藏的一件清代的竹衣马甲长约100厘米,宽约75厘米,由细小竹管串编而成。其重量仅有100克左右。(注:一件普通的纯棉体恤的重量一般在120-230克。)
古人的制衣技术也是十分的高超啊
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ā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单)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面料为素纱,丝缕极细,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举之若无”。
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蚕桑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这件“襌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
食
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散热方式
可以追朔到商朝时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使用冷饮
稍微富贵一点的人家
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
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
在《诗经.七月》之中
就有“凿冰冲冲”窖储度夏的记载
储冰
唐朝时期,同时也开始出现“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到了宋代,冰食更加五花八门,北宋汴京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凉水荔枝膏”,南宋临安的“雪泡梅花酒”...... 相传同时期诞生了冰淇淋的前身“冰酪”,杨万里诗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据说,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300年后,被法国人高价买走,此后不知怎么的又传到了英国。
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不知道他们大赚其钱时,有没有想到要感谢一下中国的忽必烈。不过这个故事也是属于野史记载,真实性还有待商榷。
“底头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解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郝懿行的《都门竹枝词》中的梅汤即酸梅汤。 酸梅汤即是乌梅泡发以后,放上冰糖、蜂蜜、桂花一起熬煎,冰镇之后做成的消暑解渴佳品。 自古以来酸梅汤就是上好的夏日饮品,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所谓“士贡梅煎”,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后来传入民间,于是北京的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摊主手持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之声,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闻声已自清凉之感。一碗下肚,暑气全消。
住
夏房是古人为了避暑专门选址打造的居室
效果不亚于我们装有现代制冷设备的房间
先秦有“窟室”,秦汉皇室的“凉殿”
随后还有“冰室”和“凉窖”,都属于夏房
先秦的“窟室”可以说是现代地下室的始祖了,《左传·襄公三十年》有记载:“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侧面反映出窟室是当时达官贵人所青睐的夏季娱乐场所。建筑除了利用地理冷源,一些更为高级的窟室还会放置冰块。
到了汉朝时期,汉皇宫中的“清凉殿”制冷效果也是很好的,据《汉书》记载,清凉殿“清室则中夏含霜”,大意为夏季室内还能结霜,不管这是不是一种浮夸的修辞,“清凉殿”的冻人之处都可见一斑。
清凉殿又称“延清室”,古籍《三辅黄图》“清凉殿”载:“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天然石床、进贡的玉晶器皿与剔透的寒冰共同做功,加上侍者在一旁扇风,消夏过冬傻傻分不清楚。
同时,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横空出世。《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一个人运动,满屋人凉快,这又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到了唐朝时
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
凉屋通常傍水而建
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
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
也有在屋顶收集雨水或利用机械
将水送至屋顶
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的
《唐语林》记有:“天宝中,
御史大夫王鉷太平坊宅有自雨亭,
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这是古代以人工引水取凉之作
名叫自雨亭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普遍的避暑用具。
凉席
扇子
凉枕
竹夫人
前几种估计大家还比较熟悉
这个竹夫人到底是怎么用来避暑的呢?
竹夫人又叫青奴,汉族民间夏日取凉用具。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江南炎炎夏季,人们喜欢竹席卧身,用竹编织的竹夫人是热天消暑的清凉之物,可拥抱,可搁脚。竹夫人,长约1米左右,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中空,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
名著《红楼梦》中有一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虽浓不到冬 。"这个谜语是打一物件,谜底就是"竹夫人" 。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曾有"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的诗句。
行
再热的要死的夏天出门为的什么?
当然是要找个凉快的地方避暑啦!
夏天洗澡冲凉是人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既然洗澡是必需的,那就顺带着消暑吧。尽管南宋时期,不少贵族家庭已经设置了浴池,但那毕竟是奢侈物件,普通人家还是要去公共澡堂子去洗的。在南宋,公共澡堂子收费很便宜,每人次约两文到四文小钱不等,当然温泉浴就非常贵了,一般老百姓也不会去。据有些笔记记载,南宋的老百姓在夏天只要一进澡堂子,那算是逮着便宜了,惬意地长时间沐浴在凉水中不肯出来,令许多澡堂子老板头疼不已。里面人满为患,门外还排着长龙似的队伍在等着。有人写打油诗说笑:本来身无垢,只因水清凉,东家嫌客燥,频催欲换汤。
夏日炎炎似火烧,若有凉风徐来,当然感觉佳妙。但自然风毕竟不是想来就来的,有一种风却经常有,那就是茶馆酒楼等营业场所的“水激扇车”所吹的风。
南宋时的“风扇车”可能已经走进更多的家庭之中,但并非大规模普及,而茶馆酒楼是一定有风车的。如王镃有《暑夕》诗曰:“朱门正役风车苦。”程垓有《浣溪沙》词曰:“闲倚前荣小扇车。”均说明其普及范围并不大。老百姓想享受清凉舒适的风,只能去蹭,做个“蹭风族”。其实说起来,和现在我们常去商场、图书馆“蹭空调”也是异曲同工呢。
综合看来,是不是觉得古代的避暑措施也不错?
况且现在全球变暖古代的气温应该还会低一些。
对此,我只想说:快打消这个愚蠢的念头!
毕竟,谁热谁知道啊。
没听过“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至少听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吧,看多了电视剧也知道古代人民时常经历“春夏大旱”。事实上古代也没少出现猛虎一般的炎夏,古籍记载的“亢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毒太阳。
再加上古代只有少数人群能享受比较不错的避暑条件,所以很多关于酷暑的记载都是这样的:“渴死者其众”、“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人多热死”、“人多渴死”......连苏轼也是因为在炎热天气里赶路中暑,于当年去世的。
不要怀疑
空调WLAN西瓜
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当然
更好的时代要靠我们好好学习去实现啦
暑假不要只记得吃喝玩乐啊骚年~
编辑:杨璐
审校:张语嫣